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在讀研究生 可以壓力比較大 沒自信 感覺自己什么都不會 感覺生活沒有希望 沒盼頭 沒動力
0個擁抱
82條評論
709次閱讀

網友
廣州專業心理咨詢
2025-03-28 12:52:44
醫生您好

網友須盡歡
0
首先,“博士”到底是個什么東西呢?我剛到耶魯的時候,研究生院的院長Tom P****d曾經為我們解釋過,他說“當你可以把Dr.放在名字的前面時,就意味著你成為了一位獨立科學家(i****t s****t)!” 之前我一直把注意力放在“科學家”上,覺得離童年的夢想越來越近了。直到最近我才意識到這句話的關鍵不在“科學家”,而在“獨立”二字!
2019-02-17 14:20:03

網友須盡歡
0
就像你描述的那樣,你在讀博士之前就已經可以搞科研了,你可以大量地閱讀文獻,可以做一些嘗試性的實驗,甚至是發表學術論文。但是這些并不是博士培養的全部,甚至都不是博士培養的重點!重點是“獨立”二字,也就是在問題描述里反復出現的“孤獨”,“一個人”之類的不開心的源泉。這種不開心是“根兒”上的,是無法避免的!
2019-02-17 14:20:22

網友須盡歡
0
這條路,你要一個人走!像你描述的那種被邊緣化、被世界遺棄的感覺會一直伴隨著你,直到你放棄或者走不動了為止。你可能會問,不是還有博士生導師嗎?而我要告訴你的是,導師其實就是那個遠在56,000,000公里以外的地球指揮官:
2019-02-17 14:21:59

網友須盡歡
1
但每一步路你都要自己走,每種苦你都得自己吃。更重要的是,當陪伴你一段旅程后,除了精神上的支持,那個遠在56,000,000公里以外的導師什么都做不了,你終歸還是要獨立的!
2019-02-17 14:23:01
在路上的感覺還是很痛苦的
謝謝
但導師有時候總認為我做無用功

網友須盡歡
0
如果你把讀博士當成為了拿個學歷那是挺痛苦的。因為博士不同于本科碩士以及以往一切的教育或學習模式,他沒有一個清晰的只要努力就可以復制的畢業模式。以前你可以通過和別人競爭找到目標。但現在你只是在和自己競爭。
2019-02-17 14:33:14

網友須盡歡
0
你所說的寂寞感正是博士生活的一部分。因為前面說過博士沒有可復制的模式,你會覺得你的生活和他人不同,這是正常的。即使是導師也無法給你設計好一條道路。這種寂寞感換一個角度就是你在打磨一件藝術品,而不是流水線產品,那么你愿意做一個藝術家還是在流水線上按開關的操作員呢?這樣想是不是會好一些?
2019-02-17 14:33:56

網友須盡歡
0
那1定考了很多試吧,以前這就是你的目標。現在沒了,現在你是在創作藝術品,不是打造流水產品。生產流水線產品你不會浮躁,因為1天要完成1000件目標清晰明確,可以藝術品呢?十年1劍,讀博大多數人56年才出1樣成果,你見過1個藝術家能說請自己每天要完成什么的嗎?
2019-02-17 14:35:03
你說的真好 謝謝 您當初就是這么過來的么

網友須盡歡
0
讀博士是一個漫長的崗前培訓,首先要習得的是科研技巧,其次是為未來的學術人生做好積累(知識、情商,請注意也包括人脈,但人脈也是建立自你的業務水平)。在這個前提下,就應該把入職的門檻(比如發表)細化成此間度日的目標。如果是文科博士的話,讀完一定要寫下來轉化為生產力,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打磨文章。光愛讀書的人連科研基本功都不算及格。
2019-02-17 14:57:53

網友須盡歡
0
沒有一個職業選手靠著興趣愛好心情感受就能做好事情,作家不會等靈感來再動筆,妓女也不會依靠性欲來接客;同理,憑啥到了讀書寫字就要心情好天氣晴手感好飯菜足有人愛等等等?就應該面無表情二話不說坐在桌子前開始讀寫,多一句心理活動都是矯情。P****m是自己過出來的;美德和信心,也是日復一日自我砥礪出來的。
2019-02-17 14:58:26

網友須盡歡
0
所以個人認為,博士期間科研成果的保證歸根結底來自自律加持之下的勞作。如果每一天都帶著目標坐在書桌前,每一天的勞作都能轉化為看得見的進度,天曉得怎么還能抑郁,被成就感充盈還來不及吧。
2019-02-17 14:58:44

