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幾年前在QQ空間發布的文章《淺談網絡成癮者的治療》上傳給力平臺引起了眾多家長的關注,也有部分家長主動和我詳細交流和探討。
這篇文章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家長的共鳴,家長同時又有一個疑問,孩子不配合咋辦?
針對這個話題,我早就有再次寫文的想法。
昨天晚上和一個孩子讀大學期間癡迷網絡游戲成癮的家長交流了很長時間,促成了我再次提筆。
家長閱讀了我寫的文章最大的感觸就是癡迷網絡成癮的孩子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已經成癮,嚴重影響到孩子自己現在和未來的生活。
另一方面,家長以前認為孩子網絡成癮是孩子的個人行為,希望通過改變孩子來戒除孩子的網絡成癮行為,沒有意識到家長本人個人需要成長的方面和原有家庭教育有漏洞是導致孩子網絡成癮的根本原因。
關注孩子網絡游戲成癮行為而不關注家長自身改變和家庭教育方式改變在治療孩子網絡游戲成癮行為時無疑于舍本逐末。
越針對孩子治療孩子網絡成癮,孩子的問題不但沒有得到解決,反而讓親子關系更加惡化,讓親子教育無法實施。
有的家長怕惡化親子關系,選擇了妥協,最終帶來的后果會比較嚴重。
所以治療孩子網絡成癮的根本是對家長進行家庭治療。
通過對家長進行家庭治療,過程中我們也會有妥協。
但我們的妥協是一種策略而不是一個可以導致孩子網絡游戲成癮越來越嚴重的必然結果。
為什么是對家長進行治療?
孩子什么樣的網絡行為才稱得上是成癮行為?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要負百分百的責任。
此話如何理解?
家庭好比是一顆蘋果樹。
我們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種的蘋果樹可以收獲口感好、營養豐富的蘋果。
有點農作物知識的家長都知道,蘋果的收成不好不是蘋果本身出了問題,而是它賴以生存的土壤和根系出了問題。
土壤代表孩子成長的家庭環境,所以家長想盡一切辦法給孩子提供好的文化教育,讓孩子不要輸在起跑線上。
家長花大價錢給孩子進行學科補習。
我聽得最離譜的一個孩子補習的故事:
孩子一年,花了二十多萬補習費,最終的成果是孩子數學終于可以及格了。
孩子的家長是部隊團級干部轉業,用大把的金錢給到孩子支持,彌補自己多年來因為駐守西藏沒有給到孩子有效的親子教育而給孩子帶來的虧欠。
根系代表了我們的父母。
如果根系出了問題,蘋果樹是無法結出好蘋果的。
而我們家長在遇到孩子網絡游戲成癮的問題時,更愿意花錢來個速成。
送孩子去軍事管制學校。
為孩子花大價錢進行輔導,眼睛都不會眨一下。
當對家長提出家庭治療時,家長最大的顧慮是孩子不配合怎么辦?
孩子愿意配合的情況下,家長也愿意同時進行治療。
孩子不愿意配合的情況下,家長該如何處理?
我們的治療方案是家庭治療。
家庭治療是針對家庭成員開展的,也包括孩子。
當孩子不配合的情況下,家庭治療有效果嗎?
這個問題的答案可能無法馬上求證。
即使咨詢師有再多成功的個案,也無法減低家長對此的疑慮。
在孩子拒絕治療的個案中,有些家長不得不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進行家庭治療,最終的結果是家長改變了孩子自然就改變了。
但家長們仍然不愿意相信。
白花花的金錢拿出去,孩子網絡游戲成癮,孩子不治療怎么可能好?
