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我發現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問題和現象。 我們從小到大,一直在期待的,努力的,掙扎的,反抗的,都是想要有人能看見自己。 父母,老師,各種權威,都沒能看見我們,他們看不見那個獨一無二的我們自己,有趣的自己,有價值的自己。。。。。因為他們自己就是“無趣的,無價值的”,所以無法發現別人的“存在”。 沒有哪一個老師不希望自己的學生成績好,各方面表現好,為了實現這些“好”,他們不敢表現真實的自己,極力偽裝成一個職業化的角色,去塑造“祖國的未來。這也就算了,因為他們的存在是這個社會流水線的需要,我們無力抵抗社會對我們的“塑造”。 但我覺得,心理咨詢師是應該跳出所有權威的框架,用最人性化的視角和身份來對待求助者的。 可令人悲嘆的是,他們不但沒有跳出權威框架,甚至還發展出了比權威更隱蔽的功能,因為他們掌握的“道理”更全面更細微,對當事人的內在影響更大。 他們和所有權威一樣,不敢表現真實的自己。不以真實相對,你能給予當事人什么?不還是和家長老師們一樣的點評和說服嗎?不還是和家長老師們一樣的期望和塑造嗎?不還是和家長老師們一樣的軟控制嗎? 我不知道為什么會這樣,但感受就是這樣的,無論走到哪,遇見誰,我們永遠都是有問題的。以為咨詢師能讓我感受好一點,覺得自己沒那么差,但他們職業化的“欣賞和鼓勵”來得太過短暫而虛假,根本無助于我擺脫問題,只會讓我的內心更無助更灰暗。因為我認為我已經用了最好的辦法(心理咨詢)來解決問題。 沒有人有能力讓當事人真正的感覺好起來,而不是短暫的陪伴時的瞬間良好體驗。這種體驗就像吃藥,藥效過后更無助。 只知道拿書本知識去和當事人的問題打交道,從來沒有人敢用真實的自己和當事人本人打交道,這就是我認為心理咨詢效果差,甚至造成負面效果的原因。 是啊,那樣當然太難了,因為你們面對自己的父母,伴侶,孩子,都會把真實的自己藏起來,用不同的面具和他們相處,又何況面對你的來訪者呢。 自己不成長,如果真正的幫助到別人呢? 或許你們的方法能對少數依賴面具活著的人有效果,但對于我這種不喜歡面具,特別想要剝離面具,特別容易識別別人面具,想去摘別人面具的,處于自我成長不穩定時期的我來說,你們的方法完全無效,讓我非常反感。 自欺的咨詢師,有可能幫助到比他們自欺嚴重幾倍的人,這個我是相信的。 沉睡著的自欺的人們啊,你們何時愿意醒過來看看這美麗的世界啊? 阿彌陀佛!
8個擁抱
14條評論
389次閱讀

網友
社區老人心理咨詢講座
2025-03-26 16:30:26

網友陳老師
0
你的內省和觀察的內容讓我感到很有意思。咨詢師如果戴有面具,可能是咨詢師本身的自我體驗不夠,或者你對這方面產生了投射。一個好的咨詢師是可以做到真實、溫暖、富有人性的
2021-07-19 15:47:38
陳老師。如果您不用“知識”來說話,我會覺得您是用真實來面對我的。

網友陳老師
0
想到一個問題,也可能是跟你所述相關的。就是心理咨詢行業中有些機構因為本身的設置進行了商業化。心理咨詢行業隊伍里面確實是良莠不齊,而來訪想分辨出適合自己的咨詢師也不是那么容易
2021-07-19 15:55:19

傾聽者曉曉
1
看你洋洋灑灑寫了這么多,很能理解你的感受,也許一直以來,從小到大你總是活在權威者的口水里,規則的框架里,讓你找不到真正的自我價值。也許是的,長年累月的傷痛不是三兩句甜言蜜語就能醫好的,這對你來說就像是一顆糖,在嘴里化了也就失去了價值。你需要重拾過去的歲月,找到那個內心受傷的小孩,去真心的接納她,愛護她,呵護她。沒有人會給你永久的安全感,除了你自己。
2021-07-19 15:58:57
曉曉。坐在我對面并看著我說話不行嗎?你這大段有啥意思,你這感覺,不還是站在玻璃窗戶外面說話嗎?退那么遠干嘛,怕我吃了你啊?
陳老師。又是知識代你說話,。。。。坐在我對面并看著我說話不行嗎?你這大段有啥意思,你這感覺,不還是站在玻璃窗戶外面說話嗎?退那么遠干嘛,怕我吃了你啊?
曉曉。你洋洋灑灑打這么多字,說得這些問題好像與你無關似的,你仔細想想,這些不全都是你自身的問題嗎。
羅怡萱。我不是您的潛在客戶,浪費您的時間了,對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