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有個友人在服裝品牌專柜做營銷,上周請他吃飯,他問我:“圣誕節會不會‘血拼’?”我說:“有這個打算,但要看當時的情況,如果人山人海、擁擠不堪,我也不想去受那罪,再說也未必真的實惠,價格抬高再打折,結果還不是被宰。”
他實話實說:“運輸、管理、銷售、店面、廣告什么的攤下來大家都要賺一點,品牌產品打到七折、八折已經很實惠了,你平時去買才更容易被宰。我可是我們品牌的區域銷售之星,是不是購物高手,我最多聊三句,就可以辨出。比如男人給女人買衣服,就千萬別使勁推銷,即便出貨量大,惡狠狠地賣出好幾件單品,可是到了女人那里,不是顏色不滿意,就是尺寸不合適,女人很快就會回來退貨。浪費口舌精力卻大半做了無用功。但如果是女人給男人買,只有三個結果——大了、小了、剛剛好。充其量是換貨,而不是退單,銷售業績仍然保得住。”
我聽了大笑,這倒是事實。他接著侃下去:“上面那些還是雕蟲小技,真正的高手出手,更加厲害。我上次看見一個太太在店內看了半天,一下子選了六套童裝。要知道,我賣的是運動品牌啊。我上前閑扯幾句,問她是不是給孩子買的,那太太果然說是,因為孩子在外寄宿,衣服懶得洗,干脆一周六套換下來帶回家集中清洗。結果,我讓那太太又買了好幾件衣服,加起來有幾萬元。”
友人吊我胃口:“你猜,我怎么做的?”
我哪里猜得到。他解釋道:“我就跟那太太建議,如果是孩子的話,還在發育啊,童裝換起來方便但很快就穿不上了,應該再多買一些不同尺寸,甚至是成人款的。您看,您先生也可以穿。這衣服容易洗,又不容易變形,整體算下來不是很經濟嗎?”
果然很牛,不過還沒完,友人再接再厲:“這還不是頂尖高手,我們店這種運動品牌,單價上千元的不多,有一款外衣單價三千多,幾個同事說得天花亂墜也沒賣出去一件,而我賣了五件。比如上次,有個顧客摸了摸那款外衣,其實質量的確可以,但是在同等運動品牌里也屬于高價位。我很溫和地跟那位先生說,雖然料子款式都很不錯,但這個價格是高了。您可以看看別的款式,也有便宜的。五分鐘后,他刷卡了。衣服這東西,到了奢侈品的價格,就只是心里過癮,穿得爽而已。”
這下我明白了,搞定女人,才能搞定男人。難怪說商場是開給女人的,男人的衣柜也是女人掌管。我還決定以后在大街上看見衣服得體、有型有款、身著一看就是標價上萬元單品的男同胞,更加要心懷悲憫,那多半是銷售之星們的“成果”——語藏機鋒、暗中開火,挑起男人內心的攻擊性斗志。花錢如上戰場,兔子掉進陷阱,還想逃出獵人的手心?一切都是心理戰啊!
最后我問:“你在圣誕節這種超級購物戰役中,是不是要大開殺戒啊!”友人露齒一笑:“完全不必,圣誕節時物欲如洪水開閘,銷售純屬體力活,用不上心術。”
萬法歸宗,上鉤這種事的最高境界,其實是自愿。
溫馨提示:文章、帖子、評語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