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靜致遠與思維固化
個人原創
許令智
發表時間:2017-08-15 11:04:28
2120
2
8

關于寧靜致遠、淡泊明志一說,源自于《淮南子:主術訓》“人主之居也,如日月之明也。天下之所同側目而視,側耳而聽,延頸舉踵而望也。是故非澹泊(同: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非寬大無以兼覆,非慈厚無以懷眾,非平正無以制斷。”
近日,與友人談人生與生活,吾提出“淡泊可以致遠”。友人,疑問:只知寧靜可以致遠,不知淡泊也可以致遠?及此,我再次想起了維果斯基的著名的“文化-歷史”理論。其理論之一含義有:語言,是人類發展創造的,發展過程中,后來人往往被先前的“文化歷史的涵義”所禁錮。
之前與友人談,非談論“寧靜致遠、淡泊明志”出處,亦不是考古,當時語境下,是在討論人生發展、欲求取舍,才建言之“淡泊是能致遠的”
寧靜,可致遠,淡泊,不能致遠?執著,致遠乎?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是對人生最經典的注釋。思維固化,是對人生發展的最大制約。從心態說開去,我們要學會用三棱鏡、多棱鏡觀察世界、感知世界,寧靜可以致遠,淡泊也可以致遠;執著可以致遠,變通也可以致遠;堅毅可以致遠,柔弱也可以致遠........
觀念、意識,需要放開;需要打破禁錮;需要探尋本真意義,一切的禁錮于歷史經驗、死抱著“祖宗之法不可變”,總習慣著自我的價值取向、思維習慣面對和處理當下人與事,必然會起沖突,必然會產生格格不入..........
接下來,將談關于“關系與沖突”(請聽下回分解)
2人已踩
8人已贊
作者文章
面對抑郁癥 系列談之一
一個時期以來,社會上似乎越來越多的人抑郁著,乃至被說成是抑郁癥。那么,抑郁了、成抑郁癥了,我們怎么面對或者說我們怎么處理?根據我多年的咨詢實踐和社會觀察,我談談如何面對、處理。今天的話題,主要針對抑郁者如何面對自己的抑郁,我也希望有心理咨詢師同仁和我一起探討。 一、我的觀察:有一
5783
46
8
為什么懷舊
懷舊,似乎是“自動”的情。懷舊,必是由“舊”而起。因而,懷舊,是所有人“自動”的情,遇舊事、舊物、舊景,也包括遇“舊”人。人是動物、高級動物,具有復雜的心理現象。如此,懷舊,成了生活的一個音符、生命的一個鼓點。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樂器演奏著自己的懷舊樂章。
2996
11
3
寧靜致遠與思維固化
觀念、意識,需要放開;需要打破禁錮;需要探尋本真意義,一切的禁錮于歷史經驗、死抱著“祖宗之法不可變”,總習慣著自我的價值取向、思維習慣面對和處理當下人與事,必然會起沖突,必然會產生格格不入
2120
8
2
語音通話
私聊
相關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