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求、需要或期望的數(shù)量、質(zhì)量或范圍沒有得到滿足,人的內(nèi)心就會失衡,貪念、虛榮、控制就會四起,一步步帶人進(jìn)入欲望的深淵,難以自拔。
我們?yōu)槭裁磿y填呢?首先就是我們周圍從小的環(huán)境,國民稀缺性決定的。在50~60年代,我們國家比其他國家都要落后,所以勒緊褲帶追趕超,什么都要弄到外國前面去,本來是一種精神激勵,但是在實際執(zhí)行過程中,因為自身條件的限制,達(dá)不到怎么辦,于是浮夸風(fēng)。物質(zhì)上的匱乏并沒有阻止虛榮表面的延伸,一直到90~00后代。又因為崇洋媚外的思想長驅(qū)直入,很多人根本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就被卷入進(jìn)去,相互攀比,好像物價也被拉的虛高,但是很多人卻深受其害,好面子不顧里子,盲目打腫臉充胖子,卻坑害了后代。
于是,我們一方面從小被控制,一方面也打腫臉充胖子,惡性循環(huán)。
你有沒有問過自己多少次自己是不是覺得知足了,真的滿足了那些“要求、需要或期望”嗎?你看過多少人都比你“好”:長得比我好,身材比我好,過得比我快樂,腦子比我聰明,身體比我強壯,內(nèi)心比我勇敢,或是在別的方面強過我,這樣的人你是不是見得越來越多,但是他們真的比你“好”嗎?你有沒有全盤去看去思考這個問題呢?
因為誰,我們才會“不滿足”?
在你看來,為了老天爺,你需要做到“足夠”,其實他在創(chuàng)造你的那天,就已經(jīng)讓你“足夠”了。
成長的過程中,你在家里或者與家人一起的時候,是不是都是我行我素?但在公共場合中,你都會盡量一絲不差地去從眾?而問題在于,不管有多努力,你就是你自己,變不成其他人。那我們?yōu)槭裁聪肴プ鏊说挠白幽兀课覀冇譃槭裁匆獕阂肿约旱哪欠莳毺啬兀?/p>
如今,你慢慢開始意識到,自己內(nèi)心的腳步有點不那么正常了,時而靜悄悄或怯生生的像只小老鼠,時而響當(dāng)當(dāng)?shù)綆桌锿舛寄苈犚姡粫r而輕快迅速,時而又沉重緩慢;時而沒來由地陰郁;奇怪、笨拙、無聊,都是它;上一秒暴跳如雷,下一刻就靜如止水,也是它。
你是否曾經(jīng)浪費了很多時間去成為別人?你是否曾經(jīng)追逐潮流,哪怕自己很討厭正流行的東西?你是否還曾希望周圍的人能接受那個并不真實的你?從很多方面來說,你可能做得很失敗——抽煙、酗酒、飲食失調(diào)、日夜顛倒、人際關(guān)系緊張、容易受到不良影響,也對他人造成了不好的影響,但是沒有一件事是做到“足夠”的。那時候你從未滿足自己必要的要求、需要或期望。對你來說,滿足意味著完美、完整、完成,滿足是無法企及的。
也許你的衣服也許從來不是最新最棒的,你的山地單車也許永遠(yuǎn)都是那么平凡;也許你沒有你朋友那么聰明伶俐、沒你希望中那么胸懷寬廣,也許你談戀愛次數(shù)與你對它的向往也不成正比。
但是你已經(jīng)足夠,過去現(xiàn)在將來都是。老天爺創(chuàng)造的你,正是一個完美的你,因為世上再沒有第二個你,光這一點就酷炫得不得了了。與其耗費精力去成為其他人,不如舒舒服服承認(rèn)你作為你這個人就已經(jīng)很足夠了。
滿足并不等于完美,而是說你要不斷努力,去成為更好的你自己,去改善生活的方方面面。滿足并不等于完整,滿足也不等于完成,如果我的情感、精神和智力都完成了發(fā)展,那還有什么意義?滿足更不是無法企及的,因為你看, 就已經(jīng)是“足夠”的了。如果我們不再渴望那種我們認(rèn)為自己應(yīng)該過的生活,不再錯誤地去定義自己應(yīng)該成為什么樣的人,而是開始做自己、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這才叫真正的滿足。
給力專家·本源道身心研究中心·二級心理咨詢師
陳志顯
溫馨提示:文章、帖子、評語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