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為童年不良經歷是一個很嚴重的事,只有情感忽視、身體受到虐待、親人突然死亡、目睹家庭暴力、經歷自然災害、在嚴重車禍中幸存以及其他強烈的情感經歷等,但其實大多數人,都可能遭遇過童年創傷。
有可能是父母無意一句傷人的話:“你看看別人,怎么就你不省心”、“你是姐姐,為什么不能讓一下弟弟”、“我工作那么忙,沒時間陪你”
也有可能是童年被無視的一個愿望:比如即使考了第一名也沒有買的玩具;還有可能是掩蓋在每一句“我是為你好”之下的那些壓力:“我打你是為你了你好”、“我這么辛苦也是為你了好”。
更可怕的是,這些童年創傷很可能并不會隨時間而自動愈合。
創傷如何修復呢? ???
承認和看見當年自己那個困難的遭遇,看到當初那個受傷的、委屈的小孩. 被見證被看到是療愈的第一步.
持續的糟糕環境產生的創傷,就沒辦法找到創傷點,因此更難改變,往往需要經過系統咨詢,激活他們童年時期被壓抑的的需要(通暢是被忽視或者否地導致的壓抑),并處理這些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