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婆媳矛盾是最讓妻子頭痛的問題,其實一樣讓丈夫頭疼,老婆和老娘手心手背都是肉,處理不好,里外不是人,說到婆媳關系讓無數的人頭疼。婆媳矛盾已經是我國造成離婚的第四大原因,也是影響家庭和睦的重要原因。
有一家人吃飯的時候,因為孩子要不媽媽要喂飯的事情,婆婆和媳婦吵了起來。媳婦認為養育孩子,說了算,態度很堅決,不能為孩子跑跑的認為,而媳婦應該尊重長輩,要尊重婆婆的意見就要為,其實,婆媳問題由來已久,喂不喂飯只是個導火索而已!我們都知道,婆婆和媳婦之間因為雞毛蒜皮的事情也可以引發戰爭。
有人說婆媳是永遠難以解決的矛盾,還有人把婆媳比喻為天敵,根據研究,我國大概有四成左右的婆媳之間有很大的問題,大家一聽,只有四成不算很多,大家注意,這四成是有很大問題的,家庭問題不太大,矛盾不突出的家庭沒有涵蓋在這里面。還有很多人認為是不是只有中國人才有婆媳矛盾,其實婆媳矛盾是世界性的難題,各個國家都有。英國劍橋大學有一個學者特里,他研究了婚姻研究20年,得出結論,在兩家人中間有四對兩人關系,其中一對翁婿是男男關系,婆媳是女女關系,還有另外兩對是男女的關系,而婆媳關系是這些關系當中最難相處的,根據他的研究,英國60%的受訪女性認為婆媳矛盾讓他們長期感到有壓力,爭論的焦點是養育孩子,還有做家務的方式。
大家看韓劇就可以感受到,在韓國婆媳矛盾也很明顯,在日本則有婆媳學校,專門有課程去教女人怎么處理婆媳關系。可見在日本婆媳關系也是個難事。
下面我們具體來看看造成婆媳矛盾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首先,婆媳之間沒有血緣關系,本身關系就疏遠。
血緣越近,矛盾和沖突往往就能夠緩和,畢竟血濃于水。打斷骨頭連著筋,但是婆媳之間是沒有血緣關系的,親子之間、夫妻之間、婆媳之間,其實只有親子之間是有血緣關系的,也就是父母和孩子之間有血緣,夫妻也是沒有血緣關系的,但是夫妻之間有法律的約定,還有男女之間異性的性吸引以及共同撫養后代的訴求。所以說夫妻之間雖沒有血緣關系,但是也非常的親近,所以說在家庭所有的關系里邊,婆媳關系是比較遠的。
我們再來看婆媳矛盾的本質:就是兩個女人爭奪同一個男人。
婆婆辛辛苦苦把兒子養大,培養成才,自然認為兒子應該聽自己的,和自己最親近。但是來了媳婦直接就被搶走了,心里自然不是滋味,也難以接受這樣的事實。作為媳婦認為丈夫是自己的另一半,當然應該少聽婆婆的,只聽自己的男人到底應該屬于誰呢!在所有的愛里面都是以在一起為目標的,只有親子關系是以分離為目標的,孩子與父母分離得越徹底,心理越健康,社會功能越好。反之,如果孩子長大了之后,在心理上還是和父母非常的親近,甚至是非常的依賴父母。
那么我們就說這樣的成年人心理上還處于共生階段,與父母糾纏不清。這也就是經常說的人格發展水平比較低,典型的就是媽寶男,其實也有媽寶女。
共生階段是客體關系學派的心理學家馬勒提出的!兩個月到六個月的孩子和母親是共生的狀態,孩子會覺得母親是附屬的自我的,母親的存在就是我的存在,母親的疼痛就是我的疼痛。孩子不能把自己和母親分開,我就是你,你就是我。
舉一個例子,我的一個朋友,女的大學畢業和男同學結婚了,一開始挺好的,但是后來發現所有的事情都要被婆婆干涉,而且老公對婆婆是言聽計從。 在哪里買房子,買什么車,去哪里度蜜月,婆婆就住在他們樓上,一天24小時會隨時的進入他們的臥室,事前不打任何招呼,你可以想象這樣兒媳婦有多尷尬!而且妻子和老公談任何事情,老公都會去給媽媽匯報,找媽媽拿主意。最后我這個朋友受不了和老公離婚了。現在很多成年人雖然生理上已經成熟了,但是心理上并不成熟,或者說人格發展還比較幼稚,和父母處于共生的階段。在生活上依賴父母,沒有責任感,尤其是缺少處理問題的能力,和這樣的人起生活是非常的辛苦的。從父母的角度看,在意識里面希望孩子快點長大,成家立業,但是在潛意識里并不這么想,父母往往不想真的和孩子分開。
在心理層面來講,孩子離開自己就等同于拋棄了自己,沒有人愿意被別人拋棄,這也是婆媳矛盾的一個根源。說到這里我們要強調一下翁婿矛盾,尤其是丈母娘和女婿的矛盾,本質上也是在爭奪同一個女人。像美國電影拜見岳父大人里邊講的,就是岳父把女婿看作是搶奪女兒的敵人,引發了很多的矛盾。
現在丈母娘和女婿的矛盾也非常的普遍,很多妻子生了孩子之后都是由丈母娘照顧月子幫忙帶孩子,丈母娘就會長期的和女婿女兒生活在一起,而女婿和丈母娘可能在生活習慣價值觀上都有很多的差異,比如說丈母娘喜歡看娛樂節目,喜歡看國產肥皂劇,而女婿喜歡看新聞節目,喜歡看體育節目,丈母娘可能對孩子管也管兒,女婿希望給孩子多些自由,小的事情自己做主,大的事情父母管管就可以了!
