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不斷的訴說自己的苦楚,一開始大家聽了還有同情,后來就逐漸沒有人聽了,甚至有人很煩,讓其閉嘴。
這就是祥林嫂訴說自己痛苦的經歷,比起經歷來,更痛苦的是有人讓她閉嘴。
只是從來沒有人想過,她為什么要一直喋喋不休地訴說呢?
因為所有人都把他的經歷當做了一個故事,重復的太多了,自然就很煩。
沒有人用心去聽過,更沒有人去感同身受。
這個世界上只有祥林嫂一個人經歷了,也只有她一個人內心知道自己的苦楚。
她希望有人能夠聽到自己內心的哭聲,
可是她絕望了,
因為沒有人聽過,一個都沒有。
這個苦楚在她的心里,一遍一遍地徘徊,沒有出處,最終擊倒了她。
她身上的事故,在別人的耳朵里是一個故事,或者說僅僅是一個悲慘的故事。
咨詢中有太多的案例也是如此。
不用說別人用不用心聽,就連自己最親近的父母,也是如此。
有的孩子一遍一遍的訴說,家長煩了,有的置之不理,這還是好的;
有的出言制止,這還是可以的;
還有的在孩子自殘之后,把刀子收了起來,認為這是阻止孩子胡鬧的方法;
更有的在孩子屢次自殺沒有成功后,把刀子收了起來,大罵孩子給家里找麻煩。
每當孩子在向我訴說他們的苦楚時,我看到了他們心里的淚;
心里流出的血;
還有死亡。
我知道,這都是他們沒有得到親人的回聲。
家人不知道的是:
孩子自殘的時候是不疼的,心里感覺到的是舒緩,因為流血可以知道他的苦;
孩子自殺的時候,不會感覺到恐懼,感覺到的是解脫。
為什么疼痛他感覺不到,因為心里的痛苦比傷口的疼痛還要疼很多倍。
為什么死亡他感覺不到恐懼,因為心里的孤獨痛苦比死亡更可怕!
家長不知道的是:
一個心靈漂浮在漆黑的夜晚,獨自漂浮在黑灰色的大海上,無論怎樣呼喊,四周死一般的寂靜,你會有什么感覺?
這還僅僅是其中之一的情境。
真心的希望家長能夠去傾聽孩子的呼聲,讓他從漂浮中走回來,來到人間。
因為每個人都會珍惜生命,孩子也是一樣。
但凡有一線希望,哪怕僅僅是一蛛絲,孩子也會走回來。
每次工作結束,都會有一個愿望;那就是從此再無祥林嫂,
因為有親人來傾聽;
我想用魯迅先生《狂人日記》中的一句話來提示那些父母親,
救救孩子!
張志強心理咨詢二級心理咨詢師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會員
河北省心理衛生學會會員
國家心理健康輔導員
具有三十八年內省經驗,咨詢案例七千多小時,擅長解決焦慮抑郁失眠恐懼密室恐懼軀體障礙心理創傷產前焦慮青春期心理斷乳期等情緒處理。
溫馨提示:文章、帖子、評語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