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理文章 >

【原創】心理成長篇--改變不是一時的沖動

【原創】心理成長篇--改變不是一時的沖動
個人原創 任海濤任海濤 發表時間:2019-11-21 20:45:19 2123 3 22

         各位朋友大家好,歡迎大家關注全民心理健康中心,今天我們要分享的話題是,道理都懂,為什么卻做不到?相信在生活當中這樣的問題是困擾著很多人的問題,今天我們從心理學的角度幫大家做一個分析,希望通過分析可以帶給大家一些啟示和指導的方向。一百個人會有一百種想法,想法就是心理學里面說的認知。這就要聯系到他們早年成長過程中心理狀態的養成,這個過程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后天成長的影響慢慢培養起來的,時間久了就變成是我們常說的習慣,行為習慣,思考習慣等。做成一件事情都是需要經歷過程的,這個過程穩固了才能成為習慣,所以改變或者建立新的模式同樣也需要過程。這也就是為什么道理都懂可是你卻很難做到。

         當我們對別人有要求或者對孩子有要求的時候我們是站在一個不客觀的立場再要求一個沒有足夠經驗的人當下或者很快就得學會聽話照做。而且你也同意自己身上存在缺點,可是你要求別人的時候那么輕而易舉。為什么自己做不到呢?所以改變是一個過程,心理健康的人內在的模式是相對完善的,比較嚴重的心理疾病的人的內在模式是不夠完善的。很明顯的區別,一個心理健康的人可能遇到挫折的時候沒有那么快,但是七拐八拐的 還是最終能夠解開心理的困境,只不過是沒有專業的人那么便捷省時省力,但是至少她做到了。但是嚴重心理疾病的人的內在模式是被破壞的或者說是不夠完善的。所以遇到挫折之后繞來繞去還是解決不了,慢慢的拖延的時間越來越長,痛苦情緒也會跟著持續影響。因為內在系統是不夠完善的,所以怎么繞來繞去都是徒勞。所以這個時候你給他講道理有用嗎?因為她內在沒有這種處理道理和能力相平衡的能力,所以怎么可能做到改變呢?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客觀的認識到,并不是做不到改變而是改變需要過程,并非一個人想的那么簡單。但也并不是沒有可能,這也為就是為什么通過心理調整可以治愈各種心理疾病的原因。只是方式方法過程經歷不同。所以這個時候我們要了解人性心理的一個特點,生活當中發生的一些事情本身沒有什么意義,而是不同的人會給同樣一件事情做不同的解讀。也就是說,每個人看待事物的認知角度是不一樣的,也就是我們生活當中常說的信念 價值觀。

         我們來舉兩個例子,其中有一種人,它的性能價值觀是積極的,他在生活當中遇到問題的時候,他會具備一種積極思考的能力,他能從事物本身看到積極的一面,這樣就會讓這個人在遇到事情的時候產生積極的認知,積極的認知會形成積極的 能力,積極的能力會帶動動它產生積極的行為,去面對影響或者是改變這件事情,注意這個模式是由積極的信念價值觀,然后形成積極的能力,然后再推動積極的行為 ,比如說我們生活當中,每一個人都難免和別人發生一些沖突或者矛盾,積極的人會怎么思考?他會想每個人都不愿意發生沖突和矛盾,畢竟這樣的結果都是糟糕的,可能這里面存在著一些我們還沒有清晰解決的問題,可能存在著一些誤會還沒有解開,然后他就會積極探索解決沖突矛盾的能力,他認為她相信當他具備了這種能力之后,她與人之間的關系矛盾沖突就會少一些,關系也就會更趨于和諧,在這些想法的推動下,她就會做一些積極的事情。而另外一種人,他具有消極的信念價值觀,當他面對事物的時候,他看到的是消極的一面,而消極的思考模式也是一種能力,在這種能力的推動下,這個人就會采取消極的行為方式,舉例同樣是剛才我們談到的人際關系之間的矛盾和沖突,這個時候消極的人可能就會想,一切都是對方的錯,她就是故意針對我,就算我有錯,你也不應該用這種方式給我,就算我有錯,我這么多年都已經形成習慣了,我改變不了了,所以這個時候你就會發現他具備的能力是消極的,在這種能力的推動下,他的行為是什么樣子的呢?充滿敵意的行為或者是一見面就會逃避回避,這樣就會錯過很多改善關系的的機會。與人相處的關系也會變得越來越糟糕。

