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難性思維
個人原創
王滋
發表時間:2020-12-28 14:34:06
3282
0
2

五十一 災難性思維
曾經有位強迫癥病友問我:“王老師,我總害怕煤氣爆炸,我害怕煤氣爆炸把我的房子燒個精光,我害怕煤氣爆炸把我的親人炸死,我害怕煤氣爆炸把我炸成植物人,我該怎么辦?”我聽后往她笑笑,說:“也許情況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糟,也許還有其他可能?”
心理學上有種不合理的思維叫做“災難性思維” ,簡單的說,就是把一件事的后果極度往壞處想,想的越恐怖越好。比如上述的例子,煤氣爆炸產生的后果經強迫癥病友一渲染,變的可怕無比,還有強迫癥病友上街的時候,老是擔心自己被車撞,被車撞就被車撞了,還想其他更壞的結果,比如司機逃了,比如家人受不了了,總之什么可怕想什么。其實這些真的有那么恐怖嗎?
事情的發生它是有概率的,比如百萬分之一,千萬分之一,如果有幾件事情產生唯一的后果的話,概率是百萬分之一或千萬分之一再乘以百分之一或千分之一,這些概率是很小的。就拿上面強迫癥病友的問題舉例吧,他是煤氣爆炸,是有可能,但是只有千分之一的可能,即使真的爆炸了,把你房子“一定”就能燒個精光嗎?說不定剛燒起來就有人報警,消防員就過來,花了幾分鐘就把你家的火滅了,而你家僅僅是燒黑了一面墻而已;即使煤氣爆炸就“肯定”把你家人炸死嗎?也不一定。說不定你們全家正在距家很遠的地方散步,說不定你們全家正在鄰市的親戚家吃酒,所以事情的發生不是絕對的。所以大家沒有必要把后果想象的那么嚴重,也許它只有幾百億分之一,如果你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這個上面的話,太不值得了。
溫馨提示:文章、帖子、評語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
0人已踩
2人已贊
作者文章
強迫癥狀背后的焦慮
文章探討了強迫癥狀焦慮背后的完美主義動機,指出由于這種動機脫離現實而無法實現,因此焦慮的處理方式不是解決強迫癥狀,而是與之共存,讓焦慮自然消散。
522
4
2
一則強迫思維痊愈的案例
這篇文章詳細記錄了17歲青少年小剛通過心理咨詢和治療逐步克服強迫癥的過程。文章通過20多次咨詢的詳細對話,展現了心理咨詢師運用森田療法幫助患者理解癥狀、改變認知、最終實現康復的完整歷程。案例生動展示了強迫癥的形成機制、治療方法和康復過程中的關鍵轉折點。
11690
17
1
一則強迫行為痊愈的案例
文章詳細描述了一位35歲女性小紅(化名)因艾滋病恐懼導致的強迫洗手行為的心理咨詢治療過程。心理咨詢師通過認知療法、系統脫敏法和滿灌療法,幫助患者逐步控制洗手行為,從每天500多次減少到20次左右,取得了顯著的治療效果。
1711
5
0
語音通話
私聊
相關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