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結婚前,信奉一句話,身高不是距離,年齡不是問題,甚至不顧父母的反對執意與自己比自己大9歲的人人結婚。婚后很希望得到老公的疼愛,過浪漫的生活,但因自己特別愛老公,且追求老公的過程也非常曲折,所能得到的滿足有限也能將就,認為慢慢就習慣了。老公還是一如既往地經營著自己的生意,全年無休,每天也回家很晚。婚后兩三年有了孩子,自己一個人要工作帶孩子感覺壓力越來越大,老公的日常已經讓人嚴重感覺到婚姻生活的冷漠,壓力讓負面情緒積累越來越多,無數次的溝通、爭吵,希望老公能為家庭稍有改變,爭取無果,甚至遭遇暴力對待。當我聽到她對老公的描述時,第一感覺就是這樣的老公能過一輩子嗎?離婚可能更好吧?當然可能這并不符合一個做咨詢師的立場。
突然一天,聽到她說鼓起勇氣離婚了,感覺很無奈、自己不夠堅強,失去了依靠,父母棄之不管,又面臨著離婚后的各種困難,情緒很低落,多次做傻事,不想活了。
“ 對老公還有感情嗎?”,“沒有了,婚姻長時間的低氣壓已經磨滅掉了愛情。”
她所說的依靠曾經是好的依靠嗎?似乎不是,因為一直是她追著她跑,默默的付出。那么失去依靠又從何說起呢?“只是生活中突然少了一個人,感情上出現了一個洞”。
父母的棄之不顧增加了負面情緒,覺得自己又不夠堅強,只能從朋友處獲得安撫,朋友的安撫又能起多大作用呢?情感上的,經濟上的缺失最多的還是從家庭成員中的父母、子女及自身內心獲得。
未來面臨的困難也不少,子女的撫養,新的婚姻家組建,父母情緒安撫……
遇到這樣的情況,又該如何走出情感低潮呢?時間又會持續多久?
不管是朋友,還是來訪者,離婚案例為數甚多,有和平離婚者,優勢離婚者,弱勢離婚者,其中最不容易走出低潮期要數弱勢離婚者,往往因為生活的不如意,感情不和諧而無奈離婚,此類離婚者據個人所面臨的困難大小及個人內心承受能力而決定了其走出低潮期的時間長短與難易程度。
無論哪種離婚者都是對過去的摒棄并有想改變未來的期望,聚集期望,共同探討面臨的問題,細分問題積極面對,逐一梳理解決方案,調整心理狀態,借助社會支持系統能給予的力量,從經濟上、情感上幫助來訪者獲得勇氣和力量,盡快走出離婚的低潮期。
溫馨提示:文章、帖子、評語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