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Facts over feelings. Don’t let your emotions play with your intelligence. Never allow temporary feelings to cloud your permanent wisdom. Stay grounded in logic, observe before r
- 2.日子零零碎碎,生活滿滿當當, 把不忙不閑的工作做得出色, 把不咸不淡的生活過得精彩, 愿你所有快樂,無需假裝, 愿你此生盡興,赤誠善良。
- 3.?? 習得性無助是反復失敗后的心理狀態(tài)。打破循環(huán),需要新的嘗試。#心理現(xiàn)象 ????
- 4.友誼和愛情之間的區(qū)別在于:友誼意味著兩個人和世界,然而愛情意味著兩個人就是世界……阿偉
- 5.愛情里最動人的,不是甜言蜜語,而是危難時的不離不棄,是平淡中的彼此牽掛,是歲月里的攜手同行。
- 6.淡定的人,不解釋, 因為問心無愧! 明智的人,不計較, 因為看透了人心。 人一旦看透, 就會變得很沉默。 任何關係褪去最初的激情和熱情, 最後看的是良心, 拼的是人品、 留的是信任。
- 7.總是想怎么到達景區(qū),永遠都是到不了的,只有向著景點出發(fā)才有可能欣賞到風景,你說是嗎?
- 8.時光永遠不會逆行,把握好每一個屬于自己的清晨。早安!
- 9.或許有一天,你嘗盡了社會的無情,金錢的呀力,愛情的不堪,人心的險惡,終會明白,別人的屋檐再大,都不如自己有把傘。”
- 10.早,好運,開機
- 11.人生就是一場修行, 有些人教你善良, 有些人教你成長, 別怕辜負,別怕離開, 他們都是你生命里的過客, 而你才是自己永遠的歸宿????
- 12.《十歲孩子“亂搞”:別急著崩潰》 十歲孩子在家頻繁“亂搞”,是很多家長的崩潰瞬間——玩具散落、書本亂堆、甚至故意擺弄物品制造混亂,其實并非單純的“不聽話”。從心理學角度看,這背后
- 13.《父母與孩子:像兩棵并肩的樹》 健康的親子關系,不是藤蔓與樹的纏繞,而是兩棵獨立的樹,根在地下相連,枝葉在風中致意。 首先是“看見真實的孩子”。放下“你應該成為什么樣”的預設,
- 14.應對細節(jié)控: 1. 主動管理,給足“安全感” 細節(jié)控的核心需求是“可控”與“準確”。別等他們來問,主動溝通。在提交工作或表達觀點前,自己先檢查一遍核心數(shù)據(jù)和關鍵節(jié)點,并提前告知他們:
- 15.今天我分享一句話:很多人從小就被教育要分享、要助人。但我希望大家記住:分享是把自己多余的分給別人,而不是把自己本就不夠的拱手送人。
- 16.與自己的情緒,溫柔和解? 不必逼自己永遠陽光燦爛,就像天空總會有陰晴圓缺,情緒也有自然的起伏。 允許自己偶爾陷入低落,允許心里的烏云暫時停留——那不是脆弱,而是對真實自我的接納
- 17.沒有播種,何來收獲;沒有辛勞,何來成功。喜歡的路要自己去走,喜歡的風景要自己去看。不要讓懶惰把夢想變成夢和想!
