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的學習,是每一位家長心中最最重要一件事情,很多家長覺得孩子很聰明,學習應該沒什么問題,可就是會出現這樣那樣的狀況,也不知道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您有沒有想過,這些問題的產生,有可能并不是孩子的問題。
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您的孩子學習動力不足,成績不理想,甚至厭學棄學的原因和對策。
一、您的期望是否過高
有這樣一個孩子,他小學的奧數的成績很好,老師和家長都認為這個孩子對數學很有天分,認為孩子長大之后甚至可以成為一個數學家,孩子自己也認為自己學習很有天分尤其是數學,但是在學習當中卻一般,包括數學也沒有那么的優秀,但是所有的人都把他當天才,他也把自己當天才,他就不太接受這個結果,中考高考的成績都很不理想,學習期間孩子也經常有停學,看心理醫生,服藥等。大學畢業以后,也眼眶很高很難找到一個滿意的工作,因為一般的工作他都覺得沒有意思,太高的工作又做不了。這種過高的期望影響了他的學習,甚至影響到了他的人格。那這種過高的期望很顯然是家長給予的,家長為什么要給孩子這么高的期望呢?這是一種“托付心態”,即自己沒有實現的愿望,要孩子幫忙來實現,家長要“面子”,希望孩子學習好,為他爭面子,家長希望以后無憂,希望孩子學習好給自己依靠。
那這個問題怎么來解決呢?就是要破除家長這種托付心態,也就是說雖然是我們的孩子但是他生活是他的,我們生活是我們的,劃清界限。你的理想、面子,是需要我們自己來解決,不要依靠孩子。另外就是孩子的學習的這個目標不要過高,盡力就好。如果我們能給孩子樹立一個合理的目標,盡力而為,那孩子就能發揮他的才能,在學習上就保持一個自然的興趣,那么學習就能處理的比較好。
二、您對孩子管的是否過多過嚴
有一個大學生,在一所很好的大學,學習很優秀,還是學生干部,很活潑,但有一天他突然自殺,所有人都很震驚,他的遺書寫到:親愛的爸爸媽媽,你們交給我的任務我都完成了,中考考上了重點的高中,高考考上了重點大學,我現在學習也很好,你們交給我的任務都完成了,所以我現在就沒什么活著的意義了……
這是一個非常慘痛的教訓。那這個問題出在哪呢?很顯然,就是家長對孩子的學習管教過嚴、過多,這個孩子從小媽媽就給他布置的非常詳細的學習任務和學習計劃,如:幾點起床幾點睡覺、幾點去參加課外補習班兒、假期怎么安排、學習任務安排等等非常周到。這個孩子學習能力很強,很聰明,所以媽媽安排這些事兒他都能完成,他也沒有太大的逆反。但是當他上到大學的時候。他突然感覺到,好像自己沒有什么人生的意義。
這個問題我們如何解決呢?那就是:我們家長應該相信孩子,讓孩子自主自立,學習的事應該讓他自己管,把“要我學”變成“我要學”,這樣這個孩子的聰明才智才會都發揮出來,就會取得巨大的成就。所以我們做家長的望子成龍望女鳳可以理解,但是要相信孩子,孩子的事情讓孩子自己來做主,這樣才能夠達到自己的目的。
三、您和孩子有沒有要控制結果
我們很多家長要求孩子考試考到前多少名,考試考到多少分以上,不滿意就給孩子很大的壓力,使得孩子也對成績給自己設定目標,這些目標很多時候達不到,孩子自己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我們可能都有一個誤區,就是我們做事情就總想控制結果,尤其我們中國的家長,對孩子學習這方面就特別想控制學習的結果。打多少分兒、考多少名、讓孩子考上什么樣的學校……這都是在控制結果。但是大家都明白,事情的發展有它自己的規律,我們控制不了這個結果,所以如果我們非要控制結果的話,就會產生巨大的壓力,孩子頂著這些壓力學習,不但發揮不了自己能力,還會導致各種問題的出現,所以作為我們家長要及時走出這個誤區,同時也幫助孩子走出這個誤區,同時也幫助孩子走出這個誤區。對孩子說:學習的時候盡力而為順其自然,我們樹立的學習目標就是一個假設,別太當回事兒,努力的學,最后能達到目標好,假設是正確的,達不到目標就改變我們的假設,這樣我們就能夠順其自然了。不控制結果了,學習動力就會越來越好好。
四、也許孩子真的不擅長學習
有的孩子看著很聰明,但是學習就是不好,成績很不理想。這種孩子有可能真的對學習不是很擅長。有一種理論叫多元聰明論,有的人的聰明是表現在學習上,有的人聰明,是表現在跳舞唱歌,有的人聰明是表現在經商上……所以每個人聰明不一樣,每一種聰明都是好的,比如馬云,眾所周知他高考三次,第一次數學只考了一分,但是在經商方面,是個奇才。您的孩子那個特長、聰明,可能沒表現在學習上而是其他方面,您應該尊重孩子,條條大路通羅馬,建議他揚長避短,從事自己擅長的方面,做自己喜歡做的工作,也許他會做的很有成就。
通過以上的探討,做為家長的您也許在反思自己,是的,孩子在學習中,可能是由于家長強烈的干擾,學校不斷的施壓,讓孩子對學習失去了興趣,磨滅了學習的本能,失去了學習的動力。那么在清楚了這些錯誤的做法,不利的引導之后,我們也可以調整自己,改變方法,還給孩子原有的學習動力,在他們能力所及的范圍內,把自己的潛力發揮到極至,最大程度的實現自己。
溫馨提示:文章、帖子、評語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