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了這篇自我攻擊----殺人不見血的危險利器,腦中浮現出我家小女兒時常對我玩的小把戲,記得在很小的時候,大概4歲左右,這個孩子就會用自責的方式應對她所犯的錯誤。記得有一次在幼兒園幼兒園搞畫展,班上一個玩的好的同學的畫展出來了而她的畫沒有被老師張貼出來,當時的我多少有一點失落,也許就被她洞察到了,而當她在我還沒有發飆之前,她就已經表現的悔過自新,深惡痛疾的樣子,讓我想發火有發不出來。當時的感覺有一種怪怪的,這個女兒挺懂事的,知道要上進。心理有一絲竊喜,想這個女兒挺有希望成才的哦。可是另一種聲音又在說:這個女兒好狡猾,這樣就可以逃脫媽媽的責備了。那我的責備到哪里去了?總不能人家這個孩子這么懂事了,你還說她,明顯就是你家長不懂事嗎?可是就這么點大的孩子真能懂得要上進,要有追求嗎?這一點我忽視了。我也就這么忽視了女兒的這次成長經歷。可后來我發現女兒很喜歡在做了不妥的行為后慣用這種自責的方式來對付我的時候,我心理特別不舒服。剛開始我會對她說。你知道自己錯了,為什么還要做?你喜歡這樣讓自己難過是嗎?你喜歡自己糟踐自己是嗎?但說這些話的時候,我內心的感受是憤怒,無力的。我發現這樣對她講也沒讓她意識到自己這樣做是對我們兩個都是傷害。
當最心疼的人用自我攻擊的方式來虐待自己的時候,我們心中恨不得讓自己雙倍,甚至十倍的痛苦來代替她的感覺。而這種心理控制術常常就被聰慧的人們本能地使用了。
以后我換了一種方式,我告訴她,當她這樣做的時候我很無力,也很憤怒,但我又不能表達我的憤怒,否則的話她就會被我傷害。當我對她說這些話的時候,我發現她心情會好一些。
今天看到這篇文章仔細分析女兒的這個過程。心里一陣喜樂。就像開了一扇窗,亮了許多。
當女兒在責備自己做的不好的時候其實,是暗中得到了好處的,一方面:我會想這個孩子挺懂事的。另一方面人家孩子都已經把自己給批的這樣了,做為家長再埋怨會不好意思了,否則的話就會攻擊自己太苛責,也要承受到的內疚的譴責。本來合理的對她的攻擊,就變成了對自己的攻擊,女兒安全了,我糾結了。這時候我只有反過來和顏悅色安慰女兒,不然的話我會更糾結的。
當自我攻擊的時候,最痛苦的是最愛,最在乎你的那個人。表面上在自我懲罰和自我折磨,實際上在對你最愛、最親的、最在乎你的人的強烈的控訴。否則的話誰會在乎你的自我懲罰和折磨?
事實就是這樣,自我攻擊是一種更隱秘的對他人的攻擊,是一種更隱秘的心理控制。
體驗是科學,生活才是真正的學科,社會反饋才是真正的老師。我會很不喜歡女兒有自·我攻擊的這種方式,事實上,我也在毫無覺知用這種方法對待別人。
人們從重復發生的早期經驗中,習得的自己偏好的與人交往的模式。所以我相信這種自我攻擊模式對我是有效的。當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再說——“我沒法不自我攻擊了。我一出生就不被父母接受、我的出生給家里帶來了不好的境況、我的出生是父母為了延續婚姻家庭的代價,我從小是在責罵和棍棒下長大的。這些都是事實,也許不是全部,在我們不需要在父母的依賴而存活的時候,當我們有能力發展獨立的思維的時候,為什么還下意識小組繼續保留自我攻擊,并且越養越肥!
我已經早已過了依賴父母才能生存的年齡。已經扔掉了父母強加給我們的東西。我們需要面對現實不難承認并沒有完全復制負面的思想,留下來的是經過下意識篩選。
親愛的朋友,若是真心想改變我們的現狀,停止怨天尤人,看下我們的內心:躲在自我攻擊的盔甲里做一個受害者,是否能有什么好處。
讓受虐變成施虐的快感,正是你用自我攻擊把自己懲罰的血肉模糊的時候?
溫馨提示:文章、帖子、評語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