- 18.心念如川,既有向內(nèi)叩問的清醒,亦含順勢而為的從容。不必強堵洪流,也無需追逐浪尖,讓念頭自然流淌。以自持守清明,于平淡見本真,便是在分寸間尋得的自在。
- 19.生活是自己的, 千萬別難為自己,有什么樣的能力, 就過什么樣的生活。盡力而為,量力而行, 做個有溫暖的人。
- 20.幸福是一種選擇,也是一種能力,認知的覺醒和視角的改變是獲得幸福感的基本功課。 ?看別人的缺失,別人不一定受害,自己先受害;看別人的優(yōu)點,別人不一定受益,自己先受益。做家長更是如此
- 21.什么是心理內(nèi)耗?就是說,人在自我管理的時候需要消耗心理資源,當資源不足時,人就會處于一個內(nèi)耗的狀態(tài),長期如此會讓人覺得疲憊不堪。 人的最大內(nèi)耗,就是找自己的麻煩。 如果還不及時止損
- 22.簡述知覺的基本特征。(二級) ①知覺的選擇性:人在知覺過程中把知覺對象從背景中區(qū)分出來優(yōu)先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性就叫知覺的選擇性。 ②知覺的整體性:人在知覺時,并不把知覺對象感知為個別孤
- 23.因為夢見你離開,我從哭泣中醒來,看夜風吹過窗臺,你能否感受我的愛,只到老去那一天,你是否還在我身邊,看那些誓言謊言,隨往事慢慢飄散,多少人曾愛慕你年輕時的容顏,可知誰愿承受歲月無
- 24.咖啡因其實來自咖啡果。 醒來了以后才知道自己睡了一覺。 我是不是小時候的自己留在世上的遺物啊 有目的的人生才會迷路,我只是來這個世界散步。抽時間是對時間的施暴。 苦難是生物的防沉迷系
- 25.在不可預知的明天 平靜也是一種幸福
- 26.【命由誰定】 某件事我們做多了,想多了,就成為了習慣。一旦這種習慣固定下來,就會逐步發(fā)展為某種生命模式,成為我們的性格。這些習慣和性格,又決定了命運的不同走向。可見,命運不是上天
- 27.?未達之事,不說。 淺層理解: 自己還沒做到的事情,就別急著跟別人分享。 心理動因: 分享本意是尋求驗證、認同,或緩解自我懷疑帶來的焦慮,但成事的過程卻是脆弱的,且極易因外界的評價
- 28.熙熙攘攘的人群,表面的熱鬧不能填補空慮的心情
- 29.【 對的】 看到支持自己觀點的文章就果斷收藏,對反對意見則快 速劃走? 做決定后,會不自覺地尋找各種證據(jù)來證明自己的決定 多么正確? 與人爭論時,只挑選對自己有利的論據(jù),忽略那
- 30.生活沒有一帆風順的奇跡 風雨和傷痛都是不可避免的經(jīng)歷 支持我們走到現(xiàn)在的 是自我治愈的能力
- 31.上午醫(yī)院忙一會,咱們下午聊。
- 32.清晨的風,是給早起者的溫柔擁抱;路上的光,是為前行者亮的專屬燈塔。不必糾結(jié)昨天的遺憾,也無需焦慮明天的未知,把每個“今天”都過得熱氣騰騰,就是對生活最好的回應。早安,新的一天,全
- 33.用金錢購買的忠誠,也能用金錢摧毀。
- 34.你讓別人舒服,別人就讓你舒服。 你讓別人不舒服,別人就讓你不舒服。 很多人只是怨別人讓自己不舒服, 卻不知道為什么別人讓自己不舒服。 如果不從改變自己入手,永遠舒服不了, 因為別人讓
- 35.要么和靈魂有趣的人結(jié)交,要么和簡單善良的人相處,如果沒有,那就單槍匹馬。
- 36.情緒是身體的反應系統(tǒng)和意識的鏡子,學會管理情緒前,先要學會接受它
- 37.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活在當下就是幸福??
- 38.我討厭自己太過心軟。人們最終會認為我是理所當然的,這會讓我感到自己的價值被低估。我討厭自己是一個非常寬容的人。有時,我會原諒那些甚至沒有向我道歉的人。我討厭人們利用我向他們展示的
- 39.善有善報, 惡有惡報, 不是不報, 時候未到。
- 40.生活中的許多煩惱都源于我們盲目和別人攀比,而忘了享受自己的生活。
- 41.把讓自己快樂當成一個重要的任務和目標,可以抵御你的內(nèi)耗和不開心!
