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理文章 >

一例中學生考試焦慮所致心理問題的咨詢案例報告

一例中學生考試焦慮所致心理問題的咨詢案例報告
轉載文章 發表時間:2015-02-10 14:10:38 1163 0 0

一、一般資料:求助者,朱某,女,16歲,高中一年級學生,獨女。身高約1.5米左右,體態正常,無重大軀體疾病歷史。求助者家住農村,父親除了種地,還做不銹鋼門窗加工,母親是個裁縫,在鎮上開一個裁縫店。父母均為初中文化。家庭基本和睦,祖母與他們同住。從小隨父母一起生活,至高中讀書前一直住家中。父親家族里,兄弟三人,求助者的父親排行老三,是最小的,經濟情況好于兩個哥哥,父親對女兒的物質上要求會盡量的滿足,還在經濟上主動接濟他的兩個哥哥。
        求助者從小乖巧聽話,性格內向,交友少,體弱文靜,喜歡畫畫。父輩三兄弟的孩子,求助者成績最好。其進學校讀書以后,除一年級評上一次“學習積極分子”外,其余小學各年級均評為三好學生,全家對她寄予很大的希望。她自己也想將來能上好一點的學校。小學升初中考試,考前睡覺不好,成績排269名。進入初中以后,父母很關心她的學習,初中二年級上半學期,在學校初二年級七百多名學生中,她曾取得了前五十名的好成績。到初二下學期,一次英語小測驗之前,求助者進教師辦公室有事,當時她并不知道馬上要進行英語測驗,結果她的這次英語測驗成績是全班第一,英語老師就在班級里有所指的說她事先偷看了試卷。自此,每每考試她就發揮不正常,成績也不如原來。父母很著急,帶她到城里找了心理醫生看病。醫生診斷為強迫癥,要求她用藥并對她說:“你是有病的人,吃點藥,晚上早點睡”?;丶液蟪园賾n解沒見好轉,求助者不愿再吃。她繼續學習,中考不理想。開學后住在學校集體宿舍,開學不久的一次考試中交了白卷,班主任做了她的工作,求助者本人也想努力適應學校環境,但還是考試時思想無法集中又交了白卷,后休學回家。
        心理測驗結果:焦慮自評量表測試結果:SAS標準分56分,輕度焦慮。
        二、主訴:考試時思想無法集中,焦慮,睡眠不好,持續2個多月。 
        個人陳述:我的中考成績不理想,進入高中后,我寄宿學校,和我同住的一個女生宿舍里有八個人。第一次離開家住集體宿舍,我想和她們搞好關系,什么心里話都跟她們講,并且連我有強迫癥也告訴她們。我想我真心對待她們,她們也一定會對我好的。不料她們以此為笑料背后竊竊私語說我有“精神病”,我不明白她們為什么這樣對我?再說上課吧,我覺得有些老師比如數學老師講的和我想像中的不一樣。為此,我幾天幾夜睡不好覺,出現了作業完不成,考試交了白卷的情況,而且連續幾次都這樣,后來我休學回家了。
        三、觀察和他人反應
        父母主訴:女兒從小聽話,聰明、做事能干,學習不用多操心。進初中后數學老師很關心她,吃午飯也讓她在教師餐廳跟老師一起吃飯。后不知為什么考試成績不如人意。初中成績也曾進前五十名,但后來考試思想不集中,老是考不好。后到城里某心理診所就診,醫生診斷為強迫癥,并要求服用百憂解,因不見效,女兒不肯繼續服藥。中考成績不理想,她喜歡畫畫,打算進高中后上美術班,希望考上藝術類的大學。進了高中就出現了考試交白卷、大小便紊亂、月經不正常情況,后休學回家。
        咨詢師觀察到的情況:求助者衣著整潔,面容清瘦,小個子,身體和智力均發育正常;講話口齒清楚,低聲細語,反應正常。第一次咨詢求助者手中還帶著網上下載的心理咨詢森田療法資料。自知力完整,無幻覺、妄想,問答自如。
        四、評估與診斷
        1.診斷:心理正常 、心理不健康 、嚴重心理問題
        2、診斷依據:根據求助者的臨床資料,綜合其相關因素,家庭中無精神病史,本人無重大疾病史。求助者本人對癥狀有自知,主動求醫,根據精神活動的正常與異常的三原則,求助者心理活動在形式和內容上與客觀環境保持一致,符合統一性原則;各種心理過程之間協調一致;其個性相對穩定。故其心理活動在正常范圍,可排除求助者有精神病性疾病。求助者的考試焦慮、交白卷是由于求助者帶著中考的失意進了高中,剛進入新的學校,對所學課程和教課的老師均不滿意,再加上同宿舍的同學對她的不理解等較強烈的現實性刺激引起的,其沖突具有現實意義。糅合初中時老師的錯誤批評和所謂的“強迫癥”事件這類負性情緒記憶求助者“四面楚歌”,內心痛苦,對社會功能有一定的影響,軀體無器質性病變,符合嚴重心理問題的診斷標準。
        3、鑒別診斷:
        (1)與精神病相鑒別:根據病與非病的三原則,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統一、一致的,對自己的心理問題有自知力,有主動求醫的行為,無邏輯思維的混亂,無感知覺異常,無幻覺、妄想等精神病的癥狀,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與神經癥相鑒別:求助者雖有緊張焦慮、睡眠不好等癥狀,但多與考試壓力有關,內容未充分泛化,未嚴重影響社會功能和邏輯思維,其心理沖突與現實處境直接相聯系,不是神經癥性的,也排除以前醫生得出的強迫癥的診斷。
