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上有無條件的愛嗎?
編譯首發
呂葳
發表時間:2021-08-22 01:26:58
722
0
11

01你被無條件地愛過嗎?
無條件的愛真的存在嗎?
有人認為,無條件的愛是存在的,我們也應該有這樣的美好愿望;也有更多的人認為所有的愛都是有條件的,這是一個殘酷的現實。
那么,我們到底應該傾向于哪一種觀點呢?
首先不得不說,無條件地被愛,或者無條件地愛一個人,聽起來的確是一件無比美好的事情。
可也不得不承認,鮮少有人能有幸感受到無條件的愛,相反,生活中時常上演著這樣的現象:
● 很多母親不斷嘮叨自己不愛學習的孩子,內心焦慮,有時甚至氣急敗壞,只恨生不出“別人家的孩子”,因為自己家的孩子簡直沒法愛;
● 很多老婆不斷數落成天玩游戲、甘心做咸魚的老公,真心覺得這樣的老公讓人愛不起來;
● 很多人一遭受到否定和他人的消極評價就涌起嚴重的自我懷疑、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更別說好好愛自己了;
有了這些體驗,我們當然能夠體會到無條件的愛非常難得,因為我們在生活中更多能感受到這樣的愛:
● 有偏見的、不能接受差異的愛——
我們經常對伴侶釋放這樣的信息:你是這樣的,可我心目中值得愛的人是那樣的,所以你讓我愛而不能。
● 以愛的名義控制——
很多父母經常在向孩子這樣表達:我是愛你的,我做的一切都為了你,所以你必須要變成我希望的樣子,我才會愛你。
● 不能愛自己的人——
很多人每天都在自我嫌棄:我討厭自己現在的樣子,我必須要達成某種目標、過上我期待的生活,我才能接納自己。
● ……
那么,無條件的愛真的是一種傳說嗎?
很多詞太過于美好,所以顯得有些失真;也有一些詞轉眼就老了,白發蒼蒼地蹲在角落:比如“天長地久”,比如“永遠”,比如“無條件的愛”。
可是,在很多人看來,無條件的愛是存在的,雖然不是時時能遇見,卻也時不時在身邊徘徊。
它有時是婚禮上的誓詞:無論貧窮還是富有,災難還是疾病,都對另一半不離不棄。
它有時也是父母對孩子無條件的接納和認同,不把孩子當成自我實現和自我超越的工具,無論這個孩子天資是聰穎還是愚笨,不管他是否可以實現自己的期待。
它還是充滿善意、真誠有愛、一視同仁地對待周圍的人,無論他身處多么低的社會地位、多么卑微渺小。
它更是充滿慈悲和包容地接納自己,無論自己平庸還是優秀,無論自己的處境是否盡如人意。
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渴望能被無條件地愛著。
但其實,能夠無條件地愛別人,才是一個人更強的能力、更深的勇敢、更高的天賦。它不僅帶給別人溫暖,更是我們自己的暖袋和鎧甲。
02關系是有條件的
從現實看,似乎愛都是有條件的,因為生活中的例子真的太多了。
沒有無條件維系的友誼:兩個本來相熟交好的朋友從青春時代一路走來,一個順風順水,一個命運坎坷,慢慢的,他們就不在一個世界里了。
那個看見更廣闊世界的人,便逐漸疏遠和拋棄了另一個。
也不會有永恒不變、歷久彌新的愛情。在親密關系中,保持不同成長步調的人,時間久了便會漸行漸遠,看到新風景、達到新高度的人,再難回到舊世界里。
咨詢師和來訪者的關系也不例外。
心理咨詢師面對求助的來訪者,建構出一種積極正向的成長性關系。可是,來訪者必須按時付費,才能夠得到心理咨詢師的幫助,關系才能夠得以實現和延續。
聽起來,有一個事實似乎牢不可破:人有趨利避害的本能,人與人關系的本質是價值的交換。
溫馨提示:文章、帖子、評語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
0人已踩
11人已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