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道了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什么是解釋
解釋在心理咨詢的定義是:所謂解釋是指當咨詢師對來訪者的基本情況掌握后,運用有關理論對來訪者的思想、情感和行為的原因、過程、實質等做出系統、科學的說明。
精神分析的解釋:是一種評論,用來指出目前的感覺、態度、行為是在重復以前的感覺、態度、行為。
無論是哪種解釋,缺少了感受和情感的鏈接,說明其實咨詢師也并沒有真正的深入到來訪者的處境中,看到這一切是怎么運作與發生的,那么給出的解釋也將會是生硬的,猶如強勢插入的yj一般,所以所有不以感受為基礎的解釋,都是在耍流氓。
解釋就像是在撥洋蔥
當面對一個來訪者時,根據咨詢師的經驗,判斷他大概的心理發展程度和心理情節,其實并不難。但直接地給出這些定義,往往會很空洞。
每個人的癥狀就像洋蔥一般,層層保護與包裹,咨詢師的解釋就猶如一把快刀,一刀斬下去,不僅切開了所有的防御,也只會看到原來洋蔥里面空空如也。
而真正有效的解釋,其實是一層一層撥開洋蔥,每撥開一層,就會哭泣一次,感受到它的實在與里面包裹的是什么,最后在一次次的哭泣中,看到原來里面空空如也,自己卻用了那么多層外殼在保護著它。
一層一層撥開,其實就是修通的過程。
迷戀解釋,是對父親的迷戀
解釋,總是帶著父親的力量與指引。當生處一片黑暗之時,解釋就猶如一道光一般,看到了希望。
對于來訪者來說,當你覺得解釋起了作用時,或許并不來源于解釋得多么準確,而在于在這一刻,你感受到了父親的存在。迷戀解釋,其實是在迷戀父親的指引。
對于咨詢師來說,總想要給出解釋,是在擔心自己是否是個有能力的父親,自己是否有足夠的力量引領對方。所以解釋總是看起來有力,但往往又如此虛弱。
當咨詢師被這潛在的擔心所擾動時,也就更難看到對方真正的狀態和感受。
最好的解釋,是來訪者的解釋
大家容易對精神分析產生的誤解,在于解釋是咨詢師給出的。這來源于集體潛意識中對父親的渴求投射在了精神分析上。
所以需要的或許不是解釋,而是父親。沒有一個人真正需要另一個人的解釋,因為每個人的經歷不同,真正的詮釋者只能是自己。咨詢師的解釋,往往會帶有偏差,某種程度上,是忽視了另一個人能看到自己的潛能,是一種對主權的入侵。
而咨詢師的解釋,其實只是在激發來訪者的思考,咨詢師是來訪者分析的工具,而不是分析的主體?;蚴窃趤碓L者痛苦無助時,成為一個暫時的拐杖。
溫馨提示:文章、帖子、評語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