        所以這個時候我們要客觀看待生活當中的一些事情,你讓一個消極的人具備積極的能力是很困難的,同樣讓一個積極的人具備消極的能力也是很困難的,也就是說,一個人的改變事實上并不是有些人想的那么簡單,只是靠一時沖動就可以支撐一個人具備某一種成熟的能力或者是行為,更不是生活當中所說的懂了道理就可以做到。所以懂道理和能夠做到,是由本質區別的。

       那區別在哪里呢?道理更像是一個目標,是生活當中有些人做 到了之后總結出來的一個結論,它只是在告訴你如果你能做到這樣的話,你可能會得到 好的結果,可能得到的那個結果對你是有利的,如果你做不到得到的結果,可能是糟 糕的。但是這其中他并沒有教會你如何做到的這部分能力,而現實生活當中真正的 改變是來自于你如何能做到,如何能夠提升這部分能力,這才是改變的關鍵因素。 所以真正促使一個人改變的是要從深層逐漸開始,從我們的信念價值觀開始,因為只 有你的信念價值觀發生改變了之后,你的思維模式才會改變,你的行為模式才會跟 著改變。

        那么從心理學的角度理解我們要怎么樣才能從本質上改變呢?

        一定是有步驟可言的,這里面包含了三個步驟。第一覺察,第二扭轉,第三訓練,覺察的部分是最最最重要的部分,如果你發現不了問題,那你就不可能有后面的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也就是說一個人要學會覺察到自己負面情緒背后的那個認知,那個想法是什么?生活當中有人會說,唉,我也不清楚,就是感覺莫名其妙的不舒服,實際上當你有這種想法的時候,說明你 在覺察的這個能力上是非常需要提升的,你連自己情緒背后的那些認知那些想法都找不到,那么你就不可能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可為什么生活當中還會有人會有這種感覺呢?那是因為這種感覺背后的內容太復雜了太習慣化了,它就形成了一種下意識的反應,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潛意識,所以你第一步就是要學會把潛意識的內容意識化,這個工具叫做覺察,如果這個情緒是單一的,你當下就能覺察出來。舉個例子,如果你走的好好的,旁邊掉下來一塊石頭掉落在你旁邊,你當下就能覺察到哦,你的這個情緒是恐懼,但是過去的生活當中曾經累積過很多事情,他不可能像演電影一樣,在你腦海當中重新清晰的播放一遍,因為過去的很多記憶片段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事情越來越多變得模糊起來,但是那些感覺卻是真實的,所以就需要你提升自己的覺察能力,舉個例子,比如某一個下雨天,你沒有出門,獨自一個人在家,莫名的就覺得心情不好受,可這個時候如果你靜下來回憶一下這種不好受的感覺,可能是和以前某些事情是相關聯的,比如你可能會想到有一次被媽媽指責,和朋友吵架等等,一些糟糕的事情涌上心頭的時候你就會發現這些事情越想越多,情緒越想越復雜,可能其中包含了不被尊重,被否定,自己不被信任了,不被媽媽愛了,朋友太小氣,自己的付出都白費了,感情被欺騙了等等,這種復雜的認知越多,你就會覺得心里越來越難受。我們要清楚當然覺察這些事情并不是為了讓你更難受,而是你要通過覺察這種能力的提升,把問題一個一個找出來然后進行第二步,第二步叫做重建,當中最重要的就是包含你要有一個客觀的判斷力和在這件事情上找到積極的方向,有了客觀的判斷力,才有可能找到積極的突破口。最基礎的就是要先學會建立客觀判斷力,那什么叫做建立客觀判斷力?當一個人有溝通障礙的時候,見到陌生人說不出話,但是和熟悉的人溝通語言功能是正常的,她給自己的定義是我不能說話。很顯然這個認知是不客觀的,是一個扭曲認知。但是她深信這個認知是原因。所以面對陌生人就是說不出話,哪怕科學鑒定她的生理發音功能是完整的。所以我們要清楚一個科學理念。凡是所有的消極信念都有這樣一個共通的特點,就是絕對化,當你把任何信念當成是絕對化是唯一的時候,你越相信它是唯一,你的生活狀態一定會出問題,或大或小,或多或少一定會出問題。因為絕對化的這個認知并不在于你想到什么事情本身,而是當你把問題想成是絕對化的時候,他就不可能再有改變的可能性了,所以世界上不可能有人再愛我的時候,就沒有動力去尋找愛人,當一個人認為我是自卑的時候,做事情就會猶猶豫豫退縮不前,當一個人認為我很笨的時候,就不會去探索新的方法,當一個人認為他就是瞧不起我的時候,這個關系就不可能會好起來,類似這樣的絕對化信念,在生活當中非常非常多,特別是如果這個絕對化的信念定位在身份的時候,這樣的破壞力就會更加巨大當一個學生認為自己就是很差的學生的時候,他的學習成績是不可能提升上去的,因為這就不符合他是一個很差的學生的身份了,甚至嚴重到當一個人給自己的人生定義,為我活著就是沒有價值的時候,這個人就有可能選擇自殺的方式結束自己的人生。而往往只要陷入到絕對化的認知當中,這個認知就變成了扭曲的認知,所以要想從本質上解決問題,一定要先學會從扭曲的認知當中抽離出來。假如一件事情沒有做好,扭曲的認知是我真的很笨,我就是一個沒有價值的人。而客觀的認知是什么?做好這件事情是需要相應能力的,有具體的操作步驟和流程,我沒有做好這件事情說明我還沒有掌握,我沒有付出足夠的精力和時間去學習相應的能力。在某些地方做好這件事情還是有差距的。一個人的思想一旦有了客觀認知的時候,這件事情就出現了突破口,也就是說,既然這件事情是需要能力的,那么只要我付出時間和經歷,只要我掌握了這個能力。我可以做得和別人一樣好,甚至我找到了更有效的方法我還可以比別人做得更好,這個時候的認知就變成了一個積極認知,當我能把這件事情做好的時候,我的成績就會提升,我的能力就會提升,我可以得到更多的尊重,理解,支持,我可以改善我的人際關系,我可以得到更多我想要的結果,我可以實現我的人生夢想,因為我知道我在一步一步進步,我的進步是可以看得到的,這就是一個重建的過程。當一個人的 認知狀態變得積極的時候,就會在情緒層面產生影響,一個人就會產生積極的情緒,積極情緒又會變成動力去支持一個人把它落實到行為層面。有了客觀積極的認知,有了行為的動力,就會促使一個人嘗試去探索,去完善,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就可以變成一種習慣性的能力,以后遇到類似事情的時候,你的思考模式就會下意識發生改變,行為模式也會跟著改變,這才是生活當中改變的本質。

