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咨詢常識
1、心理咨詢對什么樣的人效果最好?
來訪者愿意接受心理咨詢,希望自己在感受和行為上做出改變,而且希望從咨詢中獲得幫助。
來訪者是一個能夠充分表達和反思自己經歷的人。動機比較高的人在咨詢中頗為合作,與咨詢師坦誠交流,而且承擔來訪者角色的不同方面。在心理咨詢中,這些人最可能獲益,而且確實獲益最多。
2、心理咨詢一般需要多次時間?
心理咨詢一般每次50分鐘,如果是簡單的心理困惑,一般幾次就行了。如果問題原因復雜,或者有性格原因,需要的次數就比較多,時間就比較長,需要十多次甚至幾十次。
因為有的心理問題不是一兩天形成的,當然也就不可能幾次就將它們解決掉。
心理咨詢的最終目的是心靈的成長,而成長是一個極其緩慢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3、心理咨詢要收費嗎?
弗洛伊德認為,不收費的心理治療對患者無益。因為一個沒有適當付出的咨詢過程,求助者是不大可能重視心理醫生指導的,也未必想通過努力真正去改變自己目前的心理狀況。
其次,收費,也是為了咨詢師和來訪者保持現實上的距離。收費明確了咨詢師的責任和義務,也同時明確了來訪者的權利和責任。不收費的心理咨詢往往是比較隨意的。咨詢師和來訪者的權利、義務關系就顯得相對曖昧不清,或變成一種權利關系,或產生一種不必要的罪惡感,從而影響咨訪關系。
當然,如果你是在校生,校內咨詢室一般都是免費的。
4、為什么這么貴?
也許應該問,為什么這么便宜?首先,咨詢師培訓是一個非常長期的過程,需要支付很高的費用進行學習、培訓、訓練、督導。其次,咨詢師每天接待的來訪者的人數是有限定的,在限定人數上保持咨詢的質量和效率,則要求咨詢師花費時間與金錢不錯能量,接受督導。再者,雖然看上去是坐著聊聊天,但心理咨詢師付出的是強度極高的腦力勞動,理應獲得與之相應的勞動報酬。
5、心理咨詢師是什么樣的人?
心理咨詢師首先是一個自然人、社會人、普通人,擁有普通人的所有情感,也一樣有困惑和煩惱。
其次心理咨詢師是一種職業角色,他們心思細膩,觀察敏銳,有較好的覺察力和感受性,愿意用學到的心理學理論和技術去幫助有心理困擾的人。
6、對心理咨詢師什么都能說嗎?
在你覺得安全和對咨詢師完全信任的情形下,你應該把你的想法和對咨詢師的看法全部說出來,這樣對咨詢最有利。
當然,安全感和信任感是逐漸建立起來的,你不可能一開始就決定信任咨詢師。相信你的感受吧!
7、我能在咨詢以外的時間跟咨詢師聯系嗎,比如電話、微信?
心理咨詢師和你是咨訪關系,最好只在咨詢時間接觸。要盡可能避免發展咨詢以外的任何關系,比如朋友關系等。
出發遇到及其嚴重的問題,比如想要自殺、情緒崩潰,方可在咨詢時間外聯系咨詢師。
8、心理咨詢師會對我的問題保密嗎?
為來訪者保密,是對心理咨詢師的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在保密內容上,有三個層次:
第一,絕對保密的內容:任何你的個人獨有的資料都是絕對保密的,例如姓名、住址、電話號碼等等。
第二,相對保密的內容:指并非你獨有的那些材料,這些材料即使有人知道了,也無法據此判斷那就是你。例如很多心理問題的表現,都是成千上萬來訪者共有的。心理咨詢師有時需要將你的這方面情況與他的同行討論,以便給你提供更好的咨詢。
第三,不承諾履行保密義務的內容,包括兩種:觸犯相關法律,例如你可能對自己或他人構成危害的;你的情況比較嚴重,并涉及到自身安全,如自殺、自殘、嚴重的抑郁等,咨詢師會在必要時,通知你的親屬或監護人,并同時征求你的意見,以確保你的安全。
9、看心理咨詢師以前需要做什么準備?
基本上不需要做準備工作。
有人來之前講自己的問題寫在紙上,見了咨詢師就照著念,這并不好。
咨詢師希望跟你有直接交流,而不希望跟你隔著點什么,哪怕是一張稿紙。
10、為什么最好在正式咨詢前進行受理面談?
受理面談,也稱為預備咨詢,是指對前來咨詢的來訪者,所存在的心理問題及對此可能給予的心理援助進行判定的、正式咨詢前的談話。它是構成心理咨詢的重要步驟,也是通往心理咨詢的橋梁。
咨詢師詢問來訪者情況,初步判定女解決心理問題。制定相應的咨詢計劃,包括目標、次數、頻率等。
溫馨提示:文章、帖子、評語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