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是一種感覺,感覺背后是感受,頭腦有頭腦的語言,心靈有心靈的語言,頭腦的語言來自問句和對行為的解析,心靈的語言來自“感受”。
0 1
-
煩燥的時候千萬不要說話,也不要做任何決定,安靜的待會兒,成年人的煩惱,和誰說好像都不合適,要學會自我消化,想開,看開,放開,不為難自己,不盲目較勁,盡力了就夠了。自渡是一種能力,渡人是一種格局。活著,就該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睡前原諒一切,醒來便是重生。真正的強者是,夜深人靜時,把心掏出來自己縫縫補補,睡一覺醒來,又是信心百倍。
-
你呀,不要碰到一點壓力,就把自己變成不堪重負的樣子;不要碰到一點不確定性,就把前途描摹成黯淡無光;不要碰到一點不開心,就把它搞得似乎是這輩子最黑暗的時候。鏡子很臟的時候,你并不會以為是自己的臉臟,那為什么別人說出糟糕的話時,你就要覺得糟糕的是自己呢?別否定自己,你特別好,特別值得!
-
敞開胸懷時,心是舒展的,能容下更多可能性。不被焦慮困住,是看清了煩惱的本質,那些讓人心神不寧的事,本就沒什么大不了。要知道,情緒會來也會走,不必緊抓不放,只需坦然面對所有發生,不抗拒、不逃避,自然能生出定力。學著用輕松的心態面對人生的種種境遇,生活便不沉重,這是智慧,亦是勇氣。
-
我們常說活在當下,時間是最寶貴的東西,但好像我們對于時間的劃分常停留在表面的過去,現在,將來。其實除開“鐘表時間”規劃著我們的日常,我們更多的是依賴“心理時間”在感受外界對我們的影響。 時間本身是沒什么意義的,是我們投射給它的情緒賦予了他們意義。 而往往很多負面情緒都由“心理時間”而產生。一個最簡單的解釋,我們習慣懊悔過去沒有做成什么,也會時常擔心將來會發生什么,但本質上過去和將來都不存在。即便是你覺得我們都是從過去走過來的,但時間過了就是過了,這一秒就已經和上一秒截然不同了。我們都沒法活在過去。而將來永遠在還未到達的下一秒,所以也是沒有握在手里的東西。 而真正重要且真實的就是此時此刻。也就是當下。 我覺得當下不是一種時間概念,它更是一種實體的承載。 如果把時間看成一個線性的東西,如果你一直懷念過去,那你是在用現在來置換無法改變的過去,如果你一直幻想將來,你同樣也是用現在來置換不確定的將來。這兩種置換不管怎么看都是不劃算的,因為面對不能改變的東西,在上面耗費再多的時間也沒有意義。
-
人生的路不一定一帆風順,或崎嶇,或跌跌撞撞,或峰回路轉。如果這一刻,你感到艱難,別焦慮,別迷茫,先把手頭的事做好;如果這一刻,你感到孤獨,試著學會高質量地獨處,去學習,去閱讀,去提升自己。 終有一天,你會感謝曾經那個沒有放棄的自己,你會感謝那些曾經讓你痛苦不堪的經歷,因為它們讓你成為了更好的自己,沒有一帆風順,但一定會苦盡甘來。那時候,你就可以笑著說一句:“輕舟已過萬重山”。
-
?類的很??部分痛苦是沒有必要的。只要讓未被覺察的思維控制著你的?活,痛苦就會?然?然地產?。通常,當下所產?的痛苦都是源?對現狀某種形式的不接受、某種形式的?意識抗拒。從思維的層?來說,這種抗拒以批判的形式存在;從情緒的層?來說,它?以負?情緒的形式顯現。痛苦的程度取決于你對當下的抗拒程度以及對思維的認同程度。思維通常否認當下,并試圖逃離當下。換句話說,你越是認同??的思維,你就越感到痛苦。或者可以這樣說:你越是接受當下,你受的苦就越少,也越能從?我思維中解脫出來
-
所謂“最好的安排”,其實是一種肯接納現實的智慧,有時候,眼前發生的事情看似是一個挫折,從另一個角度看或許就是另外一種成長的契機。 用塞翁失馬的思維方式去解讀,就會讓人在困境中保持希望。接受有些事情的缺憾,因為那或許是另外一種意義的圓滿。當你回過頭去看,時間就會驗證,很多曾經在當時被認定的“壞事”,現在看來恰恰是命運的巧妙轉折。
-
你要允許一切發生,允許自己走錯路,允許自己看錯人,事事皆有因果,你要在因上努力,果上隨緣。 在這煙火人間,事事遺憾,事事也值得。不管生命中發生什么,都要心平氣和的接受,鎮定從容的面對,心安理得的生活。 一切發生皆有利于我,一切風雨磨難,都是為了自我成全。
-
能給你遮風擋雨的屋檐,同樣也會讓你不見天日。 只有你自己強大了才能不懼風雨,自己撐起一片天空,沒有誰的幸運是憑空而來的,所謂的好運不過是機會遇到努力的你。 你不一定要逆風翻盤,但一定要向陽而生。
-
兒時吃糖果,是甜蜜,是滿足; 青年時吃糖果,是回憶,是思念; 老年時吃糖果,是久違的幸福與溫暖。 生活中,我們品嘗的不僅是糖果,更是歲月; 回味的不只是甜味,還有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