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決失眠困擾
個人原創
賴彥
發表時間:2023-12-13 11:50:26
6912
0
1

?失眠是睡眠障礙的一種表現,可以分為入睡困難或者入睡后,淺睡眠多,噩夢連連,睡眠質量差,經過一夜的睡眠仍未得到足夠的休息。
還有的人睡眠過程中不安穩,容易早醒,醒后無法再次入睡,這都屬于失眠,也就是睡眠障礙的一種表現形式。目前有5類導致失眠的心理原因,是為心理學界所公認的。
01
怕失眠心理
許多失眠患者都有“失眠期特性焦慮”,晚上一上床就擔心睡不著,或是盡力去讓自己快入睡,使本來應該處于抑制狀態的腦細胞,因為思考而處于興奮狀態,結果往往適得其反。
大腦皮層的興奮與抑制相互協調,交替形成周而復始的睡眠節律?!芭率?,想入睡”,本意是想睡,但“怕失眠,想入睡”的思想本身是腦細胞的興奮過程,因此,越怕失眠,越想入睡,腦細胞就越興奮,故而就更加失眠。
02
夢有害心理
不少自稱失眠的人,認為做夢是睡眠不好的表現,對身體有害,有人甚至認為多夢就是失眠,這種“警戒”心理,往往使人焦慮從而導致失眠。
其實,科學已證明,每個人都會做夢,夢本身對人體并無害處,有害的是認為“做夢有害”的心理,使自己產生了心理負擔。
03
自責心理
有些人因為一次過失后,感到內疚自責,在腦子里重演過失事件,并懊悔自己當初沒有妥善處理。白天由于事情多,自責懊悔情緒稍輕,到夜晚則“徘徊”在自責、懊悔的幻想與興奮中,久久難眠。
04
期待擔心心理
是指人擔心睡過頭誤事,因而常出現早醒。比如疫情期間,基層干部以及醫務工作者24小時待命,因害怕接不到緊急電話,睡得不踏實,常常只能睡上1-2小時,就被驚醒,久之便成了早醒患者。也有的人在晉升、職稱評定、分房結果快要公布前,往往也處于期待興奮狀態,難以入睡。
05
童年創傷心理的再現
有的人由于童年時受到喪失父母、恐嚇、重罰等創傷而感到害怕,出現了怕黑夜不能入睡的現象,隨著年齡增長逐漸好轉,但成年期后,由于受到某種類似兒童時期的創傷性刺激,就會使被壓抑在潛意識的童年創傷性心理反應再現,重演童年時期的失眠現象。溫馨提示:文章、帖子、評語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
還有的人睡眠過程中不安穩,容易早醒,醒后無法再次入睡,這都屬于失眠,也就是睡眠障礙的一種表現形式。目前有5類導致失眠的心理原因,是為心理學界所公認的。
01
怕失眠心理
許多失眠患者都有“失眠期特性焦慮”,晚上一上床就擔心睡不著,或是盡力去讓自己快入睡,使本來應該處于抑制狀態的腦細胞,因為思考而處于興奮狀態,結果往往適得其反。
大腦皮層的興奮與抑制相互協調,交替形成周而復始的睡眠節律?!芭率?,想入睡”,本意是想睡,但“怕失眠,想入睡”的思想本身是腦細胞的興奮過程,因此,越怕失眠,越想入睡,腦細胞就越興奮,故而就更加失眠。
02
夢有害心理
不少自稱失眠的人,認為做夢是睡眠不好的表現,對身體有害,有人甚至認為多夢就是失眠,這種“警戒”心理,往往使人焦慮從而導致失眠。
其實,科學已證明,每個人都會做夢,夢本身對人體并無害處,有害的是認為“做夢有害”的心理,使自己產生了心理負擔。
03
自責心理
有些人因為一次過失后,感到內疚自責,在腦子里重演過失事件,并懊悔自己當初沒有妥善處理。白天由于事情多,自責懊悔情緒稍輕,到夜晚則“徘徊”在自責、懊悔的幻想與興奮中,久久難眠。
04
期待擔心心理
是指人擔心睡過頭誤事,因而常出現早醒。比如疫情期間,基層干部以及醫務工作者24小時待命,因害怕接不到緊急電話,睡得不踏實,常常只能睡上1-2小時,就被驚醒,久之便成了早醒患者。也有的人在晉升、職稱評定、分房結果快要公布前,往往也處于期待興奮狀態,難以入睡。
05
童年創傷心理的再現
有的人由于童年時受到喪失父母、恐嚇、重罰等創傷而感到害怕,出現了怕黑夜不能入睡的現象,隨著年齡增長逐漸好轉,但成年期后,由于受到某種類似兒童時期的創傷性刺激,就會使被壓抑在潛意識的童年創傷性心理反應再現,重演童年時期的失眠現象。溫馨提示:文章、帖子、評語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
0人已踩
1人已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