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都是生活在各種矛盾之中,當我們的愿望不能實現,我們的要求不能得到滿足,行為和內心必然會產生沖突,導致心理上的不平衡。心理學家把它稱之為“應激”。
今后的社會,生存競爭、事業競爭都將日益加劇。生活中的不如意也會常有,為了我們將來的生活快樂、健康,人生更加充實,要學會如何調適心理上的不平衡。
調適平衡的方法有很多,如宣泄法、激勵法、自嘲法、遺忘法、哭泣法等。
①宣泄法:
遇到心情不好或不如意的事情,可以找同學、朋友、家長、老師說給他們聽,來個“一吐為快”,他們會給你提出建議,使你“茅塞頓開”,走出心理的“死胡同”;還可以跑步、打球、大聲吶喊等方式來宣泄自己消極的情感和不滿,獲得解脫。
②激勵法:
每天多給自己說幾個“我能行,我一定行!”的話語,多看一些激勵人的語言,常翻翻成功人士和名人成長史的書籍。因為,許多人一生之偉大,來自于他們所經歷的大困難,所以他們的經歷會激勵你,并使你找到平衡心理的良策。
③自嘲法:
一位著名的演員,因禿頂而自嘲“熱鬧的馬路不長草,聰明的腦袋不長毛”,這居然成了禿頂者平衡心理的“名言”。自我嘲解不失為一種有效的調適心理平衡的方法之一。
④遺忘法:
當你有不平衡之事,就去打球、跑步、游泳、看書、唱歌、拉琴,去做你喜歡的事,暫時忘掉不愉快,之后可能你會發現,原來以為不得了的事并不像當初想的那么壞。
⑤哭泣法:
每個人可能都有過這樣的體會,當我們感到悲傷的時候就想哭,如果哭完之后感覺特別輕松。所以,你想哭就大膽的哭吧,不要因為“男兒有淚不輕彈”而使“淚往肚里流,不解己心煩”。
⑥假設法:
有的事情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當我們因愿望沒有實現而苦惱,又無法改變現狀時,不妨換一個角度去看這個問題的弊端,且時時提醒自己去看這個問題的弊端以弱化自己對愿望的追求態度。
⑦寬容法:
寬容、包容,是一個人獲得良好心態的最重要條件。責己重以周,責人輕以約才會更容易建立起彼此理解、彼此尊重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