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53歲,《我著急成長的樣子,我自己都覺得可笑》 我們的煩惱和痛苦在于,能力不夠,想要的卻太多。想要安全感,存在感,價值感(內在價值)。 “不得不要”和“一定要”,是安全感低,行為表現可能是是“攻”或“守”。 “想要”和“不滿足”,是存在感低(即外在價值感低),行為表現可能是“作”或“折騰”等。 “沒有活力”和“死氣沉沉”,是內在價值感低,行為表現可能是“頹廢”或“自虐”等。 每個人都有這三個層面面的不同程度的問題,區別在于當時的處境把TA推到了哪個層面,他的意識能力把TA帶到了哪個層面。 安全感是人的基本需求,是生存保障的需求;存在感是人的較高需求,是自尊的需求;內在價值感是高級需求,是自我實現自我超越的需求。 我現在的處境暴露了我的安全感問題,我不斷發展的意識能力又推動了我對內在價值感的追求。在一低一高的需求的鼓動下,我被兩種力量拉扯,有種精神分裂的感覺。 我現在的感覺就像玩撲克牌“跑得快”,我一定要在別人手里的王炸出來之前打完手里的牌。“王炸”就是我的“安全感問題”,我一定要在“安全感問題”壓垮我之前,完成較好的內在成長。這也是一場與烏云賽跑的運動,我要在大暴雨來臨之前給我的家園做有效的防護。 接下來就是有意識的進行自我整合了。希望能有進步。
13個擁抱
22條評論
412次閱讀

網友
松崗心理咨詢師
2025-03-26 12:58:37

網友余謹諾
0
[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疑問]
2021-06-10 16:33:44
簡愛情感。謝謝您的善良,私聊真的幫不了我。我只能自己幫自己。
每個人都有問題,區別在于有人的選擇逃避,有的人選擇粉飾,而我選擇直面問題。所以大家才能從我的文字中“看到我的問題”。如果您不曾直面自己的問題并戰勝了自己的問題,那么您一定幫不了我。謝謝。

網友香風曉霧
0
2018年,幾乎是意識層徹底不防御了,潛意識有點噴薄似的爆發涌動。那時持續和外界碰撞可以更加快速整合的。結果去咨詢了,外力入侵,把以前的整個心理邏輯都破壞了。。那時社交幾乎沒多大問題,但是一談戀愛就退行。我說我沒辦法徹底信任一個人,意思是沒辦法徹底依賴一個人。沒辦法做到,在一個人身邊,想干嘛就干嘛。我爸爸的嬰兒期,奶奶把他扔在床上自己哭。我有很多看似是依戀方面出的問題,實際是復制了和爸爸的模式,我變成了恐懼拋棄的“爸爸”在和男友戀愛。。好在,那問題是出在俄狄浦斯期。結果,女咨詢師身上移情了爸爸,她自己本身心理發育水平處在自體自戀,頭腦層面。看不到我,不會處理情緒,生命能量受阻,只能不停的退行,直至嬰兒期不能再退,不能動了,僅存的理智換得異性咨詢師。那時可以不再糾結女咨詢師的創傷,直接斷了過去,承接過去的。
2021-06-10 17:17:31

網友香風曉霧
0
再之后,就慘了,退到嬰兒,女咨詢師持續的看不到我。她開始投射:你要知道,你的問題要靠你自己!不能依賴我!你要起床!要鍛煉!。。。。。那時已經是嬰兒,我在表達癥狀,可是任由我怎么表達,“媽媽”還是看不到當下的我的感受。不被“媽媽”看到的嬰兒,像掉進了冰窟窿,內在4分5裂,進入幻想世界。躺在床上,拉著窗簾,更加無法起床。嬰兒無力攻擊媽媽,內化了這敵意,內在4分5裂。對異性咨詢師的移情,起初是成長過程中所有好的父性客體的移情。背后對應的是“親生父親”這個不好的客體的壓抑著的攻擊性。這攻擊性在這2年里精進的,發奮圖強的,不惜1切代價的釋放過。所以到了去年的78月份,幾乎全部是正移情。。但相識的那個時間,心理年齡是躺在床上內在分裂的“嬰兒”,所以移情里包含了被毀掉的邊界的共生渴求。這是我那時說的,我的魂魄不在自己身上,我變成了他
2021-06-10 17: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