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理文章 >

莫著急,慢慢長——學習習慣養成系列課程(六)

莫著急,慢慢長——學習習慣養成系列課程(六)
原創首發 李麗李麗 發表時間:2018-10-26 16:50:29 1958 0 4

文:李麗

關鍵詞:改變

If you want to change something, start with baby steps. Take a small action - any action - and grow from there.

如果你想要做出改變,就從第一步開始。做出一點小的行動,任何一種行動都行,然后就從這里開始。

 

最近棗莊常下暴雨,很多粗壯的楊樹在暴雨后被連根拔起,雨過后路上到處都是樹枝、樹葉,而同樣粗壯的銀杏樹卻不會出現這種現象,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差別呢?楊樹往往3-5年就可以長的很粗壯,而銀杏樹5-10年才能長到碗口粗,因為銀杏樹扎根深、長得慢,因此它的堅韌性、抗風雨、抗擊打能力強,不容易在風雨中傾倒。雖然楊樹長的很快,但它的根基不牢固,暴雨來臨很容易被連根拔起。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希望他們以后是做楊樹,還是做銀杏樹呢?

現在社會很多快餐文化,信息的爆炸使得碎片化閱讀越來越多,我們也越來越缺乏深扎根、慢慢成長的心態。

孩子的成長還是要一步一步的進行,拔苗助長很可能欲速而不達。

有很多家長看到自己四五歲的孩子開心地在墻上亂涂亂畫,畫出來的圖畫也很好,家長認為孩子有繪畫的天分因此就給孩子報名美術班。一周幾次去學習專業繪畫,本希望孩子的天賦可以得到充分的發揮,結果孩子本來涂抹的天性到了美術班里卻被扼殺。

美術班里老師很負責任,“今天我們來畫小鴨子,老師按老師教的方法畫小鴨子,不要再畫槍、炮、炸彈了。”因為老師總不讓他做他想做的事情,原本喜歡畫畫的孩子,慢慢的在美術班上變的很不開心,后來孩子對畫畫出現了厭倦,失去了最初對顏料和畫筆的樂趣。孩子的天賦在過度栽培下反而泯滅了,更有甚者出現情緒泛化,對家長逆反,產生厭學情緒。

 

實際上,父母最初的心愿是好的,希望孩子的天分能夠得到充分發揮,很多家庭物質條件不錯,怕耽誤了孩子的天賦,但是對于科學的教養缺乏理性認識,拔苗助長最后事與愿違。

每當看到家長和孩子花費很多精力穿梭在學校、特長班和補習班中時,我們都會為他們能否如愿而表示深深的擔憂。

還記得那個家長讓做20道題的例子嗎?(老師要求是10題,家長又增加10題),家長要求孩子每天做20道題,但孩子就不愿意寫,本來做10道也可以完成作業任務的,現在1題都不寫了。我們咨詢師就會為家長要做價值澄清:想讓孩子好好學習,需要先引發孩子學習的興趣,這時候就不如讓孩子開開心心的做10道題。當孩子每天可能用一兩個小時就可以完成作業的時候,家長們不要過多限制孩子玩耍,讓孩子寫完作業可以開開心心的玩。孩子學的快樂,他對學習是感興趣的,有興趣就可以解決很多問題。孩子愿意學,才能學的好,學的長久。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學習跟不上,需要報輔導班補補課,實際上初中以上的孩子作業量本就很大,孩子每天寫作業做練習就要用很久的時間,這時的輔導班不僅沒有減輕孩子的課業壓力,反而增加了孩子負擔,孩子在原來沒有鞏固的基礎上又要做出額外的練習,孩子們學的很累,這種加量的學習模式雖然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對激發孩子學習的本能來說起相反作用。如果孩子有單一學科短板,可以進行短時間小劑量的講解,但不提倡長時間大劑量的補課,這樣會消耗孩子學習的樂趣,學習會成為孩子心頭的負擔。

 

很多家長看到孩子玩耍會很難受,有家長說,看到孩子玩的開心心里就有點發毛,恨不得孩子時刻坐在書桌邊,似乎只有孩子愁眉苦臉、點燈熬油的學習,家長才能放心。不知道大家從何時起有這種誤解,學習本身快樂的事,為什么把痛苦、不勝任當成常態呢?

