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 人人是否都有難以揮釋的精神危機? 答案是肯定的。 你在人生的某一個階段,突然感到對什么都提不起興趣了。你四肢無力,經常懶洋洋的。你喪失工作的熱情和動力,你甚至不再有興趣談戀愛,你懷疑身體有毛病,可是體檢報告上寫著,渾身完好。 是什么讓你喪失前進的熱愛生活的精神?好像一輛拋錨在半路上的汽車,明明意識到要繼續前行,但就是缺乏加油的動力? 油從何來? 心理學家有時把這種現象稱為中年危機。男人和女人的中年危機,主題當然大概不外乎婚姻和事業。婚姻多年了,進入了疲憊和平淡期,好像沒有了激情和新鮮感,有時甚至覺得,躺在身邊那個人,就是自己要共度一生的人嗎? 事業上,也許進入了職業瓶頸。干了幾十年的工作,突然覺得一切了無意義。不想做機械的鐘表,每天按著既定的軌跡生活,可是更有意義的生活在哪里?一下子好像又找不到。 于是,人人迷茫。 人人也都在尋找擺脫精神危機的辦法。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嬉皮士們,成群結隊地去印度和尼泊爾朝圣。在厭倦了西方的物質文明后,他們相信,也許是在香格里拉的一個小村落里,也許是在一處古廟里的僧人身上,他們能找到人生的意義感。 那時,流行去遠方。 演員簡?方達的精神危機出現后,選擇了一個人駕駛汽車橫穿美國中西部。在她之前或者之后,有杰克?凱魯亞克的《在路上》喚起了一代人的公路旅行。那時,流行在路上,年輕人相信,只有在路上,他們才能找到存在的價值和生命的意義。 中國的小資們,當他們的精神危機出現后,流行去西藏、云南、麗江。我的一位女性朋友,結婚七八年了,有一天突然懷疑自己的婚姻和生活的意義。她選擇了一個人背上行囊,像杰出的女性著作《長達八周半的旅行》中的那樣,選擇了沿著川藏公路孤獨的旅行,尋找那在平庸生活中陷落的自我。 有一段時間,作家葛登也陷入了精神危機中。有一度他感覺人生乏味,意志消沉,靈感枯竭,醫生建議他做一次精神之旅,回到他幼年時最喜愛的地點度一天假,聽聽鳥聲和海浪的聲音,想想來時的路。 普通人,名人,每個人內心里都有難以揮去的精神危機。正如周國平所言,每個人都走在朝圣的路上。 于是,我們不難理解,2008年的春節,冰雪壓中國,廣州火車站一夜之間積壓幾十萬人。為什么有那么多人寧愿冒著生命的危險,即使在寒冷和饑餓中站上幾天幾夜,也要回家?還是一位打工者用質樸的話說得好:如果春節不回家,總感覺這一年沒有結束。只有回到家里,才能有勁來年再干上一年。 是的,只有回到家鄉,回到出生的地方,讓家鄉的風撫平內心的浮躁和恐慌,讓親情安慰越走越遙遠的靈魂,一個人在越來越遙遠的生命之路上,才能找到省悟的契機和力量。也許,一次還鄉并不能解決一個人的精神危機,但是誰又能否認,正如哲言所說,當你安靜下來了,才能找到力量之道? 所以,當有一天,你的精神出現危機時,不妨回家,回到出生的地方,聽一聽鳥鳴和落葉的聲音,躺在星空下感覺空曠和寂寞。當那種靜靜的諦聽讓你漸趨寧靜時,你是否就能感覺一種天人合一的力量,感受命運的安排和旨意?
0個擁抱
13條評論
670次閱讀

網友
什么是心理咨詢信
2025-03-26 20:00:13
這篇文章準確地說出了自己的狀態,油從何來
您好
你好
那我怎么聯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