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問題軀體化案例之一
個人原創
張志強
發表時間:2019-03-17 09:05:13
893
0
3
某男開始感覺心臟心動過速,心悸難受,伴隨左側胳膊無力,發展到駕駛汽車受影響。到河北省級醫院檢查后確認為心臟無問題,各項指標正常,無實質病變,建議到心理科診治,經過聯系找到了我的工作室。
該男士體質強健,三十多歲,已婚,自述三個月前開始感覺到心臟的跳動,不時感覺到心臟的無力感。當時認為可能是工作累,但經過休息沒有好轉,反而癥狀進一步加重,后來就是左側胳膊無力,甚至在開車的時候胳膊突然沒有力量把握方向盤。
由于方向盤是方向和控制能力的象征,這就說明他對自己的未來發展恐懼和無力面對,也就是不能把握自己的未來,在這個思路引導下,他說出了原來家里的事情都是母親說了算,其母管理很嚴,但由于其母在半年前突然去世。他不能接受母親突然去世的這一事實,經常懷念母親流淚,三個月后癥狀就出現了。
其癥狀的含義為自己無力應對現實,以此懷念母親對其的管理,于是這個無力把控的情緒就儲存在身體里,一段時間后就成為了實質的無力把控,這也就是胳膊無力的感覺。
在咨詢過程中,我采取了覺察的方法,讓來訪者不斷的體驗自己的情緒,經過一次初診兩次咨詢的處理,該來訪者癥狀完全消除,情緒大大改善,從舊的情緒里走了出來,目前一切正常。
心理問題軀體化是一種常見的問題,也就是我們長時間壓抑的情緒會儲存在身體的特定部位,這也就是讓心理工作者通過癥狀的情況對來訪者的問題有了初步的診斷,也就是說癥狀即是問題,圍繞癥狀核心就可以剖析問題,從而幫助來訪者走出困境。
張志強心理咨詢師
二級心理咨詢師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會員
河北省心理衛生學會會員
具有三十八年內省經驗,咨詢七千余案例,
擅長解決焦慮、抑郁、失眠、恐懼、密室恐懼、軀體障礙、心理創傷、產前焦慮、青春期心理斷乳期等情緒處理。
溫馨提示:文章、帖子、評語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
0人已踩
3人已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