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心理學家榮格說:“性格決定命運”,中國有句俗語“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些都在告訴家長:嬰幼兒、童年期,孩子的性格、行為習慣、能力的養成對其將來的人生發展至關重要。如何培養嬰幼兒的性格呢?我從書本上、培訓中總結了幾點、談談我自己的看法。
一、夫妻關系在所有的家庭關系中是第一位的
一個家庭中有各種各樣的關系:夫妻關系、婆媳關系、翁婿關系……要想營造一個健康的家庭系統,必須將夫妻關系置于家庭中最重要的位置。看似很簡單的一句話,實施起來卻不易。很多家庭問題的根源可能跟序位有關。
二、做最好的自己
一位崇拜圣雄甘地的孩子非常愛吃糖,他媽媽為了讓他戒掉糖,千里迢迢找到甘地,希望他能勸說自己的孩子。可是甘地說,你三個星期后再帶著他來。母親說我們家很遠,好不容易來了,就請你幫幫我吧。可甘地堅持說,你三個星期后再來。于是,這個母親三個星期后又帶著孩子去見甘地。甘地告訴孩子要少吃糖,孩子答應了。
三、給孩子正向、積極的身份定位
心理學上有非常著名的實驗《皮格馬利翁效應》。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考查某校,隨意從每班抽3名學生共18人寫在一張表格上,交給校長,極為認真地說:“這18名學生經過科學測定全都是智商型人才。”事過半年,羅森又來到該校,發現這18名學生的確超過一般,長進很大,再后來這18人全都在不同的崗位上干出了非凡的成績。
四、做民主的父母,讓孩子被接納、被愛、有空間、能表達
從兩個維度:是否愛孩子,是否對孩子提出要求,有四種家庭教養方式(如下圖):總起來講,只要愛孩子,都可以。但在放縱-控制維度,不要太極端,如一味提出要求,或者孩子都有要求不管合理與否都給予滿足。需要隨兒童的成長,在具體的教養策略和方式上進行調整,才能滿足兒童成長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