每個班級里都有學習好的孩子,為什么家長對這些情況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大家把概念化標簽化的痛苦模式當做學習的常態。這實際上是家長認知的誤區,家長的學習體驗中有一個內部語境:學習是痛苦的,這是家長自身學習狀態在孩子學習問題上的投射。我們作為家長努力的目標是幫助孩子開啟快樂學習的模式。

這時候家長需要引導孩子,和孩子一起構建一些新的東西,我們可以帶著孩子閱讀,可以帶著孩子做游戲,甚至可以把額外的10道題再拿回來。

實際上20道題孩子是很容易完成的,主動的完成和被迫的完成效果差異很大。一開始孩子完成20道題,不僅錯誤百出,還讓親子關系很僵化。現在孩子完成20道題,不僅是自發自愿的完成,孩子還很有自豪感,這個差異就凸顯出來了。

我們常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天性愛玩、注意力容易渙散的小孩子需要家長更多的理解,然后才能有積極的支持和指導。

孩子開心了,家長要同步,包括和孩子分享他的玩耍的樂趣。其實家長如果堅持這個狀態,問題很快就會得到解決。

每個人對自我的要求都是一個不斷提升的過程,當孩子勝任了現在的狀態,常不會止步于此。孩子感到家長認可自己,和家長相處的很開心,作業完成的同時可以愉快的玩耍,這時候就會開始做一些額外加量的學習了,但這個加量是孩子自己內心需要的,不是家長強加給他的。

學習習慣的培養不僅是孩子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過程,同樣也是家長養成良好心態的過程。

家長要學習如何引導孩子養成良好學習習慣,而不是盲目為孩子安排好一切。

如果缺乏科學的引導,家長和孩子之間會形成一種沖突對抗,這樣不僅最初的目標無法實現,還可能派生出新的問題。

當家庭教育出現問題的時候,首先不要生氣。人在情緒高喚醒狀態下是沒有理智的,一定要平心靜氣的接納當下,包括一些問題,但也不要被困難嚇倒,問題出現一般是方向錯誤或方法錯誤導致,我們需要具體分析然后進行認知行為調整。

其次要勇于嘗試探索。嘗試在原有模式外有沒有更好的其他方法處理當前的問題,如果沒有,我們建議您盡快到寧和心理進行家庭教育咨詢。因為成長不僅有時間成本,還有機會成本。孩子成長不可逆,不要總把孩子當小白鼠。

如果教育激起了孩子劇烈的情緒化反應,先叫停,一定不要和孩子硬碰硬。

親子關系的情緒疏導要先接納孩子的情緒反應,當孩子反應激烈一定是有原因的,我們要正視問題,看看原因是什么,什么事情阻礙了孩子,要和孩子一起努力,去解決困擾他們的問題。

不要說“你生氣吧,我不管你”、“我還治不了你了”等此類負性語言。這樣大家都跑到情緒里了,孩子生氣是消極反應,家長的強硬同樣也是對問題的消極回避,每個人都在發脾氣,原發矛盾還在那里,沒有人去處理它,等大家不生氣了,原來的問題卻變得更嚴重了。

在孩子情緒高喚醒狀態中,家長需要給予一定的幫助和指導,而不是一味的呵斥與嘮叨。

當家長意識到教育出現“死胡同”的時候,需要趕緊回頭,不要一條路走到黑。情緒化不僅不能解決問題,反而還會產生新的問題。

教育孩子需要的是智慧,運用足夠多的智慧才能有效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各種麻煩和問題。

 

教育孩子的核心是培養孩子健康的人格。當孩子各方面都很優秀的時候,學習便只是其中一個部分。

培養健康人格最好的方法就是從培養良好習慣開始。

有的家長很權威,孩子想法錯了,一定要給孩子講很多道理,矯正孩子的思想。我們很多家長習慣講道理,也擅長用講道理才表達自己對孩子的關注。其實從思想層面解決問題,不如直接調整孩子的行為,行為決定結果,想的再多不如實際行動起來,我們常說知道做不到,等于不知道。

有效的家庭教育即是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又是培養家長和孩子良好的相處習慣。

發現成長問題是家長需要密切關注的,分析和解決問題是我們寧和心理咨詢師擅長的。

千里之足始于足下,讓我們一起行動吧!

溫馨提示:文章、帖子、評語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
0人已踩 4人已贊
相關閱讀更多

服務與支持

給力心理APP

給力心理APP
給力心理
AP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北少妇不带套对白| 亚洲精品成人网站在线播放| 黄色小视频app下载| 国模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中国一级片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无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男人电影天堂|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不卡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老司机| 国产精品电影一区二区| japanese日本熟妇多毛| 成人h动漫精品一区二区无码| 久久国产免费观看精品3| 欧洲熟妇色xxxx欧美老妇多毛|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 波多野结衣一区在线| 免费高清资源黄网站在线观看 | 天天干天天拍天天操| 三上悠亚破解版| 无码国内精品人妻少妇蜜桃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 欧美一级做一级爱a做片性| 亚洲欧美久久精品一区| 爱穿丝袜的麻麻3d漫画免费 | 特级毛片s级全部免费| 北条麻妃jul一773在线看| 色一情一乱一伦色一情一乱一伦| 国产人妖ts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激情| 久久久2019精品| 日本阿v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视频观看| 极品美女aⅴ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最大av网站在线观看| 污污的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视频在线不卡| 男人的好电影在线观看| 免费在线观看成人| 午夜成人精品福利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