網友須盡歡
0
上述我的回答并沒有訴諸所謂的小圈子。因為越是優秀的共同體/小圈子,就越會直接來自小圈子。但優秀的人也自會有自己相處的模式:同樣,這也需要彼此都具備美德和信心。此外,前輩包括導師的教導有時候會有用,但偉大的辯證法告訴我們,一切外因都是通過內因起作用的,所以根本上說,不過一句好自為之。
2019-02-17 15:00:51
您很自律么 感覺做起來也好難
您人真好
感覺很多事 道理都懂 堅持 自律很難

網友須盡歡
0
我曾經在一次重大的考試失敗之后一度非常迷茫,逃避痛苦,逃避思考,整個人都下意識的逃避一切復雜的東西,行尸走肉一般整天待在床上看電影。在一個以自主學習為主的專業里,想混日子簡直太簡單了。
2019-02-17 15:11:48

網友須盡歡
0
過了幾天,我發現我變得更糟了,這樣的生活并沒有帶給我快樂,我面無表情的看完一部部電影,在舒適區就地躺下給我帶來了極大的安全感,但是我不開心,我還是不能接受平庸的自己,所以我開始改變。
2019-02-17 15:12:13

網友須盡歡
0
因為在之前雖然不算高度自律,但也是個生活規律努力學習的人,所以對自己也有一些要求。便訂了滿滿的計劃,一天的安排從早上五點到晚上十一點,從學習生活到健身護膚,分秒必爭感人至極。
2019-02-17 15:12:28

網友須盡歡
0
結果,第1天果然沒起來,我連鬧鐘都沒聽到。帶給我的失落感讓我完全打不起精神。第2天,在5個鬧鐘下掙扎著起來了,結果由于睡眠不足1天都渾渾噩噩。第3天,失眠了…第4天…第5天…于是,我的計劃里,光早起就用了很久來完成。
2019-02-17 15:13:06

網友須盡歡
0
于是,我就惡性循環了。我逃了課,不去關注外界的信息,對新鮮的東西不感興趣,連學院的活動都懶得參加。也變得越來越軟弱。而結果也一項一項向我砸來。
2019-02-17 15:13:31

網友須盡歡
0
期末的時候,將將的成績我無法申請獎學金,并且給之后我的出國計劃也帶來了更大的難度。無數個我之前期待無比的機會由于我沒有關注或者沒有重視而過期了。錯過了一個又一個改變現狀的可能。
2019-02-17 15:13:54

網友須盡歡
0
高度不自律的體驗是,痛苦。對自己辜負了以前的自己的心痛。對自己沒有希望的現狀的痛恨。對自己不斷失敗的失望。對自己的未來的迷茫,我真的就只能這樣平庸了嗎?
2019-02-17 15:14:19

網友須盡歡
0
一開始是很難熬的。要想洗心革面就得抽筋扒皮。苦大仇深的完成了半個月的計劃,一切終于變得沒有那么難了,好像不用咬緊牙關爆出青筋一般的完成計劃了。
2019-02-17 15:15:23

網友須盡歡
0
不過我感到非常的滿足。我戰勝了那個好逸惡勞的丑陋的自己,我對自己的生活滿意,狀態滿意,對自己也滿意。日子充實而有趣,每天晚上聽到圖書館的閉館音樂再回宿舍,那一段路是我一天中最喜歡的時間,我會仰頭看天空,星星都更亮了。
2019-02-17 15:15:38
很多時候我也想完成 但是任我有的時候好難 不能按要求完成 然后就心累 想逃避 玩玩游戲 但是心里還是不舒服

網友須盡歡
0
最后,我感到很幸福。我對自己內心的掌控,行為的掌控,甚至食欲的掌控,都讓我覺得,我的未來變得越來越清晰,并且我有能力,將它變得更好,我有能力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
這個時候,我終于進入了積極循環的軌道。
2019-02-17 15:16:13

網友須盡歡
0
對我而言,高度自律是因為內心有強烈的驅動力,并且深刻的知道不自律的后果。正是因為之前痛苦的體驗,才能讓我在每次要堅持不下去時,都能因為不想再有那樣體驗而咬牙完成。我想,痛苦某種程度來說,也是一種財富吧。
2019-02-17 15:16:40
嗯嗯 謝謝 我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