
你可能已經考慮過是否應該和你的伴侶分手一段時間,并得出結論,這是唯一的出路。但是,您可能仍然在留下和離開之間搖擺不定。
關系矛盾是很難處理的——有一刻,你很開心,想永遠和那個人在一起;下一刻,你對這段關系的可行性有復雜的感覺,或者對你的伴侶有矛盾的態(tài)度。
在健康的關系中,在重大的生活轉變中,如同居、工作變動、家庭死亡等,一些矛盾心理是正常的。當它經常陷入無情的批評、蔑視或對伴侶的退縮時,它就會成為問題。
如果這段關系拖累你多于提升你,請考慮放手。但不要以為其他地方的草看起來更綠。評估什么真正滋養(yǎng)了你的靈魂。
根據埃絲特·佩雷爾(Esther Perel)的說法,挑戰(zhàn)人際關系的核心問題包括冷漠、蔑視、忽視和通過非身體暴力產生的不尊重。
1.冷漠
埃絲特·佩雷爾(Esther Perel)將冷漠描述為“潛入其中的冷漠”,一種深刻的疏遠感,伴侶的內心世界——他們的掙扎、夢想、脆弱——對你來說不再重要。
這種麻木的漠視表明關系的光芒已經黯淡,在伴侶之間留下了疏遠的距離。
當你開始覺得對方從根本上不再真正關心你時,這段關系就失去了所有的親密關系。
這種冷漠傳達了一種隱含的信息,即“你現在對我來說微不足道”。
當冷漠生根發(fā)芽時,人們會情不自禁地忘記周年紀念日,在脆弱的談話中調出話題,忽視情感需求。我們?yōu)槲覀冋嬲湎У娜怂龅氖虑椴辉僦匾?/p>
未滿足的需求
伴侶可能有一些不可協商的需求——例如情感上的親密和可用性——這反映了他們基本的依戀風格、愛的語言和價值觀。當核心需求長期得不到滿足時,它表明對方的冷漠或忽視,使被剝奪的人的關系難以為繼。
例如,如果情感上的親密對你來說非常重要,但你的伴侶回避情感上的親密,這可能是一個問題。
情感需求的根本不匹配未得到解決,往往會導致伴侶分手,并在其他地方尋求更充實的紐帶。妥協可能會暫時彌合分歧,但持續(xù)接受冷漠會損害個人。
隨著冷漠的扎根,蔑視和忽視往往會隨之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情緒上的退縮和對伴侶的不關心就會通過不屑一顧的行為得到傳達或實施。蔑視和忽視都源于這種關系中發(fā)展起來的潛在冷漠。
2. 蔑視
蔑視對如此多的關系造成了最后的打擊。蔑視不僅僅是沮喪或失望,還包含對伴侶的厭惡和完全蔑視。它導致對他們作為一個人的價值和尊嚴的積極貶低。
正如埃絲特·佩雷爾(Esther Perel)所指出的,蔑視通過言語、行動甚至眼神傳達出“你對我來說什么都不是”。
蔑視與單純的批評或評判的不同之處在于其卑鄙和貶低的深度。它通常表現為尖刻的諷刺、敵對的幽默和貶低的指責。
但最有力的是,它表現在厭惡和優(yōu)越感的非語言表達中。翻白眼、彎起嘴唇、突然轉身離開——這樣的肢體語言令人不舒服地透露出某人的痛苦。
3. 忽視
忽視是指認為你的伴侶是理所當然的,投入很少的時間和精力來了解他們的需求。這種忽視表明了現在對培養(yǎng)親密關系的漠不關心。
當男朋友認為他的女朋友是理所當然的時,忽視就會滲透進來。他孜孜不倦地升級他的游戲機和汽車,卻不記得她建議的約會之夜。
他積極跟蹤他的健身應用程序和夢幻足球花名冊,但當她分享夢想或壓力時,他會把她調出來。他撓了撓狗的耳朵,但又不再與她深情地接觸。
這種忽視表明她不再在他的思想和心中占據優(yōu)先地位。她的情感需求無法像工作危機或朋友的電話那樣迫使他關心和關注。無論如何,他都假設她堅定不移,所以將她貶低為剩余的能量和分心的時間碎片。
但這種自滿情緒令人悲傷。它傳達了“這種關系可以在自動駕駛儀上滑行”。它假設支撐他們親密關系的紐帶不需要警惕的培養(yǎng)。
4. 不尊重:非身體暴力
通過將挫敗感發(fā)泄在伴侶身上來不尊重伴侶可以定義為將憤怒、批評和攻擊性的語言或行為指向自己的另一半,以此來發(fā)泄外部壓力源或關系問題,而不是冷靜、深思熟慮地解決沖突。
它把伴侶當作替罪羊,在一時沖動下傳達出對他們的尊嚴和福祉缺乏關心或關心。