中國的家長歷來喜歡把錢花在刀口上。孩子怎么花錢都不心疼,即使心疼,也會愿意為孩子花。
一旦是家長自己需要花錢時,就要百般合計,生怕金錢拿出去打了水漂。
那么我們再從蘋果樹說起。
當蘋果生產過程中出現長勢不好時,果農的關注點是松土、施肥、減少病蟲害,確保蘋果樹的根系能夠從土壤中吸取大量的營養,最終蘋果樹的收成自然好。
果農會根據蘋果的外形來調整土壤的松緊、施肥、去除病蟲害,確保根系的營養吸收好,最終收獲口感好、有營養價值的蘋果。
當孩子陷入網絡游戲成癮時,我們的施救方案是通過對父母進行輔導,幫助父母改善與孩子的親子關系,讓親子教育有的放矢。
這看來很簡單的治療方案,規避了孩子不愿意配合治療的難題,拉進了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距離,讓孩子感受到家長對自己除了說教,更多的是愛。
當孩子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愛時,溝通就變得非常容易。
在這個時候,孩子會和我們分享他的想法及未來的打算,這樣家長才有機會把我們幾十年的工作經驗與生活智慧作為財富傳遞給孩子。
這樣的親子教育才真正有效!
親子關系重于親子教育!
親子關系先于親子教育!
在這一理念下,家長是主導方。
而在放任孩子網絡游戲成癮的家庭中,孩子是主導方。
當一個孩子心智尚未成熟時,家長放任孩子,任由孩子主導自己的生活,對孩子的成長就是一場災難。
當孩子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時,我們放棄了我們做父母的責任,就如果農放棄給蘋果樹松土、施肥、去除病蟲害一樣,最終會收成很少,蘋果口感不好,營養價值也不高。
正是在這一理念下,我們推出了網絡游戲成癮的家庭治療套餐,幫助更多家庭接受了家庭治療后收獲良好的親子關系,幫助孩子遠離網絡游戲成癮,恢復到正常的學習生活軌道上來。
那么怎么樣的孩子才算得上網絡游戲成癮呢?
一是在線時間長。
二是對未來沒有規劃。
三是把網絡當做消遣的玩具。
孩子最初在現實生活中得不到來自父母的有效陪伴,最開始是讓玩具陪伴自己,到了逐漸長大,才發現網絡游戲是最好的玩伴。
當孩子把所有的關注點都放在網絡上面,又缺乏個人的生涯規劃,陷入網絡游戲成癮是必然的結果。
如果孩子在現實生活中,在與父母與朋友的交往中,能夠得的有效的支持和陪伴,他會一時沉迷網絡游戲,但不會一直沉迷網絡游戲,因為他知道自己的一生除了網絡游戲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當孩子網絡游戲成癮后,我們無法縮短孩子在網絡上呆的時間,但我們可以通過良好的親子關系促使孩子去思考自己未來的生涯規劃,把網絡這一玩具當做自己成長路上的工具。
通過家庭治療,就是通過父母的成長與改變幫助孩子實現自己的生涯規劃和轉變孩子把網絡視為玩具的生活態度轉變為把網絡視為成功路上的工具。
而這所有的一切離不開家長的成長、家長的引導。
所以我們的網絡游戲成癮治療甚至可以夸張的說不用對孩子進行直接治療,而是采用曲線救國的道路,通過對家長進行治療來幫助孩子最終走上幸福與成功之路。
如果你認同我的治療理念,而你也正在經受孩子成長過程中所帶來的種種困擾,我們推薦您選擇我們的網絡游戲家庭治療。
本產品的治療對象主要是家長。
當您準備選擇網絡游戲家庭治療產品時,請認真閱讀我的文章,確認自己認同我的咨詢理念,同時也是您想通過自己改變帶動家庭成員改變,最終幫助孩子收獲成功與幸福。
家長與孩子之間天然形成的血親關系是家庭治療的基礎。
父子情深,父女情深,母子情深,母女情深。
愿每一種深情不會被辜負!
愿每一個孩子都健康快樂成長!
當我們用我們的濃情厚意去智慧的愛和引導我們的孩子,孩子會愿意展翅高飛,去完成他自己的功課,經營好自己的人生。
而父母在接受輔導后,通過成長自己,對孩子進行言傳身教。
無聲的教育是言傳身教,是最好的教育!
而我們的家庭治療就是通過對父母的再教育,幫助孩子從父母的言傳身教中吸取更好的營養和智慧,最終收獲屬于自己的那一片藍藍的天空!
當這樣的一天到來的時候,您家孩子還會網絡游戲成癮嗎?
溫馨提示:文章、帖子、評語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