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把痛苦藏起來的人,后來都怎樣了?
轉載文章
寧珮綺
發表時間:2022-09-25 07:55:38
606
0
5

?總是把傷痛藏起來的人,后來都怎樣了?
人生路漫漫,往事不可追。

我的年少時期,也是在被“排擠”,或者說“失敗”中度過的。
那時,我一個人孤零零地走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受父母喜愛,被周圍人視為怪胎,即使遭遇再痛苦,也只是他人嘴里的笑柄。
每個早晨,黃昏,半夜里,我寧可躺在床上沉醉于夢中,也不想再浪費一絲力氣掙扎。
然而,多年過去,我終究走了出來。
我不僅撫平了那些傷口,還得到了面對生活的力量和希望。
今天我想寫下自己的那段過往,也希望能給更多擁有相似經歷的你們,一點勇氣和力量:
我想告訴你,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我的人生早已腐爛
但我習以為常
我早就知道我的心理狀況不好了。
作為一名在農村出生長大的女孩,從小我就很清楚,長大后我會像村里的其它女孩一樣,因為一份彩禮,成為別人家的女兒。
五歲那年,我的童年徹底宣告了終結。
因為鄰居家比我大四五歲的哥哥學會了炒雞蛋,而我還不會燒開水,從此以后我就生活在“你看誰家怎樣怎樣”之中。
但我并不在意,我對這一切都習以為常。
因為我很乖,我很努力,我很懂事,我成績優秀。
我不斷告訴自己,就這樣生活下去也沒什么。
但隨著讀過的書越多,隨著弟弟的出生,我也終于理解了“重男輕女”這個詞語,究竟意味著什么。
還記得那時候,我總是很害怕開家長會。
因為每次開家長會,同學都能和他們的父母坐在一起,而我的父母只會去參加弟弟的家長會,只留我一個人孤零零地坐在教室。
后來,我的成績一落千丈,無論怎么努力,都只是越學越差,我也根本不知道該怎么走出困局。
從那時開始,我的人生似乎就一點點走進了腐爛的深淵之中。
我所有要好的朋友都進入了重點高中,只有我一個人去了普通高中。
我被校園霸凌,被掐住脖子、被撕爛課本;而罪魁禍首,只是給老師送了一些小禮物,就被輕易原諒。
我不能吃辣,卻被告知不會有人和我一樣口味。
我真心實意對待的朋友,只把我當成一個占座的工具人......
我孤零零地走在自己的青春期時刻,如果說別人的青春是彩色的,那么我則一直過著灰蒙蒙的生活。
我曾經和很多人說過自己的不開心,但在他們眼里,我似乎只是一個詭異的怪胎。
其實“怪胎”或許也沒錯,因為我時常會有奇怪的想法。
比如我曾和班里的同學爭執,因為我堅持認為并非所有的性工作者都是壞人,她們也有自己的苦衷。
比如在很小的時候,我就開始思考生死的意義。
但是隨著年齡越發長大,我再也無法堅持這些奇怪的認知,因為好像大家都不太敏感,好像只是我想得太多。
我把這一切都歸結于自己看書太多,所以我也慢慢不再閱讀那些飽含情感與哲學的作品。
幸運的是,考上大學后,我選擇了臨床醫學專業。
當時恰好有醫學心理學這門課,我的老師幫了我很多,幫助我適應生活,告訴我怎么結交朋友。
就這樣,我以最平凡的身份藏在人群里,踉踉蹌蹌地度過了大學時光。
如果我的人生能就這樣一直平凡下去,未必不是一個好結局。
但事情往往沒有我們想象中那么美好。
所有受過的傷,如果沒能得到治愈,只是一味地把傷口藏起來,終有一天它會全部爆發出來。
終于在工作的第二年,我心里的膿瘡徹底爆發,無論如何再也無法再遮藏起來。
直接觸發事件,是我考執業醫師失敗,科室里有一個人對我說:“你太令我失望了,我瞧不起你。”
那一刻我的腦子嗡嗡作響,被我遺忘的那些痛苦回憶,瞬間被撕裂開來。
“我不優秀”這幾個字,不斷翻涌在我的心中。
從那天開始,我變得極度懼怕,害怕那個人的腳步聲,害怕所有的考試,我再也沒有辦法接受那個懦弱、無能、失敗的自己。
我想,我是時候該徹底解決掉這個問題了。
一句“我相信你”
讓我又有了活下去的力量
和心理咨詢的相遇,與其說是巧合或注定,不如說這是我能抓到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那時,我閱讀了能找到的所有心理學入門書籍,
我看到了很多和我一樣,甚至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也會有始終無法自我調節,久久得不到治愈的心靈創傷。
這是我第一次認識到,心理痛苦是需要去直面的,尋求心理幫助是并不可恥的。
于是,我毅然決然開啟了心理治療之旅。
第一次咨詢,我選了一位很溫和的老師,她是第一個讓我感受到“包容”,讓我明白“做自己”的老師。
記得在一次對話中,我對咨詢師說:
“我平時總是會不自覺地討好,或者說為了照顧其他人的看法,強迫自己做一些不情愿的事情。
記得有一次過節發禮物,為了照顧同事情誼,我幫很多人領了禮物,其中也包括了那位瞧不起我的人。
當時我真的很難受,也很委屈,但是我又不知道該怎么辦..."
說著說著,我的淚水就止不住地流了下來。
但咨詢師沒有安慰我,她只是靜靜地等我哭完。
然后,她說:“不情愿的事情,你可以不用做。哪怕是受到傷害,不要為了所謂的情誼,強迫自己對別人好。”
現在回頭看,可能這就是心理咨詢獨特的地方。
在這位老師的幫助下,我慢慢察覺了過往受過的傷,會對一個人造成多大的影響。
比如幼兒園時期被排擠,學生時期被霸凌....
那些被我刻意“遺忘”的心理創傷,其實早就深深刻在了我的情緒、內在自我中,變成我性格的一部分,實實在在地影響著我。

