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都覺得壓力山大!很多人都被壓得喘不過氣來!很多人都覺得壓力是個“壞東西”,恨不得除之而后快!真的是這樣嗎?必然是這樣的嗎?
一、什么是壓力?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什么是壓力呢?壓力的定義:壓力是壓力源和壓力反應共同構成的一種認知和行為體驗過程。從中可以看出:
1、有壓力得有壓力源
壓力源往往是生活和工作中的重大事件,比如考試、結婚、比賽、求職、面試、離婚、喪偶、出軌、財產損失等等。
2、有壓力得有壓力反應
壓力反應有兩類,一類是生理喚起升高: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血壓升高、等等;另一類是負性情緒增加:緊張、害怕、生氣、憤怒、焦慮、郁悶、抑郁、不爽、等等。
所以,沒有壓力源,不可能有壓力;沒有壓力反應,即使有壓力源,也沒有壓力。
二、壓力有什么影響?
壓力可能有積極影響,也可能有消極影響。
1、積極影響
適度的壓力,會讓人處于適度興奮和活躍狀態,讓人更積極更主動,調動更多的資源應對壓力源,從而提高作業績效。比如,有些學生平時考試成績一般,遇到重大考試則成績較好,其原因就在于平時考試時壓力過小內心不太重視,而重大考試時壓力適度重視程度較高。
2、消極影響
過度的壓力,會讓人處于過度興奮或抑制狀態,人的認知能力、思維能力、判斷能力、操作能力下降甚至完全喪失,從而降低作業績效。有些學生平時考試成績較好,遇到重大考試則成績下降,其原因就在于平時考試時壓力適度所以發揮正常,而重大考試時壓力過度導致發揮失常。
三、如何看待壓力?
1、壓力源不是問題,壓力反應才是問題
同樣的壓力源,有的人反應適度,有的人反應過度,還有的人沒有反應。沒有反應則沒有壓力,反應適度則壓力適度,反應過度則壓力過度。所以,問題不在于壓力源,而在于壓力反應。
2、壓力源是客觀的,是難以消除的;壓力反應是主觀的,是可以消除的
比如個子矮,這是客觀的,難以改變。因個子矮而導致的自卑、郁悶,則是主觀的,是相對比較容易消除的。只要消除了壓力反應,壓力也就不存在了。
那么,如何消除壓力反應呢?另文探討。
溫馨提示:文章、帖子、評語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