非身體暴力,如責備、微攻擊、怨恨和被動攻擊,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在情感上損害一段關系。這些行為構成了一種破壞親密關系和聯系的暴力形式。
面對這種暴力的伴侶,與其得到持續(xù)的情感庇護和養(yǎng)育,不如接受定期的批評、關于基本需求的辯論、厭惡的眼神和咄咄逼人的回避。
他們對創(chuàng)造力、喜悅、悲傷或恐懼的表達不再引起投入的同理心,而是冷漠或激烈的報復。
這讓受害者在心理上被孤立——在本應是最私密的空間中被剝奪了尊嚴和安全。
最終,累積的創(chuàng)傷破壞了曾經籠罩關系的共同目標和激情,取而代之的是疏遠和深刻的消耗。
您有一個控股合伙人
控制行為以不同的方式表現出來,但源于深深的不安全感并侵蝕健康的聯系。
也許是經常內疚,對小選擇的批評,將您與朋友/家人隔離開來,積極地決定財務決策或個人目標,甚至是身體恐嚇。
無論采用何種方法,信息都很明確——他們需要負責,即使以您為代價。
分手的其他原因包括:
5.你不能在他身邊做你自己
當有人覺得他們無法在親密關系中放松下來完全做自己時,就會侵犯情感上的親密關系,并侵蝕關系蓬勃發(fā)展所需的相互關懷、信任和尊重的基礎。
它與埃絲特·佩雷爾(Esther Perel)的描述直接相關,即冷漠如何通過否定伴侶的人格來明顯地破壞愛的聯系——不僅拒絕他們所做的事情,而且拒絕他們從根本上是誰。
在伴侶身邊不自由地保持真實是一個不可否認的危險信號,表明是時候放下這段關系了。
即使你們之間有美好的方面——強烈的感情、有趣的冒險、支持性的行動——如果你覺得有必要假裝、隱瞞事情或遏制你個性中的元素,那么基礎就缺乏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缺乏開放和接受只會滋生不快樂甚至怨恨。
感覺你可以充分分享你奇怪的怪癖、最深刻的價值觀、有爭議的觀點、創(chuàng)造性的激情——基本上是任何讓你與眾不同的東西——是如此重要。
你不是你最喜歡的自己
在一段不再令人滿意的關系中,感覺自己不是最好的自己是可以理解的。我們都有一個理想的愿景,那就是我們想成為什么樣的人——最好的自己。當你的伴侶不能補充你的個性或激發(fā)你的愿景時,你可能會非常不滿意。
你可能會注意到自己身上出現了一些你不認識或不喜歡的行為或模式。這種對自信和身份的侵蝕可能是漸進的,但其影響是深遠的。
真正反思——你伴侶的特質、習慣、價值觀或目標是否在某種程度上扼殺了你的成長?它們不再為您的生活帶來積極影響嗎?這種關系是否缺乏親密感——那種支持彼此夢想的能力?如果是這樣,這可能意味著你們在某種程度上已經超越了對方或不匹配。
盡管困難重重,但這種認識是一個機會。消除這種不符合你想成為的人的關系,為一個服務于你想成為的人創(chuàng)造了空間。它可以讓你重新與你的基本價值觀、激情和聲音建立聯系。
6. 不兼容的值
如果你的價值觀與你的伴侶不一致,這可能會妨礙未來的共同生活。
價值觀是生活中對你來說很重要的事情。例如:
- 你想結婚生子,但你的伴侶沒有
- 他們想在國外旅行和生活,但你想留在原地
- 你想要一個開放的關系,但他們沒有
- 您喜歡的生活方式(例如,住在偏僻的農場)與您的伴侶想要的生活方式不相容
- 一方回避脆弱,而另一方則渴望親密的聯系
當價值觀、需求和個性發(fā)生沖突時,愛有時不足以使這段關系發(fā)揮作用。
7. 因某種形式的義務而留下來
當人際關系走到盡頭時,很容易陷入義務陷阱。
無論是投入的歲月或共享的社交圈、財務糾葛、生活狀況、對傷害他們的恐懼,還是只是簡單的習慣——當事情不對勁時結束事情會讓人感到非常困難。但是,出于義務而不是愛而與某人在一起會侵蝕靈魂。
你是否妥協了自己的情感需求,避免了艱難的對話以保持和平?你是否經常因他們的存在而感到筋疲力盡而不是精力充沛?你是否害怕離開會感到孤獨或后悔?
