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一我的咨詢心得。
我的心理咨詢結束了,回顧這段過往時光,內心里有不舍,也有感恩和滿足。感謝王老師,這三個月的陪伴和疏導,讓我看清了自己,明白了自己。同時,也讓我能夠接納眼下這樣的自己。
人之為人,是因為七情六欲。問題是,我的情感更多是悲傷抑郁焦慮,很多時候我被困在這樣的情緒里無力自拔,沒有快樂可言,更談不上幸福。
我知道,一切的因是我的自卑。我常常覺得自己不如別人,走到哪里也少言寡語。無論工作或是家庭,都不如別人,自慚形穢,自愧不如是我最常有的感覺。說實話,這樣的感覺現在還有,但與以往不同的是,我的內心里有了一股力量,雖然微小,但我相信,它會逐漸壯大并主宰我的將來。
看見自己,接納自己。
經過王老師這段時間的陪伴和咨詢,我對自己有了更多的覺察,也看到了自己慣性的情緒和思維模式,看到了它們對我的禁錮和捆綁。想要擺脫,卻又無力,糾結著,焦慮著。王老師告訴我,接納才是改變的開始。先去接納這樣的自己,停下對抗和自責,不再內耗,即是邁向改變的第一步。
相信自己,行動起來。
我習慣于自責,常常覺得自己不夠好,別人也不會喜歡自己,走到哪里,都不是受歡迎的存在,甚或象空氣一般,不會被人看見或關注。低落,抑郁,不安是我的常態。
王老師告訴我,在慣性的情緒起來時,在當下的那一刻,我可以做點什么,而不是象以往那樣,把自己交托給外界。
一直以來,原生家庭中的情感缺失,成了我內心無法彌補的空洞,我奢望遇到良人,能給到我需要的關懷,能夠療愈我的內心創傷。
可當我這樣想時,我發現自己越發地無力。而王老師告訴我,過往的一切并不必然決定現在,我的現在是由未來決定,未來我想成為怎樣的人,由我現在去把握。理論根據來自心理學家阿德勒的目的論,即以未來的自己為目標,同時將向外的目光收回來。
一直以來,當我覺得自己不行時,我會希望有個很行的人出現,希望這個很行的人能滿足我的需要。我不自覺地強化了外界的重要,而忽略了自己。習慣性地把自己看得很小很小,而把他人看得很大很大。
而目的論讓我學會,從未來看自己??吹窖巯碌淖约?,已然成年,已非當年那個無助的小孩。如果我想將來更好些,那就從現在入手成長自己,放下對外界的期待,不再過度強化外界的力量,以致弱化或忽視自己。
培養自我的覺察力,每當意識到自己又陷入到過往的情緒或思維模式時,在那一刻停下來,不再由它們掌控自己,同時試著跳出來用行動去突破自己。
這一刻需用勇氣,從具體的小事上,用簡單的方式來表達自己。也不必給自己太大的壓力。也可以事后重溫或還原當時的場景,給自己時間去演練,嘗試去做不一樣的自己。
說我想說,做我想做!
最后一次咨詢,給我印象很深的是,我可以大膽表達自己,而不必要求他人非得理解。
說實話,一直以來我習慣于封閉自己,相識滿天下,知音能有幾??鄲灥吐鋾r也無人可訴,即使有一兩個朋友,也覺得他們不會理解,所以,我習慣于將心事悶在心里不去表達。
王老師給了我認知上的挑戰,她說,我表達自己的出發點在他人身上,他人是否理解決定著我是否表達,而不是以自己為中心,我表達是為了我自己,我只是想呈現那樣的自己,至于他人是否理解,我決定不了也無法要求。
無論如何,生命的主權在自己這里,而非他人。把自己交托給他人,由他人來照管或掌控,那是對自我的蔑視。想要他人尊重自己,先要學會自我尊重。
我心中,我最重!
這是我發自內心的聲音,此時雖然還有些微弱,但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它終將壯大,到那時,嶄新的自我也將會脫殼而出!
最后,再次地感謝王老師,由衷地想說,感恩遇見!
注:本文是來訪口述并同意,經本人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