- 42.學會愛你自己,你最珍貴,值得所有溫柔以待。 別總把“為別人好”當作人生準則,你眼底的星光、疲憊時的呼吸,都該被認真珍視。 不必為了迎合而磨平棱角,不用因他人評價否定自我。 晨起給
- 43.感謝生命中的每一個自己
- 44.心要貴,一定要裝最美的東西, 情緒很貴,一定要接觸讓你愉快的人。
- 45.只有不斷找尋機會的人才會及時把握機會。
- 46.You do not have to apologize for finally taking responsibility for your own happiness. Choosing yourself does not make you selfish and it certainly does not make you a bad person
- 47.我顛倒了整個世界,只為擺正你的倒影。
- 48.人活到極致是:活自己 一個人長期活在他人眼里,做什么事都先考慮別人,從沒有真正為自己而活過,這樣的人,即使得到了再多人的認可,人生也是悲哀的。人活著,不是活給別人看的,活出自己
- 49.小城市看似溫暖,確毫無邊界,大城市雖然冰冷,但都是自由。人只有在舉目無親的地方才能真誠的活著。
- 50.親愛的,請找到真正的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像自己。你不必為了被愛而去努力,你只需要成為你自己,真實的自己才會吸引真正愛你的人
- 51.人生進入低潮,怎么才能擺脫出來,重新煥發(fā)生機?很多人選擇的是斷舍離,放棄與割舍,讓自己輕裝上陣,從而擺脫包袱,迎來春天。可結(jié)果,往往事與愿違。原因很簡單。一個人在遭遇低潮的時候,
- 52.既渴望深度聯(lián)結(jié),又恐懼失去自我,這種矛盾在“恐婚”“社恐”等現(xiàn)象中愈發(fā)顯著。現(xiàn)代人追求“親密有間”的關鍵是要思考如何在孤獨與共生間找到平衡。
- 53.一邊自愈,一邊前行,那些無人問津和傷痛加身的時光總能度過,那些苦悶與迷茫的瞬間也會在某一刻終得釋懷,從此,猶豫、糾結(jié)與失望不再
- 54.最高級的親密,源于敢于在對方面前暴露自己的不完美和脆弱。
- 55.??人性是很容易習慣,愛靠得的是吸引和共性,而不是一味付出。 無條件對一個人好,就會造成一個固化,讓對方理所當然的接受,你的好就變得不值得了。 感情有時候需要一種危機感,要讓對方有
- 56.到了一定年紀,越來越明白一個道理:“ 時間能治癒的,都是自渡的人。” 生活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可與他人言的不過二三,心裡的結(jié),需要自己一點點解,生活的坎,需要自己一道道翻。 生活中
- 57.愛你入了心,一輩子也忘不了,對你動了情,一輩子也放不下,愛上你雖然有點苦,但是也幸福,因為你已經(jīng)住進了我的心里,你就是我最美的遇見,也是我明知不可而為之的堅定,所以我會一直愛著你
- 58.有一些相遇,會隔著人海,帶著溫柔而來
- 59.情感中的迷戀最長只持續(xù)4個月,如果超過4個月,那已經(jīng)是愛了!
- 60.??戀愛中的人,體內(nèi)會分泌如多巴胺、催產(chǎn)素等多種化學物質(zhì)。多巴胺會給人帶來愉悅感和興奮感,讓人上癮;催產(chǎn)素則會增強人與人之間的依戀感。 這些生理上的變化會讓人在戀愛初期感到極度幸福
- 61.一定要懂得自愈,因為好起來的從來不是生活,不在爛人爛事上糾纏,不消耗自己。
- 62.開車上班族。人憋在空間狹小的車內(nèi),容易造成大腦缺氧,這是導致急躁的原因。此外,心情、性格、環(huán)境等也易誘發(fā)“路怒癥”。遇到突發(fā)狀況時,有意識地減緩車速,讓情緒盡快“降溫”,避免急躁
- 63.父母多陪孩子接觸大自然,少接觸多媒體,作為父母自己要去修復自己的創(chuàng)傷處理好和伴侶的關系,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并非孩子做得好或是乖才愛他。
- 64.在你沒有想清楚自己要怎么做以前,不對外攻擊是一個更好的選擇,因為如果人忙于攻擊,就沒有足夠的時間與精力來對內(nèi)進行建設。
- 65.茶如人生,淡中有味,虛懷若谷,怡然自得。喝出了苦和甜,清和澀。人生就是一本書,譜寫出了成功和失敗,幸福和快樂。人生必有一知己無話不談,無話不說。人生何求?就像一杯茶、一本書、一知
- 66.“成長,就是牽著內(nèi)心那個小孩的手,去完成那些‘未完成’的表達。” 我身體里,好像住著一個從來沒長大過的小孩。她從小就知道自己被寄養(yǎng),生活在寄人籬下的環(huán)境里,不得不學會看人臉色的童
- 67.喜歡偷窺他們的幸福生活
- 68.歸根究底分手帶來的憤怒都是因為愛曾存在過,正因為愛得又深又激烈,才會在分手時遭遇同樣激烈的痛苦和憤怒。
- 69.昨天、刪去。今天、留給回憶。明天、爭取。對的、堅持。錯的、放棄。
- 70.與人相處,你能感受多少就回饋多少。用你的感受去定義關系,而不是用關系去包容行為。??