于是在她的建議下,我開始學著關懷自己,實現自己的愿望。
比如從來沒有人給我過生日,我就自己給自己買一個蛋糕,點好自己喜歡的菜,開心地大吃一頓。
我也漸漸學會了去拒絕別人,去嘗試新的事物。
后來,由于現實的原因,我不得不更換了第二位咨詢師。
這一次,可能是因為傷口已經愈合了一點,我不再說著說著就莫名哭泣,但是我還是無法對自我產生認同。
我始終覺得自己是個多余且不優秀的存在,因為我不像別人那樣,年紀輕輕就事業家庭雙豐收,而我卻一直原地踏步,止步不前。
但這位老師用了一個比喻,她對我說:
“有一種名貴的牽牛花會和鳳凰木生長在一起,牽牛花總是早早的開花,鳳凰木卻沒有任何動靜。
其實并不是鳳凰木不想長大,不想開花,只是它生長得會比較緩慢。
只要努力吸收養分,總有一天,鳳凰木也會開出滿樹的花朵。”
我聽懂了這個故事,也明白老師是想對我說,我其實并不比任何人要差。
我想起了,從小時候起我就很少依靠他人,下雨天也不愿麻煩別人,獨自回家;畢業后也努力自己生活,不向家里要一分錢。
盡管現在的我不是十分優秀,但這些過往本身,不正是我自己的閃光之處嗎?
從那以后,我不再終日沮喪,漸漸也找回了久違的自我。
最后一位心理咨詢師,是一位精神科醫生,一位年紀很大的爺爺。在他這里,我感受到了“尊重”的力量。
當時發生了一件事,我想辭去本來的職位,但是周圍否定的聲音包裹著我,讓我再次產生了自我懷疑:
我真的應該這樣做嗎?我真的能成功嗎?
我能感受到那個不太優秀的“我”又冒了出來,試圖把我重新拉回黑暗。
但老爺爺聽完后,并沒有給我什么具體的建議或者做法,而是很和藹地對我說:

“其實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別人無法幫你做出決定,只要你覺得是自己想要的東西,就可以選擇。
你是一個聰明的孩子,我相信你。”
明明是很簡單的話語,但在聽到的一瞬間,我的內心突然涌起了一股說不清的情緒。
既有難過,也有感動。
你看,其實我想要的并不復雜,只是簡簡單單一句——“我相信你”。溫馨提示:文章、帖子、評語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
人生路漫漫,往事不可追。