這些差異往往就會產生矛盾。再一個丈母娘往往會對女兒有很多的事情施加影響,像是買房子,孩子教育,這些影響往往與丈夫的想法不同,這就會產生矛盾。
還有一個影響婆媳關系的是公公和婆婆的關系。
公公和婆婆的關系越親密,媳婦就越輕松。公公和婆婆的關系越疏遠,媳婦就越累。每個人都需要和其他人有親密的關系,被稱為親和的需求。當婆婆夫妻關系好,他就不需要去找兒子尋求補償,反之,如果老公和自己的關系疏遠,往往婆婆就會抓住兒子不放,就會和兒媳婦搶奪兒子。還有一種可能性,或許大家不一定同意,但是是存在可能性的,媳婦和公公之間有沒有曖昧!有一個治療的案例,公公喝酒喝多了,爬到了兒媳婦身上去了,媳婦大聲叫驚動了婆婆,婆婆來把公公給扯開了,然后婆婆就給兒媳婦鬧起來了。 重要的是媳婦年輕漂亮,生殖力強,性吸引力大。
最后我們來看如何解決婆媳矛盾。
在家庭里面有些矛盾是可以解決的,有些矛盾是持久的不可解決的。婆媳矛盾就屬于不可能根本解決的矛盾,但是婆媳矛盾是可以緩解的,文化人類學家提出的建議是,婆婆要無條件的認可兒媳婦,而且要給兒媳婦準備好的條件,比如說好的婚禮住房,汽車禮物等等!有種說法!
現在女孩子的結婚條件基本上是有車有房沒爹沒娘,媳婦,希望老公有車有房子,最好沒有婆婆,但是沒有公公,沒有婆婆的,年輕的男的二三十歲就有車有房,這是比較難的!說白了,婆媳關系是利益之爭,權利之爭,如果雙方都能夠從對方的角度來看問題,在感情上相互的體貼尊重,在物質上也相互的給予,那么關系就會好很多。也會建議婆婆和媳婦多一些身體上的接觸和陪伴。認知心理學家會認為,提高女性的文化水平,對于處理婆媳關系很重要。
研究發現,婆媳矛盾沖突與文化水平密切相關。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群里面,婆媳矛盾明顯要少一些,反過來婆媳矛盾沖突比較厲害的地方,往往文化水平都不高,所以說提高教育水平認知水平有助于處理婆媳矛盾。社會心理學家給出的建議是,婆媳之間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在物質上孝敬,在情感上多交流結合起來。還有一個建議就是讓家庭規模更小化,就是讓婆婆和小夫妻分開住會好一些,這樣雖然不能根本的解決問題,但是是有一定幫助的。
其實婆媳矛盾是個偽命題,我們認為婆媳矛盾是婆婆和媳婦兩個人之間的矛盾,而實際上婆媳矛盾的本質是婆婆兒子和媳婦的三角關系。 解決問題的關鍵是老公的表現。怎么做?老公要堅守。夫妻關系,我們前面講過夫妻關系是一個家庭和睦幸福的定海神針是根本。丈夫首先是媳婦的老公,然后才是母親的兒子。孩子的父親。老公對自己的媽媽要孝敬,尊重關心,要去了解老人的恐懼,給予老人充分的安全感。對于媳婦,老公要多表白,多討好多溝通,什么是好男人,好男人就是在家里哄的媳婦開心,哄著老人開心,哄得孩子開心,在單位里哄得領導開心,哄的下屬開心。總結一下,婆媳矛盾是現在婚姻的主要問題之一,產生婆媳矛盾的主要原因有婆媳之間沒有血緣關系,本身關系疏遠,婆媳之間容易出現夫妻情。
而婆媳矛盾的本質是兩個女人爭奪同一個男人,婆媳矛盾,也是權力的斗爭,婆媳矛盾無法根本的解決,分開住,提高女性的認知水平平衡,剖析兩人的利益,對于解決婆媳矛盾都有幫助,而丈夫是解決問題的關鍵,謝謝大家!
溫馨提示:文章、帖子、評語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