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情況]
瑩瑩是一名四年級的小學生。每天天一黑,她就不敢出門,甚至一個人獨處的時候,心里也會無緣無故產生一種害怕和恐懼。為什么瑩瑩一到天黑就不敢出門呢?在瑩瑩四歲的時候,媽媽就對她開始了早期教育。先是拉小提琴,后是學畫畫,念英語,算算術,盡管瑩瑩能斷斷續續地拉完《我愛北京天安門》,但她樂感不強,看不出她有學音樂的天賦?,摤撁刻焱砩暇毲倬拖袷苄趟频?,因為如果達不到要求,媽媽就要打她的手掌,或者關在一間黑屋子里。每當這個時候,媽媽就兇巴巴地說:“練不好琴,我就不要你了,讓狼吃了你。”或者是說:“等天黑讓鬼把你帶走。”嚇得瑩瑩拼命哭喊。所以現在,瑩瑩一到天黑就不敢出門。
[分析]
像瑩瑩的這種反應就屬于典型的恐懼情緒反應。有的人特別怕小動物,如小老鼠、小狗、小兔;有的人走在路上害怕汽車;有的人怕上高一點兒的樓梯;有很多人害怕見到生人或客人等。在這些害怕心理中,有些屬于正?,F象,如人一般都有點兒怯生,見到陌生人都會有點兒害怕;有些則不正常,如怕上樓梯,怕看見汽車等??謶质侨祟惡蛣游锕灿械囊环N原始情緒之一,它是指個體在面臨并企圖擺脫某種危險情境而又覺得無能力擺脫時產生的情緒體驗,恐懼發生時常有縮回或退避的動作并伴有異常激動的表現和生理反應,如心跳加快、毛發豎立、驚叫并有奇怪的面部表情等。引起恐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熟悉的環境發生了意想不到的變化,奇怪、陌生、可怕的事情突然發生,黑暗、巨響、壞人、失去平衡及被其他人的恐懼情緒感染等。
[方法]
1.轉移刺激法。把引起恐懼的刺激物暫時移開雖然不能消除對刺激物的恐懼,但能消除懼怕心理。例如,小學生看見狗就懼怕,不讓他看見狗,就消除了對狗的懼怕。可是他以后再看到狗,仍然會和從前一樣怕狗。所以,這種方法控制恐懼是不理想的。
2.系統脫敏法。心理學研究發現,人的心理反應有一種習慣化傾向,習慣化指每當某個新異刺激出現時,就容易引起人的心理反應,但當這種刺激不斷重復出現時,人對它的反應性逐漸下降,直到最后不再對此反應,就好像產生了一種習慣似的。因此,不斷地重復做某一件事,就可以對這事產生習慣化的反應,從而降低人的反應性。同樣,如果讓人反復接受恐懼刺激物的刺激,使其逐漸適應這種刺激物,習慣成自然了,便不再害怕這種刺激物。例如一個恐懼考試的學生,只有不斷地參加考試,才會消除這種恐懼。當然,反復練習的開始要注意降低難度。例如,為了消除對高度的恐懼,開始時只要求登上三個臺階,以后才逐漸向1米、10米、20米或更高的高度攀登。
3.掌握知識法??謶值漠a生大多是因缺乏科學知識而胡思亂想造成的。有位科學家說過,愚笨和不安定產生恐懼,知識和保障卻拒絕恐懼。有的學生怕黑,一到黑天就擔心會不會出現妖怪或魔鬼之類,當他知道所謂的妖魔鬼怪之類不過是人們虛構的,他就不會再有這種恐懼的情緒了。
溫馨提示:文章、帖子、評語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