我的年少時期,也是在被“排擠”,或者說“失敗”中度過的。
那時,我一個人孤零零地走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受父母喜愛,被周圍人視為怪胎,即使遭遇再痛苦,也只是他人嘴里的笑柄。
每個早晨,黃昏,半夜里,我寧可躺在床上沉醉于夢中,也不想再浪費一絲力氣掙扎。
然而,多年過去,我終究走了出來。
我不僅撫平了那些傷口,還得到了面對生活的力量和希望。
今天我想寫下自己的那段過往,也希望能給更多擁有相似經歷的你們,一點勇氣和力量:
我想告訴你,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我的人生早已腐爛
但我習以為常
我早就知道我的心理狀況不好了。
作為一名在農村出生長大的女孩,從小我就很清楚,長大后我會像村里的其它女孩一樣,因為一份彩禮,成為別人家的女兒。
五歲那年,我的童年徹底宣告了終結。
因為鄰居家比我大四五歲的哥哥學會了炒雞蛋,而我還不會燒開水,從此以后我就生活在“你看誰家怎樣怎樣”之中。
但我并不在意,我對這一切都習以為常。
因為我很乖,我很努力,我很懂事,我成績優秀。
我不斷告訴自己,就這樣生活下去也沒什么。
但隨著讀過的書越多,隨著弟弟的出生,我也終于理解了“重男輕女”這個詞語,究竟意味著什么。
還記得那時候,我總是很害怕開家長會。
因為每次開家長會,同學都能和他們的父母坐在一起,而我的父母只會去參加弟弟的家長會,只留我一個人孤零零地坐在教室。
后來,我的成績一落千丈,無論怎么努力,都只是越學越差,我也根本不知道該怎么走出困局。
從那時開始,我的人生似乎就一點點走進了腐爛的深淵之中。
我所有要好的朋友都進入了重點高中,只有我一個人去了普通高中。
我被校園霸凌,被掐住脖子、被撕爛課本;而罪魁禍首,只是給老師送了一些小禮物,就被輕易原諒。
我不能吃辣,卻被告知不會有人和我一樣口味。
我真心實意對待的朋友,只把我當成一個占座的工具人......
我孤零零地走在自己的青春期時刻,如果說別人的青春是彩色的,那么我則一直過著灰蒙蒙的生活。
我曾經和很多人說過自己的不開心,但在他們眼里,我似乎只是一個詭異的怪胎。
其實“怪胎”或許也沒錯,因為我時常會有奇怪的想法。
比如我曾和班里的同學爭執,因為我堅持認為并非所有的性工作者都是壞人,她們也有自己的苦衷。
比如在很小的時候,我就開始思考生死的意義。
但是隨著年齡越發長大,我再也無法堅持這些奇怪的認知,因為好像大家都不太敏感,好像只是我想得太多。
我把這一切都歸結于自己看書太多,所以我也慢慢不再閱讀那些飽含情感與哲學的作品。
幸運的是,考上大學后,我選擇了臨床醫學專業。
當時恰好有醫學心理學這門課,我的老師幫了我很多,幫助我適應生活,告訴我怎么結交朋友。
就這樣,我以最平凡的身份藏在人群里,踉踉蹌蹌地度過了大學時光。
如果我的人生能就這樣一直平凡下去,未必不是一個好結局。
但事情往往沒有我們想象中那么美好。
所有受過的傷,如果沒能得到治愈,只是一味地把傷口藏起來,終有一天它會全部爆發出來。
終于在工作的第二年,我心里的膿瘡徹底爆發,無論如何再也無法再遮藏起來。
直接觸發事件,是我考執業醫師失敗,科室里有一個人對我說:“你太令我失望了,我瞧不起你。”
那一刻我的腦子嗡嗡作響,被我遺忘的那些痛苦回憶,瞬間被撕裂開來。
“我不優秀”這幾個字,不斷翻涌在我的心中。
從那天開始,我變得極度懼怕,害怕那個人的腳步聲,害怕所有的考試,我再也沒有辦法接受那個懦弱、無能、失敗的自己。
我想,我是時候該徹底解決掉這個問題了。
一句“我相信你”
讓我又有了活下去的力量
和心理咨詢的相遇,與其說是巧合或注定,不如說這是我能抓到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那時,我閱讀了能找到的所有心理學入門書籍,
我看到了很多和我一樣,甚至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也會有始終無法自我調節,久久得不到治愈的心靈創傷。
這是我第一次認識到,心理痛苦是需要去直面的,尋求心理幫助是并不可恥的。
于是,我毅然決然開啟了心理治療之旅。
第一次咨詢,我選了一位很溫和的老師,她是第一個讓我感受到“包容”,讓我明白“做自己”的老師。
記得在一次對話中,我對咨詢師說:
“我平時總是會不自覺地討好,或者說為了照顧其他人的看法,強迫自己做一些不情愿的事情。
記得有一次過節發禮物,為了照顧同事情誼,我幫很多人領了禮物,其中也包括了那位瞧不起我的人。
當時我真的很難受,也很委屈,但是我又不知道該怎么辦..."
說著說著,我的淚水就止不住地流了下來。
但咨詢師沒有安慰我,她只是靜靜地等我哭完。
然后,她說:“不情愿的事情,你可以不用做。哪怕是受到傷害,不要為了所謂的情誼,強迫自己對別人好。”
現在回頭看,可能這就是心理咨詢獨特的地方。
在這位老師的幫助下,我慢慢察覺了過往受過的傷,會對一個人造成多大的影響。
比如幼兒園時期被排擠,學生時期被霸凌....
那些被我刻意“遺忘”的心理創傷,其實早就深深刻在了我的情緒、內在自我中,變成我性格的一部分,實實在在地影響著我。

