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咨詢避坑指南五: 心理咨詢中常見錯誤 1.來訪者提問,咨詢師回答,并給出建議 治療原理:來訪者認同咨詢師,進而認同咨詢師的人格和建議。 這種形式存在風險:1.咨詢師的人格不健全,進而對來訪者產生負面影響。2.咨詢師并不比來訪者更加高明,來訪者的問題已經存在幾年甚至幾十年了,不可能通過幾個建議解決問題。? 2.貼標簽 容易產生心理暗示,類似現在大數據,自動吸引相關流量,一旦被咨詢師貼了標簽,來訪者容易從各種途徑吸納和標簽相關的觀點,從而被暗示成病,原來的問題沒有解決,又暗示出了新的問題。這種情況目前的心理圈很常見,也就是為什么很多人越做心理咨詢,問題越嚴重的原因。 3.教來訪者處理和他人的關系 心理咨詢不是處理來訪者和他人的關系,而是處理來訪者和內化客體之間的關系,來訪者和內化的客體之間的關系處理好了,自然會影響來訪者和現實中他人之間的關系。 4.和來訪者討論癥狀 比如,老師我失眠該怎么辦,老師我焦慮怎么辦,老師我和女友分手了怎么辦。只有行為王義流派討論癥狀,目的是為了找到產生癥狀的觸發條件,再用心理訓練的方式脫敏,其他流派若討論癥狀,癥狀無法直接解決。容易產生駐向阻抗。
0 0
-
以下三點不是心理咨詢師的工作內容: 1.來訪者提問,咨詢師回答,給來訪者提供建議或者金點子,讓來訪者帶回生活使用。 2.讓咨詢師分析另外一個人,比如“她愛不愛我?”“他這樣做是什么意思”。 3.咨詢主體問題,來訪者只能為來電的來訪者提供服務,而不能和來訪者共謀,去處理來訪者生活中其他人的事情,比如“和來訪者討論,如何讓來訪者休學在家的孩子去學校念書”。 找我咨詢的來訪者請先閱讀以上三點,以免造成您時間和經濟上的損失。
-
心理咨詢不是來訪者提問,咨詢師回答,然后給你幾個金點子,讓你帶回生活去運用。而是來訪者說話,咨詢師通過來訪者的言語,尋找工作的材料進行工作。給建議不是咨詢師的工作內容,咨詢師也沒有能力給出合理的建議,因為人性是多樣且復雜的。 實操技術: 來訪逼迫咨詢師給建議,或者做出某個判斷,這是精神分析可以工作的材料。 咨詢師的思維模式: 1.場景置換,來訪在生活中也是這樣逼迫別人的么?澄清人際關系交往模式。 2.人物置換,在他的生活中,他想逼迫誰?
-
我的咨詢設置,我的咨詢風格,咨詢前必讀 我的咨詢設置: 1.一次咨詢50分鐘左右。 2.四次一接 單次咨詢能做的成果很有限,最好能堅持做完4次,因為我前三次基本都以搜集材料為主,第四次才會干預。 四次咨詢結束后,2個月內可以接單次咨詢,視情況看是否追加咨詢次數(和來訪者共同商定)。超過兩個月,恢復四次一接的設置。 3.從第二次咨詢開始,咨詢前必須提前預約,確認下一次咨詢的具體時間,取消咨詢也需要提前告知,咨詢以外不討論任何問題,所有的事情只在咨詢中討論。 4.來訪者必須在安靜,不被打擾的環境下接受咨詢,這樣容易進入潛意識狀態,容易產生材料. 5.不接待各種“癥”的來訪者。(你可以來找我咨詢,但是不能告訴我你有醫院診斷的“癥”,因為違法) 我常用的流派: 新精神分析(以比昂和拉康的精神分析為主,結合其他主流各流派治愈因子) 我的咨詢風格 1.中立、客觀、節制、沉默。 不打擾來訪者的潛意識思路,選擇在恰當的地方工作。 2.不處理情緒,利用來訪者的情緒挖掘更多的材料,給來訪者提供更多有價值的幫助。 3.一旦進入咨詢,我的50分鐘屬于來訪者,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來訪者。
-
