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心理治療是一種有時間限制、有針對性且基于證據的情緒障礙治療方法。IPT 的主要目標是改善客戶的人際關系和社會功能的質量,旨在幫助減少整體困擾。IPT 提供了解決四個關鍵領域問題的策略。
IPT 最初是為治療重度抑郁癥而開發的,但它也可有效治療飲食失調、圍產期抑郁癥、藥物和酒精 成癮、心境惡劣障礙、躁郁癥和其他與情緒相關的疾病。IPT 與其他傳統心理動力學方法的不同之處在于,它研究的是當前的關系而不是過去的關系,并且認識到(但不關注)內部沖突。
這種做法不同于認知和行為療法,因為它只針對人際關系中的適應不良思想和行為。人際心理治療旨在改變人際關系模式,而不是相關的抑郁癥狀,以及針對加劇這些癥狀的人際關系困難。人際心理治療的指導性不如認知行為療法,它專注于患者指定的目標領域,而不是糾結于患者的人格特質。
期望
人際心理治療通常包括 12 至 16 周內完成的個人治療課程或小組工作。治療由家庭作業、持續評估和治療師訪談組成。IPT 的第一階段通常包括一到三個課程,在此期間,心理健康專業人員將評估抑郁癥狀并檢查社交歷史和親密關系,包括關系模式和期望的任何變化。然后,治療師與患者合作實施針對任何已確定問題領域的治療策略。隨著治療的進展,目標問題領域可能會發生變化。
相應地,心理健康專家推薦的策略也可能如此。小組治療——就像個人治療一樣——是有時間限制的、半結構化的,并側重于人際關系動態。小組治療為患者提供了更多在安全和支持環境中練習人際交往技能的機會。小組治療通常還包括治療前、治療中和治療后的個人會議,以審查目標、策略和進展。
工作原理
人際心理治療是 20 多年前發展起來的,是一種針對重度抑郁癥的時間結構化治療方法,近年來越來越受歡迎。從業者認為,社會環境的變化是抑郁癥發作以及持續抑郁的關鍵因素。人際心理治療最初是為成年人開發的,現已修改為適用于青少年和老年患者。這種療法最初出現在一項研究抗抑郁藥療效的研究中,結果發現其療效與藥物相當。
尋找 IPT 治療師時應注意什么
人際心理治療是一種相對較新的治療方法,最初是作為研究干預手段而開發的,直到最近,大多數 IPT 的從業者都是研究人員。其研究成功已使其被納入臨床治療指南,并引起了臨床醫生的日益濃厚興趣,但非研究人員的臨床培訓標準仍在制定中。國際人際心理治療學會是一個國際傘式組織,負責審議培訓問題,并允許各國制定自己的人際心理治療認證流程。
治療師應幫助患者確定他或她想要解決的人際關系問題,并按重要性排序。治療師還應在問題澄清、溝通分析和支持性傾聽方面提供支持。
可以在診所、私人診所和其他場所和機構找到這種治療師。
親自、通過視頻或電話篩選潛在治療師。在初次介紹期間,詢問治療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