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三天前的奔潰,我差點瘋了,花了兩天時間調整好,今天心情和思緒已經好了很多……謝謝我的老婆和女兒,她們治愈了我….耐心等待下一次的崩潰吧,哈哈,半年來基本上每個周四都奔潰,哈哈???
- 2.君之閱?2 正面標簽雖然是正面的,能給人帶來正面的評價,但人為此會擔心失敗,不敢探索和追求進步。
- 3.我的想法以前還找心理開導,現在感覺社會開放只是夫妻之間的激情減少了,應該是想要激情,現在有好多這樣的夫妻網友,只要我們夫妻不鬧矛盾多一個男參與也沒有什么關系,我現在是這么認為
- 4.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
- 5.我們所有的人際關系模式,情緒模式,性格特征都跟原生家庭有關,所以要去覺察這些模式,要識別出來,其次要去建立邊界,分清楚哪些是自己的事,哪些是別人的事,管好自己的事,別人的事還給別
- 6.孩子犯了錯,說這7句話,他會更優秀 1)發生了什么事?--讓孩子有機會說話; 2)你感覺怎么樣?--讓情緒有出口; 3) 你想要怎么樣?--家長不要做 出批評或者判斷; 4)那你覺得有什么辦法呢?--這是培
- 7.“當一個人和另一個人在一起時,有種無拘無束的感覺,這種感覺就是愛。因為在這個人面前,你不會自卑,也不用強行展示優越感,能夠保持一個平和穩定的自然狀態。這就是真正的愛。”
- 8.新的一周,從居家開始。
- 9.#原生家庭創傷#咨詢中經常可以看到相當大一部分人的創傷來自于原生家庭,或者說幾乎所有的創傷都可以追溯到原生家庭失衡的系統里。 在一個家庭里,嚴父慈母是父性原理與母性原理的協調。父性
- 10.人能吃喝享受,從辛勤工作得到樂趣,就再好不過了。
- 11.親密關系中,一方越強勢,另一方越冷漠
- 12.媽媽越愛撒嬌,孩子會越愿意聽話,親子關系才會越來越好。
- 13.一個人只有看到并接納了自己真實的需求、欲望、缺點,才能接納別人和這個世界。通向世界的路不在于如何改造別人使其符合自己的想法,而在于扔掉各種包袱,誠實地面對自己,面對自己的內心,學
- 14.蟹爪蘭開了,試拍
- 15.關注讓自己賦有美好的世界,關注成長的事情,忽略問題,越關注越固化、越深刻。永遠記得:愛只在美好的心靈中茁壯成長哦!親愛的伙伴讓我們一起共振這份愛的能量??
- 16.年幼的孩子通常特別關注父母是否會滿足自己。 被滿足就感到被愛,否則就會感到被嫌棄或被忽視,心生仇恨。 仇恨能讓一個人感受到自己的存在,這是一種非常有力量的感受。 而且心懷仇恨一定會
- 17.愛和尊重,能給孩子持續飛翔的力量。
- 18.《心理的病,身體都知道》——露易絲.海,如果不能自如的表達自己,囗腔和甲狀腺會出現問題。
- 19.親密關系建設: 在建設關系過程中,個人成長一刻也不能停止。 也許你的前半輩子都屬于別人,活在了別人的認為里。就請把后半輩子還給自己,去追隨內在的聲音。 不為外界所干擾,溫和而飽有力
- 20.似乎你習慣于去替別人承擔他自己份內的責任,否則你就會擔心被指責。這是一種人際中缺乏界線的狀態,你不能固守自己的責任和權利邊界,因為這樣你就會擔心受到責罰。這和你從小成長中受到的規
- 21.離開母親的痛苦使我們一生都渴望結合,而這種渴望來源于我們對回歸的向往……如果不回到子宮里,那便是回到一種虛幻的結合狀態,即共生,有些人借助性、宗教、自然、藝術、藥物、冥想達到這種
- 22.《生命的燈盞》 事事不順的他去拜訪一位高僧。高僧問:“一盞燈什么時候最亮?” “同一盞燈,什么時候光亮不都是一樣的嗎?”他說。 高僧把他帶到一個黑暗的房間,點亮一盞燈,燈光很快就把
