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精神分析從哪里來,精神分析從觀察中來。從嬰兒觀察中來。發現人有四大支柱。一是力比多,就是欲望,欲望首先是吃。那種在現實中無法接受的感覺就被壓抑到本我。饑餓感。這種小時候的感覺會促發自己去解決這種感覺,要么否認要么壓抑要么過度滿足。這種解決方法也會變成一種經驗,即使長大了這種方式并不實際。二是尋求滿意的客體。最先就是好與壞,因為不滿足的感覺非常難受,所以歸結為一個絕對壞的客體。其次就是分離。然后是客體的攻擊性(不喜歡我)。然后是客體的喪失。這種客體帶來的感受,如果過度就會引起各種情緒和帶來攻擊性,為了維系關系,這種感受和攻擊被壓抑,只能選擇各種扭曲的方式來表達。三是攻擊性,攻擊需要表達,但需要合理表達。到底青春期,就會攻擊權威,但權威如此可怕,所以成功了很可怕,因為權威會報復,或者自己獨立了會失去關系。四是自戀,需要肯定和被愛來證明自己可愛和厲害,不被愛和不被肯定自己就關聯了那部分不肯定你的人身上。還有需要母親和父親是強大的,可愛的,愛你的,失望的那部分非常難以接受。作為整個精神分析的架構,一部分是本我,一部分是自我,一部分是超我。本我里面有力比多,攻擊性,難以接受的自己,理想化挫敗的父母,自我有所有當時做出適應的方法,超我里面有客體印象,權威。潛意識在關系中表達,本我里面的小孩部分的情緒,自己,對外在世界的超我預判,自我協調本我和超我的解決方式。所以關系就是角色,你扮演你需要扮演的,選擇你需要的外面的世界,協調自己的需要和外界的平衡。當有一天,你發現在關系中你在這樣扮演,給了你許多好處和壞處,你會選擇一種更實際的方式去看待自己和他人。所以咨詢師就是鏡子,讓你發現自己的游戲,放下自己的游戲,讓自己更好的更真實的生活在這個世界上。
18個擁抱
9條評論
283次閱讀

網友
大專的心理咨詢
2025-03-28 06:0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