        (3)與驚恐障礙鑒別:驚恐障礙的特征是發作出現在沒有客觀危險的環境,不局限于已知的或可預測的情況。本例求助者僅對考試有驚恐發作的表現,可排除驚恐障礙。
        五、咨詢目標
        根據以上評估與診斷,同求助者及其家長商量,確定如下咨詢目標:
        具體目標和近期目標:
        (1)改變求助者的“每個人絕對要獲得周圍環境尤其是生活中每一位重要人物的喜愛和贊許”不合理信念;
        (2)改變求助者的“如果事情非己所愿,那將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不合理信念;
        (3)改變求助者考試前的緊張、焦慮的情緒和睡眠狀態;
        最終目標和長期目標:
        增強社會適應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際溝通摸式,促進心理的健康發展;辨證看待自己,揚長避短,充分實現人的潛能,使其人格不斷的完善。
        六、咨詢方案
        咨詢過程分三階段,第一階段是評估和診斷階段,建立咨詢關系,收集資料,進行心理診斷,確定咨詢目標。第二階段是咨詢階段,首先幫助分析和解決問題,改變其不合理的認知及不適應的情緒與行為。第三階段是鞏固與結束階段,使求助者把咨詢中學到的知識運用于今后的生活中,不斷完善人格,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1、主要咨詢方法與適用原理:
        合理情緒療法。
        求助者的主要問題是嚴重的緊張、焦慮情緒,以及有現實意義的心理沖突導致的無法集中精力參加考試。求助者的心理問題的核心是由于完美主義傾向、“自我中心”和缺乏自信等因素造成的,因此對其緊張焦慮等情緒和行為癥狀進行校正,主要用合理情緒療法對求助者的非理性觀念進行校正,通過運用與不合理信念辯論等方法技術指出其觀念的非理性,并幫助其學會以合理的信念代替那些不合理的信念。
        合理情緒療法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埃利斯于20世紀50年代首創的一種心理治療理論和方法,這種方法旨在通過純理論的分析和邏輯思辯的途徑,改變求助者的非理性觀念,以幫助他解決情緒和行為上的問題。該理論認為,使人們難過和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對事情的不正確的解釋和評價,個體可以通過改變這些因素來改變情緒。
        本案例求助者的心理問題,表面上是考試屢考屢敗,才導致了高強度的害怕、緊張、焦慮的情緒,,實際上真正的原因是來自求助者本身對事情的不合理的認識和評價所引起的,主要因素是心理行為方面的認知因素。比如:“考試我就要考得最好,否則我寧可不考”存在“我不應該考得不好”、“我真心對待我的同學,我把自己得強迫癥的事都告訴她們了,而她們也應該對我真心,事實上她們還背地里譏笑我”等“絕對化要求”。其次,求助者處在青春期,容易產生不能自我控制的情緒波動。對考試挫折的反應過分強烈,導致了她的自我挫敗感。第三,剛進新的學校,對學校環境、老師、同學不適應是求助者心理問題產生的社會因素。因此本案例主要運用合理情緒療法,幫助求助者以合理的思維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維方式,以合理的信念代替不合理的信念,幫助求助者減少和消除情緒困擾及行為障礙。
        2、雙方權利和義務
        咨詢過程中,求助者的責任、權利和義務:
        責任
        (1) 向咨詢師提供與心理問題有關的真實資料;
        (2) 積極主動地與咨詢師一起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
        (3) 完成雙方商定的作業。
        權利
        (1) 有權利了解咨詢師的受訓背景和執業資格;
        (2) 有權利了解咨詢的具體方法、過程和原理;
        (3) 有權利選擇或更換合適的咨詢師;
        (4) 有權利提出轉介或中止咨詢;
        (5) 對咨詢的內容有知情權、協商權和選擇權。
        義務
        (1) 遵守咨詢機關的相關規定;
        (2) 遵守和執行商定好的咨詢方案各方面的內容;
        (3) 尊重咨詢師,遵守預約時間,如有特殊情況提前告知咨詢師。
        咨詢過程中咨詢師的責任、權利和義務:
        責任