- 23.小野花,絢爛而肆意,蓬勃的生命力,沒有刻意的雕琢,一樣的美麗奪目。
- 24.你的性格,是在關系中形成,你所認為的自我、人格或性格,其實很大部分是來自于別人如何看待你。也就是說,別人就是你的鏡子,這個鏡子如何看待你,你就真以為自己是怎樣的了。 萬物皆虛,當
- 25.夫妻之間,時間長了,會慢慢的變為親情,沒有了昔日的浪漫,對對方的包容也會越來越少,以前對方為自己做事情會感動,也愿意為對方做很多事情,現在一切都變得理所當然和應該,爭吵,家庭瑣事
- 26.很多時候可以降低標準說不影響他人,你情我願就可以實施,還招募別人也參與其中……但事實是這個社會的風氣就是這麼敗壞的……在這裡我只是個傾聽者,也有個人判斷是非的標準,不為賺錢專撿好
- 27.君之閱?3 不要站在孩子的對立面,要和孩子肩并肩站在一起。
- 28.每當你與真相斗爭,受傷的總是自己。
- 29.君之閱?4 其實在家庭教育中我們不需要貼標簽,當孩子做出一個行為,你認為好就直接表揚;當孩子做了一件事情,你認為不好就直接批評,讓他改了就好。
- 30.一張圖汫明白:出軌該不該被原諒 愿天下真心愛幸福到老!
- 31.君之閱?5 從教育觀點看,“教是為了不教”“成長就是一次一次的放手”。
- 32.除了生老病死,人生中真正重要的事其實沒有幾件,沒有必要為了小事愁容滿面,也沒有必要去跟小人掙個長短,記得對自己好點兒。
- 33.君之閱?6 焦慮者往往覺得未來的結果是不確定的并且擔心糟糕的結果。
- 34.君之閱?7 所謂“輸在起跑線”其實就是一句騙人宣傳語。輸在起跑線只對百米短跑有用,而對漫長如人生的馬拉松而言,最初出發的幾分鐘又能算什么呢?
- 35.從眾效應,是指當個體受到群體的影響(引導或施加的壓力),會懷疑并改變自己的觀點、判斷和行為,朝著與群體大多數人一致的方向變化,也就是通常人們所說的“隨大流”。 群體成員的行為,通
- 36.君之閱?8 已有的實證結果發現,如果孩子要上名牌大學,高中時期是最直接的相關因素。如果他上不了重點高中,他就很難考上重點大學。但他是否上重點初中、重點小學和重點幼兒園,與他上重點大
- 37.疫情居家恐慌焦慮怎么辦? 如果您對疫情的信息比較敏感那就減少關注它的頻率,讓更多的時間回歸到生活之中,比如說做運動、聽音樂、做家務、多陪伴家人,此外也可以練習呼吸放松法,深深的吸
- 38.希望你也永遠對生活抱有好奇心與熱情,像海綿一樣不停地吸收新知識、體驗新事物、接受新想法,抱著開放的心態去面對這個世界,并且把腦子里堆積的想法用行動去折騰、去實現,加快自己生命的新
- 39.君之閱?9 沒有什么東西是絕對正確的,也沒有什么東西是絕對錯誤的,正確中有錯誤,錯誤中有正確,凡事有利就有弊,有弊就有利。
- 40.情緒和認知是有關系的
- 41.任何關系最后都會褪去當初的熱情和激情。一段關系能否經營下去,最后拼的都是性格和人品。人與人最舒服的關系,應該是真誠的對待他人,但不執著于任何人,活在緣分里,而非關系里。
- 42.美國心理學家科胡特的一個標準:心理健康就是“自信+熱情”。當活力能夠滋養自體時,就是自信;當活力能夠滋養客體時,就是熱情。
- 43.“綠帽心理”越來越普遍的存在在社會上,我們其實都知道它已經超出了道德倫理的范疇,但既然它廣泛存在(可能比較新,還沒有被大神們廣泛定義解讀),就需要有人正視,我想作為傾聽師,我們都
- 44.平時我們經常可以觀察到的現象:優秀卓越癥、強迫癥、歸罪論、陰謀論、誅心論等等,其實都是自戀發展受阻導致的。
- 45.人人追尋快樂,當痛苦時急切想逃離,殊不知痛苦才是人生最大的財富,只有感覺到痛苦了,才能知道自己需要修正了,只有感覺痛苦了,才知道要改變思想追求的方向。感恩痛苦才能遇見快樂