這些都是這段關系已經過期的跡象。盡管當下很痛苦,但選擇放下自愛可以帶來巨大的解脫和幸福的機會。
你不值班的時間越長,你的燈光就越暗。你的伴侶應該和一個全心全意愛他們的人在一起。對自己有勇氣和信心。
8. 相互依存
相互依賴是一種復雜的疾病,其特征是對伴侶的過度情感或心理依賴——通常是因疾病或成癮而需要支持的人。
相互依賴可能意味著你出于義務感而留在一段不健康的關系中。問問自己:
- 你留下來是因為你覺得有義務嗎?
- 你認為沒有你,你的伴侶不會管理嗎?他們告訴你那么多了嗎?
- 他們有沒有威脅過如果你離開會傷害自己?
如果你對這些問題中的任何一個回答是肯定的,那么你和你的伴侶結束這段關系可能會更健康。
相互依賴的不健康動態(tài)違反了本應在親密關系中相互流動的道德關懷。
正如埃絲特·佩雷爾(Esther Perel)所主張的那樣,通過伴侶在掙扎時期全力出現,關系會蓬勃發(fā)展。這需要同情心和對他人需求的關注。
我們應該在一起嗎?三思而后行
關系矛盾源于對關系未來的不確定性,以及對其可行性或價值的不一致。
它反映了疑慮、未滿足的需求以及缺乏作為夫妻健康地共同應對挑戰(zhàn)的技能。隨著時間的流逝,矛盾心理會消耗能量并侵蝕親密關系。
因此,如果您心中存在歧義,請在做出決定之前考慮以下因素。
社交媒體
社交媒體有很多好處,但當然也有一些缺點。其中之一是人們精心策劃他們在社交媒體上展示的內容,給人的印象是他們的生活和人際關系是“完美的”。
將自己與他人進行比較是很自然的(即使你知道它是量身定制和風格的),當你看到其他夫妻的樣子時,它可能會讓你覺得你錯過了,或者你的關系或伴侶沒有那么好。
此外,與整個世界聯系在一起意味著有一百萬種誘惑、提議和選擇,這可能會使一個人更難快樂。
回避型依戀風格
回避型依戀風格與對獨立和避免情感親密的強烈需求有關。
回避者會感到被人際關系窒息,即使他們愛他們的伴侶,他們也可能會把他們推開,因為親密對他們來說不舒服。
所以,如果你有回避型依戀風格,你可能在一段實際上良好和健康的關系中尋找問題。你可能正在尋找分手的理由,因為你覺得你的獨立性被剝奪了。
高期望
在當今這個充滿自愛和界限的時代,我們對他人的期望有時會變得不切實際。正如關系專家埃絲特·佩雷爾(Esther Perel)所說:
“今天,我們求助于一個人來提供整個村莊曾經做過的事情:一種接地氣、意義和連續(xù)性的感覺。同時,我們希望我們承諾的關系是浪漫的,也是情感和性方面的滿足。難怪這么多關系在這一切的重壓下崩潰了嗎?
所以,在你和你愛的人分手之前,因為他們沒有滿足你的每一個需求,問問自己:我要求太多了嗎?我的伴侶需要是整個村莊嗎?
如果這段關系拖累你多于提升你,請考慮放手。但不要以為其他地方的草看起來更綠。評估什么真正滋養(yǎng)了你的靈魂。
問問自己這些問題
最后,這里有幾個問題供您考慮。在我們這個快節(jié)奏的世界里,許多人在沒有足夠努力地讓事情順利進行的情況下結束了關系。
如果你不想做一些事情,這表明你希望這段關系結束。
但是,請記住,您是負責自己生活的人,您必須做出最適合您的決定——這些只是需要考慮的一些因素。
- 您是否嘗試了一切使其正常工作?
- 你表達過你的感受嗎?
- 你設定了界限嗎?你有沒有傳達你的需求?
- 您是否嘗試過咨詢或研討會或閱讀有關該主題的書籍?
- 你有沒有解決你的不安全感和你的伴侶不喜歡的事情?
- 你有沒有給你的伴侶機會去做你不喜歡的事情?
- 你對這段關系的期望是否過高?
- 留在這段關系中會有什么后果,離開會有什么后果?
心理學教授和關系專家約翰·戈特曼(John Gottman)說:“盡快結束傷害性的約會關系。當你可以走出去并找到適合你的東西時,為什么要延長痛苦呢?
如果你們的關系比快樂更痛苦,沖突多于協議,結束這段關系對你們倆來說可能是最好的事情。
請注意,離開一段關系需要一些準備。
安娜·德雷舍爾
心理健康作家
金史密斯大學心理學(榮譽)理學士,昆士蘭大學心理治療理學碩士
安娜·德雷舍爾(Anna Drescher)是一位自由撰稿人和專注于解決方案的催眠治療師,專門研究CBT和冥想。利用她作為NHS助理臨床心理學家和康復官的經歷,以及她的心理治療碩士學位,她對她的心理健康和人際關系寫作產生了深刻的同理心和深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