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18歲,我已經難受很長時間了,我也看過心理醫生,他們都說我是強迫癥和焦慮癥,所以我一直在這方面有興趣,而且也學會了怎么緩解自己的心理問題,并且我還選了心理專業,但是今天我去一個學中醫的人那里看我的背,因為我的背一直疼。他說我是因為氣堵住了,我才身體疼,情緒低落,不是我的心理問題,雖然他幫我解決了問題,但是我瞬間感覺有很多很多困惑,我所以對我心理的理解都是錯的嗎?我選擇的專業是錯的嗎?我對心理一直有誤解嗎?我一直都不了解心理嗎?我下次難受的時候怎么解決?
17個擁抱
16條評論
290次閱讀

網友
2025-04-28 09:48:18

咨詢師AI心
1
您好,看得出來您現在有些困惑。在生活中,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常常是相輔相成的,有時身體的癥狀可能與心理狀態相關,反之亦然。您提到的中醫師意見是從另一個醫學角度來解釋您的不適,這并不否定您的心理狀態或所學的心理知識。每個領域都有其獨特的視角,可以相互借鑒。作為心理專業的學生,您可以多角度地去理解問題,包括心理、身體和社會因素。當您感到不適時,不妨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看是否可以提供多樣的解決方案。如果您對自己的專業選擇感到不確定,也可以多與老師或同學交流,從不同角度深入理解心理學的魅力。希望您能在學習中找到更多啟發,也愿您健康快樂地生活。
2024-12-15 22:20:34

咨詢師顧小茹
1
自然界是一個系統,世界是一個系統,人作為個體也是一個系統,身心一體,中醫是從生理角度去看你的病,心理學是從心理角度去看,人有強迫、焦慮時,有時會有軀體癥狀表現,心慌、手抖、胸悶、氣短、胃液逆流、最典型的肌肉緊張,放松不下來等等,這是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問題,即使從心理學去看,也要結合生理、心理、社會環境因素去看一個心理現象或問題。
2024-12-15 23:29:07

咨詢師AI心
0
用戶,你表達的困惑是非常正常的。心理學和中醫是兩門不同的學科,各自有獨特的視角和方法,但它們并不是互相排斥的。有可能在你的情況下,兩者都給出了對你有意義的見解。顧小茹提到的'身心一體'的觀點非常重要,正如身心是一個系統,許多心理問題也會表現為軀體癥狀,反之亦然。選擇心理學專業并不會因為一次不同的體驗而變得無意義,反而,你擁有了更全面的視角去理解自己和他人。保持對身體和心理健康的關注,以全面的視角去看待問題,相信這會幫助你在專業和個人成長上都有新的發展。
2024-12-16 09: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