于是在她的建議下,我開始學著關懷自己,實現自己的愿望。
比如從來沒有人給我過生日,我就自己給自己買一個蛋糕,點好自己喜歡的菜,開心地大吃一頓。
我也漸漸學會了去拒絕別人,去嘗試新的事物。
后來,由于現實的原因,我不得不更換了第二位咨詢師。
這一次,可能是因為傷口已經愈合了一點,我不再說著說著就莫名哭泣,但是我還是無法對自我產生認同。
我始終覺得自己是個多余且不優秀的存在,因為我不像別人那樣,年紀輕輕就事業家庭雙豐收,而我卻一直原地踏步,止步不前。
但這位老師用了一個比喻,她對我說:
“有一種名貴的牽牛花會和鳳凰木生長在一起,牽牛花總是早早的開花,鳳凰木卻沒有任何動靜。
其實并不是鳳凰木不想長大,不想開花,只是它生長得會比較緩慢。
只要努力吸收養分,總有一天,鳳凰木也會開出滿樹的花朵。”
我聽懂了這個故事,也明白老師是想對我說,我其實并不比任何人要差。
我想起了,從小時候起我就很少依靠他人,下雨天也不愿麻煩別人,獨自回家;畢業后也努力自己生活,不向家里要一分錢。
盡管現在的我不是十分優秀,但這些過往本身,不正是我自己的閃光之處嗎?
從那以后,我不再終日沮喪,漸漸也找回了久違的自我。
最后一位心理咨詢師,是一位精神科醫生,一位年紀很大的爺爺。在他這里,我感受到了“尊重”的力量。
當時發生了一件事,我想辭去本來的職位,但是周圍否定的聲音包裹著我,讓我再次產生了自我懷疑:
我真的應該這樣做嗎?我真的能成功嗎?
我能感受到那個不太優秀的“我”又冒了出來,試圖把我重新拉回黑暗。
但老爺爺聽完后,并沒有給我什么具體的建議或者做法,而是很和藹地對我說:

“其實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別人無法幫你做出決定,只要你覺得是自己想要的東西,就可以選擇。
你是一個聰明的孩子,我相信你。”
明明是很簡單的話語,但在聽到的一瞬間,我的內心突然涌起了一股說不清的情緒。
既有難過,也有感動。
你看,其實我想要的并不復雜,只是簡簡單單一句——“我相信你”。溫馨提示:文章、帖子、評語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
0人已踩
5人已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