- 46.當你在一個領域或者一份工作中能獲得意義感和價值感的時候,你對這份工作的認同度和幸福感也會提高。 而一些一開始興致勃勃的東西,如果我們沒有及時掌握更多的學習資源和知識,對于這一領域
- 47.君之閱?10 非黑即白的二分思維實際上是我們眾多心理問題的來源。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并不是二分的,它可以放在一個連續體上進行描述。
- 48.你向往的幸福,可能只是別人看上去的幸福
- 49.君之閱?11 能力是一個程度的問題,是一個從沒有能力到全能的連續體,不是有無的二分問題。
- 50.君之閱?12 有很多人無法成功地戒煙或者減肥,主要是因為他們當下的行為受到即刻結果的影響,沒有讓遠期結果影響自己的行為。
- 51.君之閱?13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這句話其實就說明了照見未來思維的重要性。丟失馬匹在當下就是損失,是財產的損失,可對于未來也許它就是一個好處,是一種福分,因為萬事萬物禍福相倚。
- 52.冬日的玫瑰是心靈的慰藉! ?療愈自己的時候,可以聽著音樂,種著花?????????? ?生活中一定會有壓力和焦慮,同時還有輕松和愉悅! 看你自己怎么選擇!
- 53.在報復中沒有贏家,都是不斷內耗、傷害與折磨,根本沒有時間來學習愛自己,成長自己……
- 54.君之閱?14 育兒這項系統工程,同時關系到至少三代人:包括核心角色父母,他們的雙親上一代,以及孩子。
- 55.君之閱?15 正確而親密的親子關系,是孩子健康成長,獲得力量的源泉,如同一片肥沃的土壤,支撐植物茁壯成長一樣。
- 56.真正的寧靜不是躲避車馬喧囂,而是在心中種下菊花。雖然每天濤聲依舊,但只要排除心中雜念,就能清凈平安。
- 57.或許這需要一個前提,我們相信“記憶”和“想象”起到類似的作用……實際上的確是同樣重要,但是往往我們會人為的給自己“設限”……
- 58.君之閱?16 我們在自己的成長環境中,因為父母的疏漏或者過失,而造成的心理創傷和錯誤行為模式,會在我們自己育兒時,再次被我們無意識地施加到他們身上,從而讓傷害和失范,隨著我們自己生
- 59.缺愛的人容易遇到渣男,缺錢的人容易遇到騙子。所以愛流向了不缺愛的人。錢奔向了不缺錢的人。這個社會到處都是謊言和貪婪。不想被影響到只能潔身自好。別貪。擺正位置。付出努力。但行好事。
- 60.正念如果不能運用在日常生活上, 那肯定是走偏了。 ?正念>練習 ?訓練方式包含但不限于正念
- 61.君之閱?17 在教育中,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以身作則,引導孩子對自己進行模仿。
- 62.君之閱?18 如果我們對孩子的言行突然產生某種強烈的負面情緒,比如憤怒、挫折感、恐懼、厭惡等等的時候,請把它當作一個自己內心發出的警報,不是在提醒我們孩子犯了錯誤需要矯正,而是提醒
- 63.君之閱?19 如果我們遭遇的心理創傷發生在嬰兒時期,那么所帶來的損害會更嚴重,甚至變成伴隨終生的反常執念和行為模式,只要外部環境中有一個與創傷記憶相關聯的元素出現,那種遭遇傷害時的
- 64.“最大的自私是無私”,人是圓形的,去愛去玩去工作,讓自己閉環、圓潤的轉動起來吧!那樣每個今天都比昨天幸福。親愛的伙伴我們一起為愛努力??
- 65.君之閱?20 我們對孩子言行的過度憤怒,是一種失調,是我們的自我意識,為了努力恢復身心平衡,不惜采用的極端調節手段。
- 66.能夠自我覺察、欣賞自己,這就是最好的狀態,為你點贊??