        (1)遵守職業道德,遵守國家有關的法律法規;
        (2)幫助求助者解決心理問題;
        (3)嚴格遵守保密原則,并說明保密例外。
        權利
        (1) 有權利了解與求助者心理問題有關的個人資料;
        (2) 有權利選擇合適的求助者;
        (3) 本著對求助者負責的態度,有權利提出轉介或中止咨詢。
        義務 
        (1) 向求助者介紹自己的受訓背景,出示營業執照和執業資格等相關證件;
        (2) 遵守咨詢機構的相關規定;
        (3) 遵守和執行商定好的咨詢方案各方面的內容;
        (4) 尊重求助者,遵守預約時間,如有特殊情況提前告知求助者。
        3、咨詢時間
        咨詢時間:每周一次,每次60分鐘,咨詢次數4—5次;
        七、咨詢過程
        1、心理評估和診斷階段
        第一次咨詢
        時間:2006年11月17日
        目的:
        (1)收集資料,了解基本情況;
        (2)建立咨詢關系;
        (3)確定主要問題;
        (4)探詢改變意愿;
        (5)進行咨詢分析。
        方法:會談法、心理測驗
        過程:
        (1) 詢問基本情況,介紹咨詢中的有關事項與規則;
        (2) 做心理測驗;
        (3) 攝入性談話收集臨床資料,探詢求助者的心理矛盾及改變愿意;
        (4) 心理測驗結果反饋給求助者,咨詢師對求助者是否有強迫癥等作出問題的初步分析;
        (5) 確定咨詢目標
        (6) 介紹合理情緒療法的基本理論模型(ABC模型)
        家庭作業:
        ——要求求助者按照下列表格的模式,嘗試把自己的緊張焦慮的問題都表示出來:
        誘發事件A:昨天考試不及格
        不良情緒:心煩、沮喪
        不合理信念:我應該是一個出色的中學生,這次考試不及格真是太糟糕了
        強化求助者對ABC之間關系的理解,要求求助者重視家庭作業,對自己問題的思考、檢查愈是認真全面,咨詢的進步就愈大。
        2、咨詢階段
        第二次咨詢
        時間:2006年11月24日
        目的:
        (1)加深咨詢關系;
        (2)幫助求助者一起尋找和確認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
        (3)幫助求助者領浯自己的問題與不合理信念的關系。
        方法:合理情緒療法
        過程:
        (1)咨詢師介紹強迫癥的典型癥狀,并與求助者一起對照其癥狀排除強迫癥的可能;
        (2)反饋求助者家庭作業,幫助其一起找出與自己情緒和行為問題有關的不合理信念;讓求助者詳談考試交白卷前后的經過,當時自己是怎么看待這件事的以及事后的感覺,從深層次上挖掘求助者“考得不好我寧可不考”的完美主義傾向、“我對別人怎么樣,別人必須對我怎么樣”的“反黃金規則”這類絕對化要求是不合理的。
        (3)通過交談、啟發與引導,幫助求助者列出與引起考試焦慮、緊張有關的不合理信念:
        “考試考得不好,我寧可不考,否則我同宿舍的那些女生更會笑話我”;
        “我真心對待她們,她們竟然這樣對待我”;
        “要不是老師對我英語成績考了第一還懷疑、指責我,我中考也不至于不理想”;
        “我學習一向是認真的,小學里我一直都是‘三好生’,而我大伯的女兒他們不如我的人都考上大學了,而且發展得都很好,我怎么能連大伯的女兒都不如呢”。
        家庭作業:
        (1) 要求求助者對上述列出的不合理信念進行認真思考,目的是讓求助者領悟到自己的問題和自己不合理的信念的關系。
        (2) 回家后找大伯的女兒他們談談自己在個人發展上的看法和經驗。
        第三次咨詢
        時間:2006年12月1日
        目的:
        (1) 幫助求助者修正或放棄原有的不合理信念;
        (2) 幫助求助者建立合理信念,減輕或消除情緒困擾。
        方法:合理情緒療法
        過程:
        (1) 反饋咨詢作業,求助者與大伯的女兒進行了認真交談,求助者從中找出了自己的差距,對上次所列出的不合理信念進行了認真的思考;
        (2) 針對上次列出的不合理信念,咨詢師運用“黃金規則”等進行商討與辯論,得出如下建設性信念:
        “考試成績的好壞是對自己知識掌握情況的一種檢驗,并非是一種榮耀和恥辱,過多的關注別人怎么看你,只會讓白白耗費自己的精力,使自己的學習進入惡性循壞之中。”
