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 強迫癥與精神分裂癥的關系
許多病友曾在咨詢的時候問過我:“王老師,我怕強迫癥這樣下去變為精神分裂癥怎么辦?”我說:“這個你不需要怕,強迫癥它再嚴重,它也是強迫癥,精神分裂癥再輕,它也是精神分裂癥,兩者有本質的區別。”其實強迫癥屬于神經癥,是心理疾病,精神分裂是精神病,它屬于精神出了問題。下面我就講講心理疾病(正常心理)和精神分裂癥(異常心理)在心理學上的鑒別診斷吧。
1、符合關于心理學“正常”“異常”的三原則
⑴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統一性原則
因為心理是客觀現實的反應,所以任何正常的心理活動或行為,在形式和內容上必須 與客觀環境相一致。
比如說:如果一個人聽見窗外有人罵他/她,但是真正的現實中窗外并沒有人罵他/她 ,那我們就說這個人產生了幻覺,與客觀世界不一致。所以他/她的精神就是不正常的。
⑵心理活動 的內在協調性原則
雖然人類的精神活動可以分為知情意等部分,但是它自身是一個完整的系統,各部分之間具有協調一致的關系,只有協調一致了,才能保證正常的精神世界。
比如說:一個人在遇到高興的事時應該產生愉快的心情,在遇到悲傷的事情時產生痛苦的心情。如果一個人在親人的喪禮上歡聲大笑,在親人的婚禮上嚎嚎大哭,那么他/她的精神一定是不正常的。
⑶人格的相對穩定性原則
在一般情況下,人的性格是相對穩定的,不會發生太大的變化。在沒有遇到什么重大事件(如地震)的情況下,如果一個人的性格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那么他就是不正常了。比如:一個平時吝嗇的連一分錢都舍不得花的人,突然一天變的揮金如土,那么他就不正常了。
2、有無自知力
自知力是正常人與精神分裂癥病人的本質區別。打個比方說吧,如果一個正常人悲傷,他是知道自己為什么會悲傷的;一個正常人高興,他是知道自己為什么會高興的。但是精神分裂癥病人是沒有自知力的,比如你看他們很痛苦,你很同情他/她,但是他們絕對不會同情自己,不會做出任何改變現狀的努力!
3、是否主動求醫
強迫癥病人是知道自己的痛苦的,所以會主動去醫院尋找醫生治療;而精神分裂癥患者是不知道自己的痛苦,不會主動求醫的,他們一般聲稱“自己沒有病”,一般是被家長或其他人送過來的。
溫馨提示:文章、帖子、評語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