- 71.萬物都是相對而言,一個人的缺點,往往能暗示他的優(yōu)點。我們要學會逆向思維:當你討厭一個人很強勢,你為什么看不到他的決斷力?
- 72.每一次安靜的傾聽,都像是在黑暗中輕輕遞給對方一盞燈。我無法替TA走那段路,但至少,能讓腳下的路亮起一點點微光。感謝你們所有的信任與坦誠。
- 73.每個人都會活到把愛補全的夜晚。 ——勒內(nèi).夏爾《形式分享》 在時光長河的幽謐轉(zhuǎn)角,命運似神秘的織夢者,悄然編織著每個人的人生。或許途中會有風雨如晦,讓愛支離破碎;或許會有迷霧重重,
- 74.失望的感覺估計就是,你氣得想罵娘,但是想想還是算了吧。連提都不愿意提。 ?
- 75.??原生家庭療愈 人的大腦終其一生都在變化。 哪怕童年經(jīng)歷創(chuàng)傷,只要成年后獲得安全的關系、持續(xù)的自我覺察與心理干預,我們依然可以重建內(nèi)心的安全感。 正如心理學家卡爾·羅杰斯所說:
- 76.你不是孤單一人 那些說不出口的委屈,難以化解的糾結(jié) 我們都懂 心理傾訴,是給自己的心靈一次“深呼吸” 讓陽光照進內(nèi)心角落
- 77.昨天讀書的時候看到這樣一句話:陽極生陰,所以黑夜實際上是從正午開始的。 這句話讓我聯(lián)想到:事情不是突然變壞的,而是從我們得意忘形的那一刻就已經(jīng)開始變壞了。
- 78.如何解決我眼睜睜看著我的生命在流逝這個問題?
- 79.當你能給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你不會再向外界去索取,你的內(nèi)心是豐盈的,不再需要別人照顧你的感受,你完全可以自給自足。
- 80.“華麗的跌倒,勝過無謂的徘徊
- 81.我們終其一生,都在找一個能說話的人……能聽你說話,能聽懂你說話,能聽你說廢話,這看起來這簡單的想法,實則要何其幸運才能遇到,肉體相伴比比皆是,但靈魂共鳴,寥寥無幾…
- 82.如何做情緒的主人 聲明資料系轉(zhuǎn)發(fā)
- 83.鉛華不可棄,這個世界即便沒有人愛你,你自己都要好好愛自己,大部分掉在憂郁沮喪中的朋友,是因為放棄了,可是你要告訴自己,鉛華不可棄,生命到最失望最荒涼的時候,都不要放棄,讓自己美好
- 84.??人生就是一個容器:裝的快樂多了,煩惱就少了;裝的感恩多了,痛苦就少了;裝的理解多了,矛盾就少了;裝的大事多了,雜事就少了;裝的陽光多了,陰云就少了;裝的高見多了,偏見就了;裝?
- 85.請優(yōu)先考慮那些優(yōu)先考慮你的人,也在乎那些真正在乎你的人。奔赴要值得,放棄要利落,不耽誤別人,也不消耗自己。
- 86.如何分辨別人是在幫你還是在操控你: 如果他的介入能增加你的選擇性,那就是幫助, 如果他的介入讓你失去原選擇性,那就是操控。
- 87.別再誤解心理咨詢啦!它真的不是“有病”才需要! 很多人一聽到“心理咨詢” 第一反應是:“我沒病,不需要!” 但其實 心理咨詢真正的意義 是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自己、 接納情緒 找到內(nèi)在的
- 88.真正的強大不是忘記,而是接受——接受分道揚鑣,接受世事無常,接受孤獨挫敗。
- 89.問心無愧就好了,對得起當時的萍水相逢,也對得起最后的一刀兩斷。
- 90.活著是為了做自己,而不是解釋自己。 ——《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 生命如曠野中獨行的孤鷹,翅尖掠過云海時從不向風辯解方向。我們本該是未加雕琢的原石,在時光長河里與星辰對望,而非
- 91.成為自己 比什么都重要
- 92.這才是真正的愛自己
- 93.寶塔今還在,你我已分開 ,,,
- 94.藍天白云可以治愈一切????
