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危機降臨時,你要知道如何自保
昨天我遇到一個滿眼恐懼的小姑娘,一問才知道,小姑娘被同學打了。現在的校園暴力已經無孔不入,無論城市還是鄉村,只要有孩子的地方,校園暴力隨時都會發生。當孩子描述她受欺負的經歷時,同學的冷漠,我們除了深感痛心和憤慨之外,又感覺到孩子的無助。其實我們相信,很多孩子不是不想幫,只是在面對校園暴力的場景面前,不知道該怎么處理。那么在面對校園暴力面前,孩子們應該如何應對自保呢?
校園暴力
校園暴力也叫校園欺凌,具體指的是發生在校園以及校園周邊的,學生之間、師生之間蓄意或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絡等手段,實施欺負、侮辱并造成傷害的校園欺凌事件。
案例一
中關村二小事件
2016年12月,一北京家長爆料,就讀于中關村二小的兒子斌斌(化名)被同學扔廁所垃圾筐,尿和擦過屎的紙灑了孩子一身。斌斌為班級體育委員,事發當天將垃圾筐扣在斌斌頭上的鵬鵬(化名)平時也會欺負斌斌,“可能是斌斌當體育委員的時候管他比較多,鵬鵬不愿意,兩個人有過矛盾。之前鵬鵬也會給斌斌起外號,也會欺負其他同學。”另外一名家長也證實,鵬鵬曾欺負班級其他同學,有時候鵬鵬會用拳頭直接砸其他孩子的頭。
案例二
溫州未成年人霸凌案
2016年2月18日,被告人蹇某、徐某、婁某、陳某甲和肖某、陳某乙(學生,未到刑事責任年齡)等人在溫州市區某酒吧跳舞。次日凌晨1時左右,她們因看同在酒吧跳舞的被害人小娟(化名,女,17歲)不爽,以小娟摟了徐某的男朋友為由,將其拉到該酒吧門口通道樓梯口邊,輪流扇耳光、用腳踢踹、并強迫小娟脫光上衣裸體跳舞,前后持續1個多小時。期間,蹇某等人還拍下小娟被打視頻和裸體跳舞視頻,上傳至眾人組建的微信群“伐木累”(“家庭”英文的諧音)。
案例三
真實案例
(1)
這是我接診的案例,來訪者小浩,十六歲,學習成績是班級第一名,被其他同學打了一次以后,現被診斷為精神分裂在接受藥物和心理治療。
(2)來訪者小廣,男14歲,初一被學校附近人圍堵要錢,挨打幾次出現恐懼、抑郁情緒,現發展成精神分裂,在二院住院治療。
(3)小思(化名)是一位初一的小姑娘,被其他班級的女生找到高年級孩子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打了。全班同學都在圍觀,沒有一個人去告訴學校老師。好在小思自己事后跟父母和老師反映,在校方協助下,惹事的同學道歉了。但是沒過幾天,那名女生又找人威脅小思,從此小思陷入了深深的恐懼,失眠易怒,無心學習。在家休息三天,小思的父母看到孩子狀態很差,找到了我們,幸好事情發生一周左右我們及時進行了危機干預,下面是小思的沙盤。
在沙盤上,我們可以看到,荷葉上站立了一位小姑娘,處于危機之中,孩子非常缺乏安全感,危機干預的及時介入很重要。
學會自我保護 遠離校園欺凌
社會支持力量
孩子如果遭受校園暴力,父母一定要第一時間給孩子做好社會支持,給老師、同學、校方、施暴者做好溝通。
緊急狀況,危機干預
孩子在學校里一旦受到欺負,遭遇緊急狀況的時候,需要專業的指導進行心理危機干預。沙盤治療、繪畫治療、情緒疏導、心理矯正等多種危機干預技術,可以幫祛除心理陰影,提升自我防御能力,教孩子發掘自我潛能應對危機沖突,提高抗挫折能力和緊急避險能力,為孩子身心健康保駕護航。
提前教育,防患于未然
為更好地防范校園暴力,做好校園危機防范處理工作,把防校園暴力進行專題教育。要從源頭防范此類暴力性事件的發生,要教會孩子識別危險事件,提高防范互助意識,學校要提前做一些應激演練,教會孩子如何應對突發事件。
創綠色校園,呵護孩子身心健康成長倡議書
本著強烈的社會責任及正義感。在此,向廣大師生,家長和全社會發出倡議和呼吁!
