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青少年咨詢需要耐心
個人原創
鄒紅梅
發表時間:2024-03-27 15:19:36
1661
0
1

大家習慣把心理咨詢師稱作老師,覺得老師就是能夠給出方法,幫自己快速解決問題的人。
然而,心理問題來源于不當的關系,經年形成,心理咨詢可以理解為重新養育和塑造人格的過程。這個過程需要耐心。
咨詢師站著第三人視角,以專業的方法幫助來訪看到無意識中被壓抑的情緒,沖突的關系,逐漸去領悟、修通。
很贊同曾奇峰老師說的,父母有時候對孩子需要多一些江湖義氣,說的出來“沒事,有爸媽呢”“大不了我養你”這類的話。(這不是鼓勵父母溺愛孩子,溺愛也是一種忽視。)
被充分愛過的孩子更有勇氣去面對困難,創造自己的生活。
如果孩子總是感覺到望子成龍的壓力,似乎成了學習的工具,父母愛他是因為他乖,因為他學習好,他會認為這個愛是假的,自己表現不好愛就沒了,于是內心充滿擔憂、恐懼、焦慮,早晚有一天,他會以自己的方式抗議,躺平擺爛就是一種,我們社會中這樣的現象已經越來越普遍了。
當然,很多時候,父母自己也是充滿創傷的,去解決自身的問題才不會讓情緒影響到家庭、孩子。
心理咨詢是一起探索、面對真實的人性的過程。
當真正能理解、接納自己的時候,人能夠活得越來越自在和自由。溫馨提示:文章、帖子、評語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
然而,心理問題來源于不當的關系,經年形成,心理咨詢可以理解為重新養育和塑造人格的過程。這個過程需要耐心。
咨詢師站著第三人視角,以專業的方法幫助來訪看到無意識中被壓抑的情緒,沖突的關系,逐漸去領悟、修通。
很贊同曾奇峰老師說的,父母有時候對孩子需要多一些江湖義氣,說的出來“沒事,有爸媽呢”“大不了我養你”這類的話。(這不是鼓勵父母溺愛孩子,溺愛也是一種忽視。)
被充分愛過的孩子更有勇氣去面對困難,創造自己的生活。
如果孩子總是感覺到望子成龍的壓力,似乎成了學習的工具,父母愛他是因為他乖,因為他學習好,他會認為這個愛是假的,自己表現不好愛就沒了,于是內心充滿擔憂、恐懼、焦慮,早晚有一天,他會以自己的方式抗議,躺平擺爛就是一種,我們社會中這樣的現象已經越來越普遍了。
當然,很多時候,父母自己也是充滿創傷的,去解決自身的問題才不會讓情緒影響到家庭、孩子。
心理咨詢是一起探索、面對真實的人性的過程。
當真正能理解、接納自己的時候,人能夠活得越來越自在和自由。溫馨提示:文章、帖子、評語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
0人已踩
1人已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