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一名9歲女孩在家中跳樓去世,生前留下兩封遺書,說自己“干什么都不行”;
廣西南寧12歲男孩被父親責備沉迷手機,次日從32層跳樓身亡;
河南一名高考考生考試中忽然起身,撕毀了另外兩名同學的答題卡;
更不用說熱播劇《隱秘的角落》里那個慢慢地展現心理陰暗面的學霸朱朝陽……

作為父母,我們無時不刻都在關注孩子的健康,但身體健康容易操持,心理健康呢?很多家長都感到無能為力,尤其是正處于青春期孩子的家長。

注意孩子出現心理問題的信號
信號一:厭學
孩子不愛上學,家長會本能地警醒,并會去找外部環境的問題:學校的教學方式太過死板?老師的行為不當?孩子在學校遭受霸凌?……當然,這些都有可能是原因。但如果孩子的表現和其他同學差別過大,那么家長就該警惕,是不是孩子的心理健康出了問題。
信號二:沉迷網絡和游戲
現如今,我們幾乎每時每刻都離不開網絡。但如果孩子過于沉溺于虛擬世界,甚至放棄自己的前途學業、人際關系,那可能就不僅僅是管不住自己了,而是心理出現了問題。
信號三:拖延
孩子如果僅僅偶爾出現拖延的情況,可能只是因為犯懶。但如果一直拖延,事事拖延——管制引導都無效,那么家長該做的就不是如何“教育”,而應該用科學的辦法著手解決孩子的心理問題了。
信號四:不出門
青少年天性活潑,熱愛戶外活動,喜歡找各種樂子,如果長期不愛出門,做宅男宅女,那心理上很有可能是有問題的。
信號五:不與人交往
內向跟不與人交往是有區別的。內向的孩子雖然不愛主動表達,但是會通過眼神、身體語言等發出自己對人感興趣的信號,他們不愿意成為人群中心,但挺喜歡待在小伙伴中間。如果一個孩子不跟人交往,甚至連好朋友也越來越疏離,家長就要十分警惕了。
信號六:厭惡老師
跟第一個信號類似,家長除了找老師的原因,還得找孩子的原因。如果孩子之前一直對老師沒有什么意見,突然開始厭惡學校厭惡老師,那也許是在釋放他厭惡這個世界的信號。
信號七:早戀
男孩女孩互相有好感,是人之常情,心理健康的孩子能夠處理好喜歡一個異性跟自己學業和生活之間的關系,學校家長對此報以寬松的態度,能夠讓孩子更容易處理好這個關系。但是,如果孩子認為“愛情”就是一切,沒有愛情全世界都沒有了,很可能是缺乏安全感所致。
信號八:砸東西
暴力行為就是心理出現問題的表現,如果此刻讓孩子畫一張畫、拍一個視頻、創作一段音樂,很可能會呈現出令人驚悚的作品。很多孩子會把自己關在屋子里,拼命地去摔東西、砸東西,一邊砸一邊還念念有詞。這個時候,往往是孩子心理上有很多情緒需要發泄。
信號九:攻擊他人(暴力行為)
砸東西是對著物品撒氣,攻擊他人是對著人泄憤,這都是屬于暴力行為。尤其對于已經懂事的青春期孩子來說,暴力行為不僅僅是性格所致,更是心理問題。
信號十:考試綜合征
考試綜合征是指患者由于心理素質差、面臨考試情境產生恐懼心理,同時伴隨各種不適的身心癥狀,導致考試失利的心理疾病,還可形成惡性循環。
信號十一:睡眠不規律
很多孩子對任何事情都沒有興趣,就愛躺在床上睡覺,不分白天黑夜地睡。而另外一些孩子卻是不睡覺,或者睡眠質量不好,這又會導致他們白天無精打采。睡覺,也變成了心理問題的借口,或者寄托的方式。
信號十二:飲食出現問題
很多家長往往把孩子表現的“厭食”視為“挑食”,把 “貪吃”視為“愛吃”,其實,無法抑制地不愛吃飯和一吃就控制不住地停不下來,都是孩子心理問題的映射。
以上這些信號,獨立來看問題都不大,也可能是孩子青春期自立情結(俗稱逆反)的表現。
但如果一個孩子出現了五個以上的信號,家長就要高度重視了,孩子不僅僅是跟家長出現了代溝,也不僅僅是自立情結的乖戾行為,很可能他在經受人生中從未有過的心理障礙。
運動是很有效的方法

心理發展地
當然,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除了運動,少不了家長的關心和陪伴。但每個孩子的個體性差異很大,產生心理問題的方面又太多太多。我們該用什么做參考呢?
在美國的很多學校,特別是幼兒園和小學,剛開學的時候老師就會給家長介紹在這一學年你可能會看到的孩子的一些行為和思想,讓家長對新的變化“有備而來”。這些,就好比孩子心理發展的“地圖”,順著這份“地圖”,我們就可以有重點地去關注孩子的心理發展狀況。
小結 說到底,孩子的心思不是家長自己猜出來的,而是在和孩子的交流中體察到的。想讓孩子對我們沒有戒備,就需要多把目光聚集在孩子身上,多問自己: 我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嗎? 孩子害怕什么? 我有沒有過度反應? 我了解孩子的社交圈子嗎?我有沒有平等地與孩子交流?我有沒有忽略孩子的感受? ………… 當我們面對孩子在成長中遇到的各種心理問題、不同行為,作為家長、老師、咨詢師,怎么看待、怎么辦? 我們需要從科學、專業的角度,來學習了解并掌握不同年齡階段,孩!子的心理與行為發展特點、以及應對的方式!
溫馨提示:文章、帖子、評語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