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弗洛伊德認為俄狄浦斯沖的突概念基本上可以解釋人所有的行為和心理問題。
我們再來深入談談俄狄浦斯情節
第一層意思:我們每個人愛情的原型就是父母,兒子愛媽媽,女兒愛父親,我們對異性父母的愛就是愛之初體驗,之后的戀愛關系往往就是以這個為模版,強迫性重復。
當我們被一個異性強烈吸引,那么這個異性身上通常有異性父母的某些特質。
一見鐘情,你認為是意識層面看到了吸引你的東西,實際上更多的是來自意識層面的吸引。
當林黛玉進入賈府時,賈寶玉對林黛玉一見鐘情,理由是“這個林妹妹,倒像在哪里見過一般”。 這種“見過”,《紅樓夢》給出的解釋是“前世姻緣”,但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所謂的“前世”就是童年的經歷。
如果童年很好的得到了父母愛,成年容易會愛上和父母一樣的異性,但是會理性的選擇合適自己的,比如年齡合適。而童年沒有得到的,會被和父母一樣的人強烈吸引,但是可能會選擇比大很多的,選擇時更加的感性,不考慮現實因素。 和父親關系好的女孩,戀愛婚姻往往順利,因為有健康的戀愛原型,也有成功相處體驗。反之,如果和父親關系有問題,那么和男人的關系就容易出問題,戀愛,婚姻。圣女們,可以在童年,在和父親關系那里找到根源。
同樣,和媽媽關系情況,影響男孩的戀愛婚姻。
再看一個例子:一個28歲的年輕妻子,和兒子在游樂場玩耍時,愛上一個男人,因為她看到那個男人和自己的女兒非常親密,耐心地陪女兒玩,很女兒說話很溫柔,幾個瞬間她就被打動,然后主動接近對方,兩個人逐步有了親密關系,后來她對方說,相對情人關系,她希望是父女關系,她小時父親經常不在家,而且對女兒有點嫌棄的意思,非常缺少父愛,所以成年后就下意識的去獲得補償。小蘿莉迷戀大叔;追求有婦之夫;小三成癮,往往是小時候沒有得到父親的關注,缺少父愛,于是內心一直就渴望獲得缺失的東西,迷戀和父親一樣男人。去得到我們非常想要但是沒有得到的東西,是我們內心一種非常強大的動力。
有時,我們無法實現的愿望,還會讓孩子幫我們實現,比如報輔導班!報考某個大學。不只是為了孩子考慮,很可能也是在滿足自己的愿望,當然有時是在無意識層面起作用。
第二層意思:渴望成功,又害怕被懲罰,這對我們每個人心理和行為有很多的影響。
有一個武漢的小伙在哈佛讀數學博士,畢業后收到谷歌、微軟的工作邀請,面試都很順利,公司給的入職薪水高,簽合同還可以拿到一筆不小的獎勵,但是他卻傾向于選擇其它待遇更低的公司,父親知道了很著急,你這孩子不是有病嗎?為什么不去最好的公司!可是怎么說也不管用,于是找到自己的中學同學,國內著名的心理學家施大爺,施大爺一聽就明白這是俄狄浦斯情節作怪,小伙子潛意識里害怕超越父親,受到懲罰,于是讓就父親告訴兒子:小子,你老子最大的愿望就是你超越老子,超越的越多越好,我還指望你小子出息了我享福呢,你的工資還要給老子一半,后來兒子順利的和谷歌簽訂了工作合同。
母親是孩子的第一個愛的對象,孩子以為我是媽媽的唯一。但是發現怎爸爸晚上跟我媽睡一起,看樣子,他們關系不一般,背著我偷偷摸摸在做什么。于是孩子就很嫉妒這個男人,就像情敵的感覺。
這個小男孩就會在無意識的幻想層面,想要廢掉這個叫做爸爸的男人,保證自己和媽媽的關系是唯一的。我反正最愛的是媽媽,媽媽最愛的也應該是我,干掉一切可能出現的第三者。這就是小男孩無意識中想要做的事情。
當小男孩兒腦袋里出現攻擊破壞父親(第三者)的欲望和幻想時,小男孩同時也會想到,爸爸一定看出來我想要干掉他,他肯定會懲罰我的。我可干不過爸爸,這就是他的閹割焦慮。孩子分不清想象與現實,自己想到父親可能會割掉自己的小雞雞,就認為父親就是想割掉自己的小雞雞。這就是想象中你會報復傷害我,是因為我先就在想象中攻擊了你。
弗洛伊德總是從男性視角來分析問題,所以男孩的恐懼叫做閹割焦慮,女孩害怕母親懲罰自己,對母親的恐懼也可以統稱為閹割焦慮。
擊敗父母會擔心被懲罰,超越父母會擔心被懲罰,甚至是有快樂的體驗,成功的體驗也會害怕被懲罰,大家要注意這里說的害怕被懲罰,主要是潛意識層面的,意識里未必能覺察到,但是會深刻的影響自己情緒、感覺、行為。
中彩票之后往往會捐款,我突然中了幾百萬幾千萬的巨款,我潛意識里會擔心這個巨大的成功之后可能有一個懲罰,所以我就捐款,自己安慰自己破財免災,我被懲罰過了,可以安心了。美國有專家統計過中大獎的人,幾千萬,幾億美金的人,最后生活基本都很不好,離婚的,吸毒酗酒的,自殺的,被謀殺的;巨大的成功之后可能真的有懲罰隨之而來。
《周易》乾卦第六爻:“上九,亢龍有悔。”大意是龍飛到了過高的地方,必將會后悔。意思就是人事樂極生悲,巨大的成功之后很可能會有讓你后悔、哭鼻子的事情等著你。這個也是很有俄狄浦斯沖突的味道。
男孩擊敗父親,得到母親,會被父親懲罰一樣;作為女孩,擊敗母親,得到父親會受到母親的懲罰;俄狄浦斯沖突本質是三角關系,關系中的一角可以不是父親或者母親,而是一件事情,一個成功的體驗。
很多人會有一些自我挫敗的行為,在一些事情上莫名其妙的搞砸,失敗,深層的原因就像上面講的女孩子一樣,害怕成功之后的懲罰,所以潛意識里會故意失敗。自己打敗自己。如果你想成功,一定要讓自己潛意識里真的想成功才行。
如果你仔細觀察,你會發現,有時候父母看到孩子太開心了,或者什么事情做的很好很成功,就會下意識的去找點事,批評孩子幾句,貶低孩子幾句,比如說一個女孩和爸爸玩樂高玩具很專注,很開心,媽媽會說:就知道玩,作業寫完了嗎?你看你把桌子弄的亂七八糟;如果孩子兒子玩游戲玩的很棒,有些得意,爸爸可能下意識板著臉說:隔壁的阿斗去年就比你現在玩得還好,你還好意思得瑟,沒出息!
孩子有些成功,父母就會給點不好的反應,類似于懲罰,結果搞得孩子以后不敢成功,不敢擊敗別人,總是壓抑自己。
再說個常見的例子:有的人害怕權威,本來一肚子的學問、見解,可是見到領導、老板就很緊張,什么說不出來了,這是俄狄浦斯的閹割焦慮,害怕擊敗領導被懲罰。
好,我們最后總結一下,
溫馨提示:文章、帖子、評語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