- 67.每天都要在噪聲和寧靜中,虛度光陰。
- 68.君之閱?21 對于自己這種因為創傷而引發的無名火,既不要錯誤地歸咎于孩子,也不要對自己過分自責,我們最應該做的,是對它的根源進行追溯、拆解,努力在自己的意識里建立全新的反應路徑,從
- 69.君之閱?22 親子關系中出現裂痕,是不可避免的,但最重要的是修復。
- 70.生活的本質是變化,而人類的本性是抗拒變化,幾乎每個人都會有面臨的掙扎的時刻,然而不是所有問題都能找到答案;或許認識自己的脆弱,接受內心的無助,也會讓我們變得更好一些呢……
- 71.在沒有確定疾病的前提下,沒做什么事情,或者只是做了很少的事情,就有精神上和身體上的巨大疲乏感,那就是問題了。這個問題后面,隱藏著當事人自己都不知道的一個“陰謀”:勾引他人的照顧。
- 72.君之閱?23 父母愿意主動和孩子修復關系,對孩子來說意義重大,因為他們無論是人格、身體、價值觀,還是生活能力,都尚未發展完全,父母是他們安全感的主要來源。
- 73.一個人就算對你再好,但不愿陪你走下去,那他就是一個過客;一個人就算很多缺點,但能做到處處忍讓你,陪你到最后,就是終點。
- 74.君之閱?24 很多孩子都有一種恐懼,那就是父母不再愛或者需要自己,就會產生一種“天塌了”的感覺。
- 75.君之閱?25 孩子需要的是真實可信的父母,而不是十全十美。
- 76.胎教的意義是什么呢?我們可能會認為是給胎兒進行合適的教育,而事實上,胎教是對母親的安撫。讓媽媽高興,有好情緒,然后胎兒才能平安健康。如果媽媽情緒不穩定,經常焦慮,胎兒出生后性格特
- 77.君之閱?26 如果父母假裝自己從來不會犯錯,不承認事情真正的原因,那么孩子會開始質疑自己的理解力,然后陷入認知失調。
- 78.君之閱?27 那些過分信賴父母的孩子,會開始無端自責,用放大鏡審視自己的言行,試圖發現那些子虛烏有的錯誤,從而形成“討好型人格”。
- 79.君之閱?28 一些孩子可能已經看出了端倪和破綻,而父母的拒不認錯,會讓親子關系向著冷漠而疏離的方向發展,孩子甚至會轉而向外界尋求情感支撐與幫助。這時,孩子一旦遇到心懷叵測的人,很可
- 80.君到天涯柳始青 ?錦書秋至淚沾襟 ?想思堪似檐頭雨 ?一任點滴到天明
- 81.君之閱?29 如果我們勇于承認自己的錯誤,并且主動去做正確的事情修復關系,那么這個良好的習慣也會傳到孩子身上。
- 82.越自戀的人其實越自卑,因為自戀不是自愛,他們戀的只是別人眼中的自己。而真實的自己到底是什么樣,有什么樣的感受,他們是不在意的,他們關注的僅僅是別人眼中的那個虛弱的自己。???