1.校園小霸王們,請停止你們的暴力行為!請停止恐嚇等語音攻擊和拳打腳踢等暴力行為,暴力并不能贏得尊重!校園暴力,害人害己!若想贏得同學們的擁護和信任,就要獻出真情、幫助身邊的同學。
2.漠視校園暴力的同學們,請放下冷漠,用力所能及的力量保護他人就是保護自己!冷漠圍觀、消極觀望并不能自保。忍氣吞聲也不是長久之計。向校園暴力說不,需要智慧和勇氣。請對身邊的校園暴力受害者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施以援助之手。祖國的未來需要你們從小學會擔當。
3.要勇于拒絕校園暴力。在受到校園暴力侵害時,要勇于向學校、老師和家長報告。對高年級學生和校外青年共同實施的暴力活動和收取“保護費”等各種校園非法活動要勇敢揭發。
4.要加強法律知識學習。積極閱讀法律書籍,增強法律意識,從小養成良好的法制觀念,學會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5. 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沾染黃、賭、毒等惡習,不進酒吧、卡拉OK、歌舞廳、電子游戲廳、網吧等未成年人不宜進入的場所。
6. 要拒絕與校外不良青年交往。對校外不良青年的引誘要堅決拒絕,在受到威脅、恐嚇時及時向學校、老師、家長報告。
7.要增強友愛互助意識。積極團結同學,熱情幫助同學,增強應對困難、對抗邪惡的勇氣,形成抵制校園暴力的合力。
8.要認識自身的不足。當你和同學鬧矛盾時,不要沖動,不要急躁,一定要靜下心想想原因,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勇于向別人承認錯誤并改正它。“退一步海闊天空”,人人都要有一顆包容的心,避免矛盾的激化。
9.與校園暴力息息相關的家長老師們,請不要縱容溺愛!太多校園施暴者都是從家長寵愛中滋生源頭。縱容溺愛不是愛,面對校園暴力,也不要錯誤引導孩子消極自保,或以暴制暴。孩子的“有所為有所不為”,需要你們首當其責。
10.我們抵制和堅決反對一切校園暴力行為。全體師生及家長請放下冷漠、伸出你的雙手,用力所能及的力量共同參與反校園暴力活動,守護好每一位同學健康成長的道路。
11.對于曾經經歷過或經常飽受欺凌的同學們,請勇于參與到我們的反校園暴力活動中來,一起批判并借助社會和法律的力量來懲治校園暴力行為,學會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12.還在欺凌學生的校霸及老師們,請收起你們的巴掌、收回你們的謾罵!你們將來也有自己的孩子,當你的孩子遇到校園暴力的時候,又作何感想!不如立即停止一切校園暴力行為,負責任的為下一代的健康成長傾注我們的愛,共同維護好青少年的成長環境。
13.校園的管理者們,請立即做出行動!長期忽視,掩蓋問題并不能解決校園暴力,請加強學校管理、構建校園安全,同時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教育和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道德觀和法制觀念。安全的校園、文明的校風需要校方有力的監管和行動!
14.倡議全社會共同關注校園暴力。希望國家有關部門盡快推進設立反校園暴力相關法律法規,加強依法懲治,讓肆意施暴者受到相應的處罰。讓身處欺凌環境的孩子知道他們如何尋求幫助和庇護!
也許你我身邊還沒有發生惡劣的校園暴力事件,但是誰能保證這種惡劣的趨勢不會蔓延到我們自己身上?因此需要全社會積極行動參與到反對校園暴力、杜絕社會冷漠的行動中,防患于未然。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維護青少年的合法權益,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提供一份沃土,撐起一片藍天,是社會的責任,也是我們共同的職責。
倡議人:李麗
時間:2018年5月23日
溫馨提示:文章、帖子、評語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