        “要象希望別人如何對我那樣去對待別人。而不是我對別人怎么樣,別人必須對我怎樣。我沒有理由一定要剛進高一的新同學一定要喜歡我,真心對待我。”
        “老師對我成績有懷疑,我只有拿出更好的成績來證明事實,我沒有理由說成績不好是老師的責任。”
        “事情和人都是發展變化的,大伯的女兒考上了大學,我也不能停留在過去的成績和榮譽里,我相信我能行。”
        4、作業
        要求求助者將原來列出的不合理信念與此次提出的建設性信念列表,一一對照,并認真思考。
        第四次咨詢
        時間:2006年12月8日
        目的:
        (1)鞏固咨詢效果;
        (2)結束咨詢。
        方法:合理情緒療法
        過程:
        (1)反饋咨詢作業:求助者經過認真思考自己的問題,決定乘病休在家,自己好好復習功課,再找個美術老師定期輔導自己的美術專業,到開學重上高一學習,爭取圓上自己的大學夢。
        (2)在對求助者進行正面積極鼓勵的基礎上,進一步一定引導求助者將此次的認識轉變擴展到生活的其它領域中。
        (3)指導求助者深刻領會“人不是被事情本身所困擾,而是被其對事情的看法所困擾的”含義。
        (4)做SAS測驗,標準分44分,咨詢基本結束。
        八、咨詢效果評估
        1、求助者的評估:我現在心情好多了,我準備學畫動漫畫,考藝術院校。
        2、求助者在考試交白卷后一度出現的月經紊亂等情況好轉,生活一切正常,在家看書、畫畫、上網等,每周一次去美術老師家學畫。
        3、咨詢師的評估:求助者臉色較以前紅潤了,人也較胖了精神了。
        4、心理測驗評估:求助者SAS測驗得分從56分降至44分,說明求助者的焦慮緊張基本消失,心理問題基本得到了解決。
        5、輔導美術的老師評價:朱某人很聰明,畫的畫有靈氣,依她的畫可以考本科,我覺得她各方面都正常,是一個很好的學生。父親和母親都說:要是以前不去找醫生,直接來找你就好了。 

溫馨提示:文章、帖子、評語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
0人已踩 0人已贊

服務與支持

給力心理APP

給力心理APP
給力心理
AP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亚洲综合在线第一区| 亚洲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 综合图区亚洲欧美另类图片| 国产激情久久久久影院小草|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麻豆| 最近2019中文免费字幕|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 韩国全部三级伦电影在线播放| 少妇高潮喷水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国产h| 欧美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资源在线| 真实国产乱视频国语| 啊~嗯短裙直接进去habo| 青青青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在线观看| 69pao强力打造免费高清| 大学生粉嫩无套流白浆| 一本大道香焦在线视频| 搡女人真爽免费视频大全| 久久精品99视频| 污污网站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偷v国产偷v亚洲高清| www.黄色在线| 国产精品毛片va一区二区三区 | 全黄性性激高免费视频|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看| 希岛婚前侵犯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久久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国产| 国产00粉嫩馒头一线天萌白酱| 顶部自由性别xx视频| 国产成人青青热久免费精品| bbw巨大丰满xxxx| 女女同恋のレズビアン漫画| 中文乱码字幕午夜无线观看| 桃花影院www视频播放| 免费a在线观看播放| 金莲你下面好紧夹得我好爽|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61| www亚洲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