心理咨詢避坑指南五: 心理咨詢中常見錯誤 1.來訪者提問,咨詢師回答,并給出建議 治療原理:來訪者認同咨詢師,進而認同咨詢師的人格和建議。 這種形式存在風險:1.咨詢師的人格不健全,進而對來訪者產生負面影響。2.咨詢師并不比來訪者更加高明,來訪者的問題已經存在幾年甚至幾十年了,不可能通過幾個建議解決問題。? 2.貼標簽 容易產生心理暗示,類似現在大數據,自動吸引相關流量,一旦被咨詢師貼了標簽,來訪者容易從各種途徑吸納和標簽相關的觀點,從而被暗示成病,原來的問題沒有解決,又暗示出了新的問題。這種情況目前的心理圈很常見,也就是為什么很多人越做心理咨詢,問題越嚴重的原因。 3.教來訪者處理和他人的關系 心理咨詢不是處理來訪者和他人的關系,而是處理來訪者和內化客體之間的關系,來訪者和內化的客體之間的關系處理好了,自然會影響來訪者和現實中他人之間的關系。 4.和來訪者討論癥狀 比如,老師我失眠該怎么辦,老師我焦慮怎么辦,老師我和女友分手了怎么辦。只有行為王義流派討論癥狀,目的是為了找到產生癥狀的觸發條件,再用心理訓練的方式脫敏,其他流派若討論癥狀,癥狀無法直接解決。容易產生駐向阻抗。
-
心理咨詢避坑指南四: 咨詢師水平區分 新手咨詢師: 1.急著給來訪者干預,給來訪者建議,給來訪者貼標簽。 2.聽來訪者說的故事,聽來訪者說的內容。 3.不會懸浮注意、看不到自己的反移情。 4.咨詢以外和來訪者保持密切聯系,打擾來訪者生活,破壞咨詢倫理。 5.普通人的思維模式,和居委會大媽一樣,和來訪者閑聊,一問一答。 專業咨詢師: 1.多澄清,少干預,盡量讓來訪者自己賦義 2.聽來訪者說話的形式,而不是聽內容。觀察來訪者在咨詢過程中的一切舉動。 3.時刻懸浮,用第三視角審視咨詢過程。 4.遵守咨詢倫理,和來訪者只是咨訪關系。 5.在來訪者的語言中搜集材料,在關鍵的地方工作,不輕易打斷來訪者。咨詢不是聊天,從來訪者的語言中搜集材料,尋找出手機會。 6.帶上咨詢師面具后,思維方式切換成分析模式。考慮來訪者說話的動機,提問的動機,思維的模式,語言的形式,而不是內容以及提問本身。
-
心理咨詢避坑指南三: 咨詢師如何療愈來訪者: 幫助來訪者找到治愈因子,治愈因子找的越多,對來訪者的幫助越大。治愈因子(每個流派的治愈因子不同): 后現代:來訪者通過語言的討論和建構——產生出從來沒有出現過的東西一一產生人生例外經驗。 行為主義:通過行為訓練-獲得治愈因子。 人本主義:發展自己的潛能 深度心理治療流派:來訪者舊有人格瓦解一一重建出新的人格模式 認知流派:修正偏執的想法、災難化的思考、極端化的想法、歪曲信念 精神分析: 佛洛依德-潛意識意識化--佛洛依德精神分析特有的治愈因子 拉康一一拉康精神分析特有的治愈因子—一能指滑動(不要想著解決問題,問題本身是滑動的,A問題本身沒有解決,然后滑動到B問題去了,B問題還沒有解決,就滑動到c問題去了,來訪者沒有固著在一件事上,來訪者就被治愈了) 客體關系:人格中有缺失一一將外面的人格內化進去—一彌補了人格中的缺 失。
-
心理咨詢避坑二: 正規的心理咨詢 1.形式要正規: 咨詢時間50分鐘。(特殊情況除外) 遵守咨詢倫理,和來訪者只是咨訪關系,咨詢結束和來訪者沒有聯系,不干預來犯者的生活。不存在雙重及以上關系。 咨詢形式:語音(視頻)咨詢\面詢,不是你問我答,而是來訪者說,咨詢師聽,聽到材料后和來訪者進行討論,不同流派聽到的材料是不同的。 不同流派聽到的材料: 行為主義:來訪者的癥狀和觸發癥狀的條件 認知流派:歪曲的不合理信念 精神分析:來訪者壓抑的事件 存在主義:來訪者忽略的意義 后現代:來訪者的變化(正向變化) 人本:來訪者的潛能
-
心理咨詢避坑一: 一.心理治療的分類(四類) 心理訓練:行為主義流派常用。 心理教育:各類情感類節目,比如《愛情保衛戰》。 心理操縱:國防安全常用。 心理咨詢:詳見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