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常對我的來訪者講:發脾氣是我們的本能,控制住脾氣才是我們的能力,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卻多是這樣:
你不想發火,但你會控制不住的發火;
你不想難過,但是你的眼淚會流下來;
你也不想悲傷,但你會發現一個人走在馬路上心里就會特別的難過。
真正影響我們身體的,實際上是一些我們非常深的、非常原始的一些情緒,而這樣一種情緒你會感覺它是無法控制的,它是不被控制的。它是不能夠被處理的,它可能壓抑在你的潛意識里很難意識到,或者即使被你意識到之后,你會發現你的理性根本就管不了它。
關于情緒我們知道最基本的成份為:喜、怒、哀、懼,當然在此基礎上衍生出很多復合的情緒。而過渡的情緒會影響到我們的身心健康,就如中醫里強調到的:喜傷心、憂傷肺、思傷脾、恐傷腎、怒傷肝等。正如,曾經在咨詢中來訪者問道:
為什么人激動的時候它會有軀體反應呢?
為什么人在緊張的時候身體會僵硬呢?
為什么人在難過的時候身體會麻木?
為什么人在害羞的時候臉會紅呢?
情緒的確影響到了我們的生活。那么,情緒為何產生呢?就是因為我們的內心需求沒有得到滿足之后,產生的這樣一種排泄物。然后產生的這樣一些情緒,在我們身體里它就開始積壓,如果它沒有被及時處理的話,它在我們的身體里就會一直累積,累積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那么我們身體就生病了。
我先列舉幾個常見的、這種身體的疾病和我們情緒之間的關系。有關研究顯示:膽結石或者是其他的一些膽囊上的疾病,那么這個跟長期不恰當的處理自己的這種壓抑的沮喪和抑郁有關。又比如說研究就發現,這種各種節食減肥的人,對自己身材不滿意的人,覺得自己特別肥胖的這些人,他比那些從來不曾去減肥的人有著更高的這種膽結石的發生概率。為什么?
為什么一個減肥的人,從而反而比一個不減肥的人有更高的這種膽結石發病率呢?因為總是在嘗試減肥的人,他們會經常重復的體驗著這種減肥失敗的沮喪和抑郁,不斷體驗的對自己不滿意的這種難過。
還有我們更常見的一種情緒就是焦慮。那么如果你長期壓抑著你的焦慮呢,這個很可能導致一些胃上的這種疾病,胃潰瘍、胃炎,甚至是胃癌。那么在醫學上來看,胃癌其實是跟幽門螺桿菌息息相關的,但是西方醫學卻沒有去探索,那是什么讓我們在一開始的時候就對幽門螺桿菌失去了抵抗力呢?就是我們壓抑的長期的這種焦慮,讓我們沒有多余的能量再去抵抗幽門螺桿菌的入侵了。
還有學者研究了癮癥。癮癥也很有意思,就是這個酒癮、煙癮或者是游戲成癮,或者是某個東西成癮,實際上癮癥它是我們壓抑情緒的一種方式,我們太壓抑了,無處發泄,不得不通過這個癮來發泄。所以真正解除癮癥的方式,它不是說我們強行去戒,包括一些咖啡癮的人,你不是強行自己去戒掉這個癮癥,因為你戒的過程會讓自己更壓抑的,很難。那么真正解除癮癥的方式實際上就是解除內在這種壓抑。
情緒與癌癥的研究也是非常常見的。研究發現容易發火的人,他比這個不容易發火的人,他更容易感覺到、更容易發生這種癌癥。發了火之后,還感覺到愧疚和抱歉自責的這種人,他要比不自責的人有更高的這種癌癥的發病率。有火不發的這個人,他要比發火的這個人,就有更高的這種癌癥的這樣一種發病率了。實際上研究發現,多數的這種癌癥患者,他都失去了這種表達自我的這樣一種創造能力。
既然情緒對我們的生活有這么大的影響,那么你是否及時關注到自己的情緒呢?定期清理自己的情緒,讓健康、快樂、輕松你常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