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類生活在“意義”里,人類是從自己的角度看待事物的,我們一直是以自己賦予生活的意義來感受現實的,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感受到的并非事物現實本身,而是現實被我們賦予的意義。一般,我們通過自己的行為來詮釋生活的意義。因此,如果我們想要了解一個人的內心世界,就去觀察一個人的行為就好了,他的姿勢、態度、表情、動作、習慣以及服飾,無不體現了他對世界和自己的理解。生活的意義因人而異,有的很美妙,有的很糟糕,有的錯誤多一些,有的錯誤少一些。我們不由得比較好奇,這些賦予生活的意義,我們是怎樣形成的呢?
我接下來要談談,人生的三大事實和及由此衍生出來的三大問題。
人生的三大事實:第一大事實,我們要依賴地球提供的各種資源才能生存。第二大事實,地球上,除了我們自己還有別人。第三大事實,人類有兩種性別,男人和女人。由此衍生出來三個序列的問題:第一,職業,我們需要找到一份工作,以賺取我們賴以生存下來的生活資源。第二,社會關系,我們自己并非無所不能,我們需要與別人合作,我們需要發展出對別人的興趣。第三,愛情及婚姻家庭,這是每一個男人或者女人都無法回避的問題。我們面臨的各種問題隸屬于這三大序列。
每個人面對這三大問題的反應都不一樣,因為他們對于生活的意義是不一樣的。在面對職業、友誼和性等問題時,是否能夠用合作的態度來處理問題,或許對個體的生活會有比較大的影響。
態度是友好的還是不夠友好的,這和一個人的童年經歷有關系。一個人從出生那天就開始探索人生的意義,嬰兒會估計自己的力量,我是有力量還是沒有力量,這個世界是可以信任的還是不能信任,嬰兒在用眼睛和心打量這個世界,母親是他首先接觸到的人,母親的回應為他發展自己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素材,如果嬰兒發現自己想喝奶的時候就喝到了奶,母親總是能給到自己及時的照顧,嬰兒會感受到自己是安全的,哦,這個世界是友好的,這樣的意識就被生產出來了。因此,我們說,母親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影響到了嬰兒對于這個世界的感知。
說到童年對人生的影響,我們要提及三個方面:身體器官缺陷、被驕縱、被忽視。第一,身體器官缺陷,會讓兒童習慣于關注自己的缺陷,尤其是與他人相處時,陷入不如別人的情緒旋渦里,感覺到自卑,失去健康生活的希望。如果親人可以在兒童的成長過程中能夠引導兒童去關注到自己身體的健康部分,或許會有不一樣的未來生活。第二,被驕縱的孩子,可能會形成這樣的觀念,我什么都不用做,就成為世界的中心,別人都圍著我轉,他會喪失對別人的興趣,喪失掉與人合作的興趣,習慣于別人為他服務。這樣的孩子一旦進入社會,別人不再以他為中心了,他會非常受挫。第三,被忽視的孩子,在面對問題時,通常會過高估計困難,過低估計自己的能力和別人的幫助及善意,不能信任自己,也不能信任別人。在這里不得不再次提及母親,如果母親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孩子感覺到她是值得信賴的,并且把這種信任感擴大至兒童生活的其他部分,對于發展兒童對世界的信任感是有很大幫助的。
一個人在人生的第五個年頭會發展出獨特而固定的行為方式,也就是人格,他賦予生活的意義,他的生活目標,他接近這個生活目標的方式,情緒反應傾向等。這一切也并非不能改變,當個體遭遇到比較大的社會壓力時,他會產生想要改變的意識,有的人通過自己的努力成功改變,有的雖然感覺到痛苦但缺乏改變的力量,他或許要求助受過專業訓練的人也就是心理咨詢師。
愿這些內容能夠更好的幫助你理解自己和他人。
溫馨提示:文章、帖子、評語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