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咨詢師、情感咨詢 關 注
你對自己的痛苦上癮嗎?
佛說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會、愛別離、五蘊熾盛。
人生如此之苦,我們都期待痛苦的終結——真的是這樣嗎?事實真相是:許多人卻對痛苦"上癮"。
無明眾生的顛倒知見,使我們認為無常是"常",無我為"我",而痛苦也被我們悄然轉換成一種另類的"快樂",使我們漸漸習慣于痛苦,更開始不知不覺地享受痛苦。
比如,有的人會不停地找人述說自己的痛苦經歷,然后"得意"地說:你說,還有誰比我更慘的嗎?
他不自覺地沉迷于痛苦帶來的自虐般的快感,以及自艾自憐的滿足感。
又比如,有人一次次的失戀,每次失戀以后,很長時間都走不出情緒的低谷,真是"見月傷心,對花落淚"。比起戀愛時的甜蜜,他似乎更享受失戀時這份"憂傷的快感"。
所以,輪回并不是死后才開始,很多人的生命就是不斷地在痛苦中輪回。他們重復地踏進同一種陷阱,然后以同樣的姿態跌倒,再發出同樣的哀嘆聲。
如果不是足夠敏銳,我們不會聽到哀嘆聲中自以為是的意味,也不會覺察到自己對痛苦的依賴乃至"上癮",不會照見自己是如何執著于痛苦的輪回而無意自拔。
有一個女孩,她的父親是酒鬼,她從小就必須忍受醉酒父親的暴虐與責罵。她十分痛恨父親,發誓以后一定要選擇一個絕不酗酒的男人。但是,她成年后愛上的幾個男友卻都是和她父親一樣的酒鬼。每次她和某個男友分手,找到的下一任男友還是如此。她沒有看到,表面上她痛恨父親,其實心里卻愛上了這種被虐的痛苦,并對自己對抗痛苦的生活方式產生了心理依賴。
如果我們有一把鋒利的刀子,一直用它來切削蘋果。假如有一天,沒有蘋果可削了,你能放下手里的刀子嗎?蘋果比喻我們的痛苦,刀子代表我們對抗痛苦的方式。
無論是刀子,還是蘋果,都是內心的投影,是習氣和業力的慣性與執著。如果我們執著于這些內心的投影,我們便會在痛苦中輪回,不能自拔。
囚禁我的沒有別人,只有我自己。
我若放手,便無人能抓住我。
只有全然地覺察、放下內心的依賴模式,痛苦的輪回才能終止。
不是么?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