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件回放:荊州“吃人電梯”事件發生后,網傳全國各地不少人患上“電梯恐懼癥”,微博上、朋友圈的朋友們更是,各種轉發諸如“受到驚嚇的網友們,是這樣乘坐電梯的”,“乘坐電梯的正確姿勢”,“電梯的安全區域”……等等視頻、圖片來關注、參與這件事。
關于“電梯的正確乘坐方法”等惡搞
當發生一件社會廣泛關注的安全事故后,它會直接地通過視頻、言論等喚起大家的死亡恐懼。死亡恐懼這個焦慮的根本起源與人的生命如影隨形,所有關于毀滅的、災難的恐懼皆是因死亡焦慮而起。電梯事件發生后,大量地談論或是惡搞卻是一種消減死亡恐懼很好的方式,死亡焦慮不是一種好受的感覺,視頻惡搞,正是把恐懼轉化為了娛樂,當這種恐懼的感受被幽默的感受取代后,人們自然會降低對危險的恐懼。這一招其實是人們應對死亡恐懼的普遍方式,所以會看到那么多的人在傳播。如果你也是其中一員,不妨問問自己,你是不是樂于用幽默的方式來緩解內心某些難以處理的焦慮?
關于“電梯恐懼癥”
電梯恐懼是屬于焦慮障礙中的一種,但一般很少人達到恐怖癥的級別,真正的電梯恐怖癥會拒絕搭乘電梯或是接觸帶來類似感覺的東西。當一種行為習慣很大程度影響我們的正常生活時,它才能被診斷為“xxx癥”,大部分的人對此事的態度是正常的,也許在搭乘電梯時比以前多了擔心和小心,但不至于為此拒絕乘電梯。
乘坐電梯,你害怕嗎?
如果有人因此事受到了很大影響,那一定和他自身的心理狀態密切相關,比如本身就是焦慮易感特質,或者正處于情緒低谷中的人,他們需要專門的心理咨詢進行處理,認知行為療法非常適用。對大多數來說,不妨想想自你第一天搭乘電梯起到今天,你聽聞過幾次電梯故障至死的事件?假設一個人每天使用4次電梯,假設每天全國有5000萬人和你一樣,就是2億次的電梯使用頻率,而事故發生的當天,也就是2億分之一的乘電梯中發生事故,當一個事件弱化到極小幾率時,危險的感受也就很大程度降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