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么懷舊?
今天,是舊歷的小年。在前不久的的活動中,感受和觀察到了懷舊情結,值此日子,隨著意識的流動,記下自己的散言碎語,亦算是一個回應。
懷舊,似乎是“老人”的事。這里的“老人”,其意有二,一是指老年的人;二是指老關系的人群。懷舊,時常發生在這樣的個體和群體。何故?老年人的潛意識,會阻抗對“未來”的遐思,這顯然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因為,提及未來,對老人而言,即便是文盲,他們也能用閃念的速度感受到死的迫近。所以,懷舊,可以激發童心的燦爛、青春的蓬勃;生發成年成熟堅毅的激情。一個字,會產生“樂”的情懷。同樣,對于“老人事”們,相聚一起,懷舊,最能找到共同語言,最能延續或彌補舊時情懷。這種情懷,在新時代的處境下,是還原自我“真”面目脫去世俗“假”面具最好的保健藥。
懷舊,似乎是“逃避”的念。如果懷舊對“老人”而言是一劑保健藥的話,那么對另一些個體或人群,或許是“逃避”的一個通道。何故是“逃避”的通道?這“逃避”,是逃避現實,也包涵著對現實的不滿。我們不難遇到,大街小巷、茶余飯后的場景,人們或侃侃而談昔日如何的公正晴明;或竊竊私語、憤憤不平“今不如昔”;或借酒抒懷、拿歌當菜、摔下筷子一頓臭罵自己、惡言現實,為何如此不堪?!亦或遙想當年吾乃如何獲得“憑票供應、出口轉內銷”之特權也!現實,沒了!懷舊,變成了“逃避”現實的一個出氣通道矣。
懷舊,似乎是“共同”的愿。對更多的人來說,懷舊,是相同文化群體的愿景、愿望的“共同”延伸或延續。他們反思,既往的文化局限,共同祝愿我們繼續同行;他們反顧,舊時的倉促,共同攜手淡定遠行;他們反串,既往的故事,共同再演繹生命色彩.......
這種懷舊,是一種升華,是一種發展,兩個字,是一種“安然”。
懷舊,似乎是“自動”的情。懷舊,必是由“舊”而起。因而,懷舊,是所有人“自動”的情,遇舊事、舊物、舊景,也包括遇“舊”人。人是動物、高級動物,具有復雜的心理現象。如此,懷舊,成了生活的一個音符、生命的一個鼓點。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樂器演奏著自己的懷舊樂章。
我懷舊,我希冀著留下我舊有的腳印,給未來一頁書香........
溫馨提示:文章、帖子、評語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