- 95.預想到最壞的結(jié)果之后,依然去努力,可以減少焦慮。同樣,將細節(jié)全部思考清楚,有的放矢,也能夠帶來一定的控制感。因為不會盲目樂觀,在焦慮的時候,我們能夠用過去的失敗來提醒自己不能放松
- 96.所以,遺憾要怎么寫,才最刀呢
- 97.有時候,我們就像這條年輕的魚,努力尋找海洋,殊不知,我們已經(jīng)身處海洋之中。有時候,我們努力尋找生活的目標,殊不知,生活的目標就是生活本身。 ——《心靈奇旅 Soul》 在時光長河里,我
- 98.- 你未必光芒萬丈,但始終溫暖有光。
- 99.每一個人來自于不同的家庭,所吃過的飯,走過的路,經(jīng)歷的事情不同,造就不同的認知。 每一個人都形成了一套固有的觀念,各自認為自己的思想是正確的。有時你也會發(fā)現(xiàn),你很難去改變一個人,
- 100.活在這珍貴的人間 陽光熱烈 水波溫柔
- 101.??依戀模式主要分為三種分別是:安全型依戀、焦慮型依戀和回避型依戀。 其中安全型是最健康的依戀模式,擁有這種依戀模式的兒童安全感很強,通常能夠信任他人,愿意與他人建立親密關系。
- 102.??回避型依戀是無法“被治愈”的 他們只能“自愈”,他們需要的不是“給予”,更不是“占有”,而是“安全感”和“陪伴”。 也就是說,你懷抱著“得到她”的目的去靠近她,反而會讓她越跑越
- 103.你的想法、情緒太多的時候,會阻礙你潛能的發(fā)揮,降低你的智商、情商,辦事效率也會明顯下降,所以要想做事情高校,必須先讓自己摒棄雜念全心投入。
- 104.我們終其一生,都在找一個能說話的人……能聽你說話,能聽懂你說話,能聽你說廢話,這看起來這簡單的想法,實則要何其幸運才能遇到,肉體相伴比比皆是,但靈魂共鳴,寥寥無幾…
- 105.讓思緒從雜亂歸于平靜,讓內(nèi)心在專注里生出溫柔的力量,這就是愛
- 106.允許一切發(fā)生,允許萬物穿過自己。
- 107.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挫折從不是終點,而是希望的入口。
- 108.生活或許沒有想象的美好,靜下心來,以一顆簡單的心,看待周圍的一切,生活一定會給予我們很多很多。歲月深長,未來可期。愿努力生活的人穿過風雨依然燦爛,積極向上
- 109.走過的不是路,是記憶; 忘不掉的是記憶,是走過的路!
- 110.跟隨自己的內(nèi)心,走向自己喜悅的生活
- 111.有些分手帶來的憤怒是因為分手包含了背叛,人會天然地對背叛感到憤怒,會想反擊。
- 112.命運會讓你經(jīng)歷相同的事情,直到你給出新的回應,當我們選擇不再繞路的時候,就是真正找到自我的時刻。
- 113.否定了你的付出,還否定了你的感情,也就是徹底否定了你。
- 114.人在情緒激烈的時候會關閉大腦理性思考的區(qū)域,這時理性處于下風。
- 115.你眼中的你不是真的你,別人眼中你也不是真的你,你眼中的別人才是真的你。 ——黑塞 在這紛繁復雜的人世間,我們常常陷入自我認知的迷霧。你眼中的自己,帶著主觀的濾鏡,或美化或貶低,并非
- 116.他一定會明白,失去你是此生最大的損失。
- 117.找到喜歡的事情并為之努力奮斗便是心之自由
- 118.保護好自己的能量好的關系都是滋養(yǎng)型的,讓你感到舒服,也促進你成長。 判斷一段關系是否健康,一個簡單標準是:和這個人相處后,你是感到充滿力量,還是精疲力盡? 誰讓你變得不像自己,
- 119.晚安安
- 120.愛其所是,意味著我能愛一個人真實的樣子。比如,他總是忘記關燈,她說話有點急;他偶爾懶散,她有時情緒化;他不擅表達,她對細節(jié)特別敏感。 這些都不完美,卻讓人感受到他(她)確實是個有
- 121.??有時你以為自己是懶,但其實那是靈魂在按下暫停鍵。 榮格說:當能量無法往外流動時,它會往內(nèi)轉(zhuǎn)化。你突然什么都不想做,不想社交,祗想一個人躺著,安靜下來。 那不是墮落,那是內(nèi)在重組
- 122.??真正的強者文化,追求的或許不是被愛,而是被認可其存在的合理性與不可侵犯。 當你不再執(zhí)著于“好人”的虛名,你才能掙脫最大的精神枷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