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說,在她心中,愛很像是森林里的一個女巫,她是一個帶有魔性的“圣誕老人”。不錯,她的確會分發給我們愛情,我們幾乎見者有份,但是她要比“圣誕老人”更認真一些——不會發了禮物就完事,而是要看看你是否真正尊重她送給你的禮物。
如果發現你不尊重,她就要懲罰你,比如罰你到韓劇的情節里受受苦,熬熬痛,讓你在愛恨情仇里煎煮烹炸一番,最后才能“成熟”,這樣你才不會揮霍手中的愛的禮物,而是珍惜和珍重它:你對愛不尊重,那么愛也對你不尊重。
在和朋友交流中,我經常聽到一個愛的理由,那就是:我愛上他是因為我想忘記過去。好像愛可以成為一個橡皮擦,我們可以用一個愛來置換另一個愛。在用“此愛”替代“彼愛”的人的心中,愛不是愛,他們渴望的是讓別人幫助自己從痛苦中走出來。或者從另一個層面說,他們已經否定了自己可以解決問題,而是像“寄生蟲”一樣尋求宿主,這個比喻可能太可怕了一些,不如換個溫柔一些的:他們像嬰兒一樣,有奶就是娘。
凌末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她之所以接受男友,就是為了忘記過去,但是剛剛經受感情創傷的她(上一段感情失敗),對熱烈追求她的男友感到有些害怕,她害怕的是失去,所以總是很小心。她雖然已經是他的女友,但讓他到另一個城市工作,也許這個距離可以讓男友對她的愛降降溫,那時她在競爭一個工作崗位,很忙亂,對他關心也少了。
但凌末萬萬沒有想到,就在她焦頭爛額為工作而戰的時候,為情感發狂的男友迅速降溫了,他移情別戀,認識了另一個女孩。那個女孩實打實地愛上了凌末的男友,為此不惜和原來的男友分手。
兩個多月后,凌末競爭到了工作的崗位,卻發現物是人非,得到職位失去愛情,男友已經陷入另一場愛情,全然不顧她了。在后來的日子里,男友抱怨她,為什么在他那么愛她的時候不珍惜他的熱情。
他跟凌末交代了心里話:她到底什么時候能從上一段感情的陰影中走出來?凌末讓他感覺很自卑,在她面前他覺得自己像個小孩;可他跟那個女孩交往卻找到了自我,覺得自己才像個男人。
愛情原本是酣暢淋漓的,但是凌末卻做出了一個與這種境界很不同的舉動,居然在和男友確定了關系以后,把他“發配”到另一個城市,原因是想要集中精力在她的事業上。也許在這后面的潛臺詞就是:你礙我事了。
按理說,在她苦苦支撐的時候,愛情應為她起到一種后援隊的作用,而不是一個障礙。但你看看凌末的態度就知道她對這份感情到底是一種什么感覺了。這份感情與其說感情,不如說是一種準感情,或者說勉強的感情,或者說疑似感情——其實不是感情。
那么這是一種什么樣的關系呢?也許她要的是所有感情的外在包裝,比如一個男人的噓寒問暖,一個男人的拜倒石榴裙,一個男人的寵愛帶給她的存在感和安全感,讓她感覺不是孤單地面對傷口。她也許只是要一個陪伴者,或者一個象征的陪伴者——事實上,她連男友陪伴都無法忍受,干脆把他打發得遠遠的,免得擾亂她的心情。
那么這個徒有其表的愛情如果只是一個愛的包裝紙的話,它包裝的是什么?也許只是她的上一段感情的故事。也就是說,她接受男友的愛不是沒有訴求的,她希望這個男友的熱情可以幫她忘記過去,但可惜后來發現,這個男友非但不能讓她忘懷,反而讓她更加煩亂。
也許她自己都能感覺到,這樣的愛并不純粹,甚至不真實,男友只是橡皮擦,她試圖用他作跳板,將過去拋在腦后。她對男友的態度就是希望他是一個物品,比如說保溫瓶,冷的時候焐一焐,煩的時候扔到一邊去。這是愛嗎?
也許凌末希望身邊有個人,他能讓自己不會太冷,讓她知道自己不是孤零零一個人就夠了,這樣她就不是被拋棄的人了。
有些在情感中受傷的女人,會用一個熱烈求愛的男人證明自己不是沒有人要的,可惜這很難真正彌補她內心的那個洞,無論多少人要她,她其實希望填補的那塊拼圖,還是離她而去了。
如果你的心是冷的,那么別人的熱度就會燙壞你,所以當男友愛她的時候,她會覺得熱烈,寧可讓他走得遠遠的。甚至也許她可能在潛意識中給上一段感情的主人公一個空間,讓他可以回來,而不會因為她身邊的男人而放棄復合的念頭。
凌末的悖論在于,她本身沒有準備好進入一段真實的感情,而她越想用他擦掉過去,過去就越明顯。道具不會讓她忘記過去,他承擔不了她忘記過去的功能,因為那個記憶是在她的頭腦里,而不是在他的頭腦里。
這就是命運的詭譎處,我們越想忘記的東西,越忘不了。因為你想忘記的東西給你的刺激太大了,你竭力想忘記的一定是對你很重要的東西,所以你總在南轅北轍。
現在的問題是,即使是橡皮擦,也有自己的路要走。他受到太多的挫折,沒有了自我,然后他在一段真實的感情中找到了自己。“橡皮擦”說了很多話,其實就是一個找到自己的人的宣言:即使回到凌末的身邊,他要的也是真實感情,要求得到人的待遇,而非招之即來揮之即去的替代品。
如果沒有真的愛,而進入一段感情,那就是對感情不尊重,那么感情也不會真的尊重你,因為感情是有風險的,往往我們過度避免風險的行為其實才是最冒險的行為。
對一個沒有消化過去創傷的女人來說,她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養傷,而不是馬上投入下一段關系。草率進入賽場的結果,就是勉強而不真心誠意地進入關系,進入到并不是你情我愿的關系中;結果在自我保護能力最低谷的時候再遇創傷。
愛情沒有備胎,也沒有替補,更假裝不來,如果你對感情沒有敬畏,對自己的愛沒有足夠的尊重,那么最終受苦的還是自己。誰都明白長痛不如短痛,可是很多人選擇的恰恰是長痛。
對凌末這樣的人來說,最需要做的是和過去的情感告別,給過去的感情開一個追悼會。只有你放手了,過去才能成為過去,否則它一直會影響著你,你就永遠活在那該死的過去。
你應該痛定思痛,去總結和發現過去情感的得失,而不再次重蹈覆轍。你需要知道的是,你的心也許在此時無法承受一場愛情,如果當別人愛你的時候,你覺得恐慌,當別人遠離你時你覺得害怕,那么說明你還沒有準備好迎接新的挑戰。
每一次感情都是一場極限運動,沒有足夠的準備,是要命的。此時的人最渴望溫暖,但又害怕溫暖,愛是天使又是魔鬼,你此時最需要的是朋友,而不是愛情。
情感是一條修煉之路,要真正能打完“通關”,需要足夠的耐心與足夠的力量,我們需要的,是如何愛自己,而不是找一個人來愛我們;我們需要的是尊重愛,或者說尊重自己,而不是因為恐懼踐踏了一切,包括我們自己。
我們需要直面很多我們不愿意面對的東西,而一旦我們面對這一切的時候,也許會發現,那么多可怕的東西,也許不過只是紙老虎,比如所謂的寂寞、恐懼和痛苦,大多都是自己嚇自己的把戲罷了。
此文轉自 盧悅老師博客
溫馨提示:文章、帖子、評語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