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心理服務的需求日益普遍,加上網絡發展提供了便利,一些心理求助者開始嘗試通過網絡尋求咨詢服務。對于視頻和語音、咨詢和傾訴等不同形式的服務,來訪者往往不是特別清楚其中的差別,不理解為什么心理咨詢師會首先推薦視頻咨詢,也不明白咨詢過程中咨詢師傾聽多、提問多、反饋少等是啥情況。 作為咨詢和傾聽“雙棲”咨詢師,下面結合我個人的理解和經驗,從心理咨詢的通常設置、來訪者的需求類型和咨詢師的考慮來回應這類問題。
一、視頻比語音有利于建立更真實、坦誠的咨訪關系,提供更多互動信息
心理咨詢有面對面咨詢、視頻咨詢和語音咨詢幾種,傳統的正規咨詢一般要求面對面咨詢,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加上近期如此廣泛和持久的疫情影響,網絡視頻咨詢成為大勢所趨,從效果來說,跟面對面咨詢差別不大。 為什么咨詢一般采取面對面或視頻比較好呢?主要是因為咨詢建立在越真實和穩定的關系和感受中,越容易起到效果,視頻比語音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相對語音,視頻咨詢顯然要為咨詢師認識、了解和理解來訪者提供了更多的語言外的信息,體貌、表情、手勢、動作等等能夠更綜合地、真切地表達和傳遞來訪者的個人情緒和狀態。 如果來訪者能夠接受視頻咨詢,說明來訪者本身做好了更充分暴露的準備,愿意跟咨詢師建立更真實的聯結。這對于建立穩定和坦誠的咨訪關系、促進咨詢效果提供了更好的條件。 因此,咨詢師從專業角度,應該首推面對面或者視頻咨詢,如果咨詢師回避視頻咨詢,可能是還不夠自信、敞開的咨詢師。
二、尊重來訪者的選擇和節奏,語音咨詢仍然可以成為次選方案
盡管從以上考慮,心理咨詢在慣例上會首推視頻咨詢,但是還是要尊重來訪者的選擇。雙方應該基于以下覺察,慎重考慮咨詢的方式: 從來訪者角度來說,建議考慮以上的理由,在做好充分準備的前提下,選擇比較穩定的視頻咨詢跟咨詢師一起工作,包括用相對穩定的頻率做咨詢。但是也要尊重當下的狀態,跟咨詢師真誠地討論更合適的方式:比如,如果對咨詢的安全感還不足,可以在開始的時候先采用語音,或者來訪者有比較強烈的即時傾訴的欲望,但還沒有特別想固定地、規律地做咨詢的時候,也可以跟咨詢師說明真實的想法,這也是一個真實狀態的呈現。 從咨詢師角度來說,則應該跟來訪者充分講清楚推薦視頻的理由,也要尊重來訪者階段性的狀態,允許來訪者在開始的時候選擇感受上更安全、更符合當下需求的方式和頻率,而在咨訪關系的安全感、信任感初步建立后再過渡到更穩定的視頻咨詢。 如果咨詢師自己不想視頻或者一定要求來訪者做視頻,都是需要覺察深層的原因是什么,坦誠地跟來訪者溝通。
三、咨詢的通常設置主要是為了保證穩定性,也不排除一些特殊的情況
一對一心理咨詢通常設置是50分鐘,一周一次,家庭伴侶咨詢通常設置是90分鐘。根據來訪者的情況和問題的不同,有短程和長程的區別。 一般在首次和長程的前三、四次,咨詢師需要了解來訪者的基本情況和成長史,以形成個案評估和基本工作方向,但這個過程和對于后續咨詢的計劃,咨詢師應該跟來訪者有說明和溝通。 另外,不同流派的咨詢師可能對于咨詢時長、頻率、咨詢外的互動等設置的把握會有一些不同,傳統的精神動力取向的咨詢會在設置上更嚴格,咨詢外時間基本只做預約和跟進以及可能的危機干預,以保證咨詢師能在咨詢室更專注地支持來訪者,一般的來訪者也需要這樣穩定的設置。而后現代取向和一些家庭治療的咨詢師則可能更靈活地跟進和回訪來訪者。 在以來訪者為中心的基本原則成為主流的趨勢下,即使是偏傳統的動力學取向的咨詢師,可能有的也會根據不同來訪者的情況,在通常的設置之外,給與一些特殊處理。 比如,我們在一次團督當中,也看到施琪嘉老師肯定了一位咨詢師用8個小時連續咨詢的方式,給與了一位來訪者充分的時空傾訴壓抑很深的創傷......但這樣的情形一定是特例,不能普遍采用。
四、來訪者需求各異,適合的就是最好的
一般心理平臺提供了咨詢和傾聽兩種服務,咨詢首推視頻方式、強調相對固定的時間、每一節一般在50分鐘;傾聽是純語音方式,突出即時性,最小節時間為30分鐘,但可連續下單。 從我接觸的視頻和語音來訪者來看,視頻咨詢來訪者更傾向于做長期個人成長,準備了更多地暴露自己,也更多能接受更穩定的咨詢時間;而語音咨詢(即時傾訴)的來訪者一般有幾類:
- 即時情緒強烈,傾訴欲強,但不想遵循固定的時間設置;
- 希望獲得心理咨詢的幫助,但還沒有做好更充分暴露的準備;
- 遇到應激事件,階段性需要傾聽和陪伴(往往可能在一個階段找相同一位傾聽師,但時間不固定);
- 長期抑郁,生活中缺乏支持者,時常需要傾聽和陪伴;
- 生活中缺乏朋友,獨立性強、心理問題不大,偶爾需要傾訴和分享;
- 在做固定心理咨詢的同時,輔以即時傾訴,尋求更多的資源支持自己。
所以,用戶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也考慮一般的咨詢設置的理由,選擇適合自己的心理服務。也正是理解到不同用戶的需求和不同服務的適用性,除了有建議去精神科就醫確診的情況,我一般不在傾聽中引導做長程咨詢,但有可能以傾聽的方式為一些處在應激事件影響中的重復傾訴用戶提供接近短程多次的咨詢服務。隨著正式咨詢的積累,現在我的個案以長程或多次短程焦點咨詢為主,也從網絡視頻擴展到了地面咨詢,淡出了以一次性為主的即時傾聽的服務。
溫馨提示:文章、帖子、評語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