       在生活當中,心理咨詢這個行業發展越來越迅速,越來越廣泛,是因為生活當中越來越多的人能夠從心理咨詢過程當中,體驗到改變體驗到好處,就如同上學需要專科老師,運動員需要專業教練,生病了要看專科醫生一樣,可以幫助一個人不用走過多的彎路。實際上心理領域的學習和心里咨詢的整個過程,就是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過程,就是借助心理咨詢師多年的專業能力,幫助一個人更快速的學會自己釣魚,自己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能力的過程就是教會一個人更快的學會發現,扭轉和訓練的過程,從而改變自己的人生。


溫馨提示:文章、帖子、評語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
3人已踩 22人已贊
作者文章
作者主頁
語音通話 私聊
相關閱讀更多

服務與支持

給力心理APP

給力心理APP
給力心理
AP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中日韩免费观看网站| 乱yin合集3| 老师xxxx69动漫|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久久免费观看视频| 欧美成人精品a∨在线观看 | 看全色黄大色黄女片18女人| 国产精品亚洲欧美大片在线观看| freee×xx性欧美| 最近中文字幕免费版在线3| 又爽又黄又无遮挡的视频 | 精品国产亚洲第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国语一级毛片中文| ssss国产在线观看| 打开双腿让老乞丐玩|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 男女一进一出猛进式抽搐视频| 国产欧美亚洲精品| 免费永久国产在线视频| 亚洲伊人成无码综合网| 美国式禁忌5太大了| 国产成人免费午夜在线观看| a级精品国产片在线观看| 日韩免费高清专区| 亚洲自偷自偷在线制服| 欧美精品香蕉在线观看网| 在线观看a网站| 久久久久夜夜夜精品国产| 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h视频在线| 全黄大全大色全免费大片| 成人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猛男猛女超爽免费视频| heyzo朝桐光在线播放| 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欧美| 欧美性猛交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伦情电午夜伦情影院 | 欧美丝袜高跟鞋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