- 83.君之閱?30 在孩子誕生,與你相伴的那一刻起,我們的第一要領就是把我們自己經歷中那些正面有益的經歷,比如關愛、耐心、努力傳承給孩子,同時努力把童年遭遇的負面經歷與情緒封印起來。
- 84.獨上青巒瀑似云 ?每入佳境無同行 ?欲寄衷腸何人省 ?嘆入松風歸老林
- 85.一直以為,自己記得以前同學的名字,他們長什么樣都很清楚,說的什么話也記得,可是竟然真的想不起來他們的名字了
- 86.君之閱?31 如果這個內心之聲,發出的批評和質疑,要遠遠多于自我肯定和贊許,那我們就要特別注意了,不正常的自我批評不僅會影響我們自己,也會引導孩子的認知,偏離正確的軌道。
- 87.你好你的困擾可能來自:你對自我的認知是脆弱的,并不堅定,而挫傷你的是你和別人的對比和競爭。這和自我認同感有關,對比是和同胞競爭有關每一朵花開都需要被欣賞,而你的美麗首先需要被你接
- 88.君之閱?32 不再耗費寶貴的精力,去和這個內心的聲音爭辯,而只是把它當作一個“難以相處的同事”;它說什么,聽聽就算了,不要太當真,同時勇敢鼓勵自己,走出舒適區,去做那些內心的聲音禁
- 89.君之閱?33 無論在評價自己或者孩子的時候,都不要簡單粗暴地使用“好”或者“壞”這樣的簡化標簽。
- 90.思想沒有正常與不正常。正常與否。本就是人為的評價和標準。M地象征性的在表達想要一個歸屬,一個家,那么是否當下的家會有不安全感和擔心。這里面也有擔心,會不會有時會有關于S亡的議題,和
- 91.好的愛情底線就是真實,而一段長期、深入、美好的親密關系,一定是兩人都能一如既往地做自己,同時也能為對方改變著。
- 92.強烈的力比多投注都不會被完全放棄。正常情況下,大部分的力比多轉移向另一個客體上,仍然會有一部分滯留在原來的客體上。這種嬰兒期或童年期里力比多的投注滯留在后來生活中的現象叫做固著。
- 93.君之閱?34 經常對孩子的言行做出標簽化的價值評估,也無助于他們的成長或者進步,尤其是簡單粗暴的批評,更只會增加孩子的挫折感,讓親子關系變得疏遠。
- 94.哪怕在封控中也要找到自己喜歡的事去做。聊天傾訴,學習閱讀,做飯喝茶,聽歌追劇,看球……生活需要規律和充實
- 95.理想中的完美伴侶是不存在的,沒有一個你喜歡上的人,能夠和你的夢中情人一樣好。希望找到一個完美伴侶永遠不吵架,生活在一起不發生沖突,這是一件幾乎不可能的事情。建立在幻想上的親密關系
- 96.愛的語言有魔力,俗話說得好,女人動動嘴,男人跑斷腿。
- 97.君之閱?35 贊賞自己和孩子的努力,具體描述那種感受的細節。比如,孩子花了很多時間畫了一幅畫,不合格的家長,會毫無表示,或者挑剔孩子,簡單粗暴地說“畫得不像”;普通的父母,大概會泛
- 98.冬雪廖落,舉世皆白,一時情緒,終歸于凈。寒煙深處惜暖意,孤旅程中盼相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若得一同行為伴,縱山路崎嶇,水路蜿蜒,亦有何難,亦有何嘆。懂你的人不在多,在有,惜
- 99.君之閱?36 我們如何看待自己,如何對孩子的言行做出反應,是親子關系的關鍵。我們對孩子的反應,塑造了他們的人格品質和性格。
- 100.君之閱?37 學會誠實地面對爭執:所有的家庭都會爭吵,但重點是如何處理和化解沖突,不要讓分歧破壞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
- 101.君之閱?38 沖突導致孩子的精神處于警戒狀態,威脅到他們的安全感,讓他們的精神狀態切換到某種緊急應對狀態。
- 102.愿你與世界交手多年,依然滿懷新鮮;愿你經歷苦難,依然熱愛生活;余生還長,愿我們都能認真努力,一往無前。
- 103.君之閱?39 堅持講問題,以及問題帶給自己的感受,給自己定義,不攻擊對方。例如,“你刷手機的時候,沒有回我的話,我感到很受傷”,這就是一種講完問題,再定義自己感受的良好溝通方法。反
- 104.君之閱?40 攻擊只能激發對方的防御本能,無助于問題的解決。
- 105.君之閱?41 仔細想想,爭執的背后,體現了自己和對方潛在的哪些未被滿足的需求。
- 106.今下午,我的一位來訪者說:謝謝李老師,經過你的這四次咨詢,我終于擺脫這三年的困惑! 這幾句話是對我最好的肯定! 所以,各位有困惑的朋友加油!明天一定可以比今天更美好!
- 107.君之閱?42 幾條關于親密愛人之間吵架的原則,包括保持坦白、承認事實、始終相信對方是出于好意,如果現狀不令人滿意,那么對方應該承擔的責任最多只有一半,如果能在吵架中發現對方的潛在需
- 108.唉,感覺快活不下去了,活著真的好累。我總感覺自己得了抑郁癥,也和那些抑郁癥患者有非常多的相似之處,我很想讓我的家長帶我去檢查,可是我根本不知道該怎么說。生活中每天都有非常多的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