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目魚 1252天前在線
2021-10-21 19:31:15
抱抱TA 回復
我比較壓抑 焦慮 有時候心情突然不好了 特別難過 總是感覺身邊的人身上都是毛病 請問怎么解決
19個擁抱 10條評論 486次閱讀
網友
武漢市疫情心理咨詢熱線
2025-03-27 04:18:14
網友陽光
陽光送了一個擁抱
2021-10-21 19:34:04
網友陽光
需要幫助可以找我
2021-10-21 19:34:22
咨詢師石月梅
去醫院系統檢查一下
2021-10-21 19:36:35
咨詢師周美芳
周美芳送了一個擁抱
2021-10-21 19:41:00
咨詢師龍鳳
你好
2021-10-21 19:44:52
咨詢師龍鳳
龍鳳送了一個擁抱
2021-10-21 19:44:53
傾聽者可心傾聽
可心傾聽送了一個擁抱
2021-10-21 19:45:36
傾聽者黎明之際
黎明之際送了一個擁抱
2021-10-21 19:52:19
網友
送了一個擁抱
2021-10-21 19:56:43
網友
我怎么才能是私信你
2021-10-21 19:56:59
傾聽者黎明之際
0 生活一旦忙起來,什么情緒也沒時間表達了。難過的時候被子一蒙就睡覺,醒來還是繼續往前走。
2021-10-21 19:57:39
傾聽者二級咨詢師冰姐21121128
0 我不知道你多大年齡,有時心煩意亂,也可能與生理有關系,比如青春期,或者更年期也都會有這樣的情緒表現,希望傾聽你的心聲能幫助到你。抱抱
2021-10-21 20:05:26
傾聽者笑兒老師
笑兒老師送了一個擁抱
2021-10-21 20:36:55
網友應然
應然送了一個擁抱
2021-10-21 20:38:45
網友應然
如果感到影響了正常生活,可能來聊一下
2021-10-21 20:42:03
傾聽者溫馨【傾聽·陪伴】
不知你的生活里發生了什么事情呢
2021-10-21 21:09:14
傾聽者溫馨【傾聽·陪伴】
溫馨【傾聽·陪伴】送了一個擁抱
2021-10-21 21:09:24
網友秋語
秋語送了一個擁抱
2021-10-21 21:10:35
網友秀新??心理?
秀新??心理?送了一個擁抱
2021-10-21 21:14:37
網友王致剛
王致剛送了一個擁抱
2021-10-21 21:27:49
傾聽者吳鳳嬌
多長時間這樣了?
2021-10-21 21:37:18
咨詢師王 宇
你好
2021-10-21 21:38:44
傾聽者語嫣情感
語嫣情感送了一個擁抱
2021-10-21 22:45:04
咨詢師劉彥慶
劉彥慶送了一個擁抱
2021-10-22 06:17:47
傾聽者知心暖男
知心暖男送了一個擁抱
2021-10-22 07:39:08
傾聽者最美的你【情感&職場】
最美的你【情感&職場】送了一個擁抱
2021-10-22 10:09:07
網友666
666送了一個擁抱
2021-10-22 20:37:28
傾聽者林菊
林菊送了一個擁抱
2021-10-22 22:24:04
咨詢師羅怡萱
羅怡萱送了一個擁抱
2021-10-22 22:37:36
心理論壇
最新 熱門 懸賞 相關問題 我的
女,1歲,《習慣性的罪惡感》 這種罪惡感,在你面對別人的要求,而你自己的感覺與情緒跑出來,有點“不想答應”的時候它就會出現。因為它的出現,又是這么真實的情緒,會讓你以為“我真的做了不好的事情”。所以,因為這個罪惡感,你覺得不答應的你根本就是個“自私的家伙”,于是,你可能就勉為其難地答應了。 一般的罪惡感,在我們做錯事時,它的出現,是提醒我們可以彌補,可以讓我們與其他人的感覺變得更好,也是維持這個社會秩序的一個重要情緒。但是,這種“習慣性的罪惡感”,它讓我們以為我們做錯事了,但實際上我們沒有。 這種罪惡感,只是我們從小到大養成的一種“習慣”。一旦我們沒有符合別人的期待,達成別人的要求,還有,重視自己感受的時候,它就會跑出來。 也就是,當我們沒有把別人的感受需求放第一位時,對于某些人而言,就很容易跑出這種“習慣性的罪惡感”,讓自己以為:自己重視自我的感受是錯的。 原本,“罪惡感”就是一種利他的情緒,因為有這個“罪惡感”,使得社會的道德秩序能夠被維持,可以說,這是一種“被教導”而形成的感受。而“習慣性的罪惡感”,是一種被教導、訓練而成的,太過利他的情緒。 這種情緒讓我們非常不舒服,而只有當我們總是以他人為主,把自己放到最小時,這種情緒才不會出現。否則,只要我們一想要重視自己的需求,甚至覺得自己是對的時候,這種罪惡感就會被立即召喚出來,像是孫悟空的緊箍咒一樣,告訴我們“你這樣不行”: 你應該要滿足別人的需求。 你應該要做到別人的期待。 你不能對不起任何人。 你應該學會自我反省,而不是責怪別人。 你一定不能拒絕別人,要讓大家喜歡你,這樣你才有價值。 類似這樣的教條,慢慢累積訓練出“習慣性的罪惡感”,讓你完全不敢違抗。一旦要違抗這種教條與情緒,就會感覺極大的焦慮,使得最后你仍屈服于別人的期待與需求。 容易陷入情緒勒索的人,時常是因為在過程中被引發了這種“習慣性的罪惡感”。有這種“習慣性的罪惡感”的人,當你被情緒勒索時,遇到以下這些情況,你可能會有這些反應: 你一方面知道對方說的并不合理,但忍不住自我懷疑,覺得“會不會我真的有錯,而我不知道”? 當別人說你“做得不夠、不好”時,這種“沒達到別人期待的感覺”,很容易召喚“習慣性的罪惡感”,讓你忍不住自我懷疑、自我檢討、自責,卻忽略了對方的行為其實更不妥當,甚至根本不尊重你。
17個擁抱 5條評論 560次閱讀 1252天前
女,1歲,情緒勒索者的一貫做法:要求別人為他的情緒負責。 「當被勒索者因為對方過大的情緒,而勉強順服,甚至內心被說服,認為自己的確需要為對方的情緒負責時,“情緒勒索循環”產生。 身為情緒勒索者,他們非常擅長做一件事情:貶低你或你的能力(自我價值),引發你的罪惡感,以及剝奪你的安全感。 “情緒勒索”的三元素:貶低你的能力,引發你的罪惡感,威脅你的安全感。 1.「當你被貶低時,你會感覺自己糟糕、覺得自己不好……而為了讓自己好一點,情緒勒索者放出的餌,就是:“只要你按照我的要求/方式去做,我就會肯定你。”」 2.「情緒勒索者總是在提醒我們:我們的人生有“責任與義務”去滿足他們的需求,這樣才顯得我們“夠好”。對他們而言,“這是你應該做的事”。 3.「情緒勒索者威脅將奪走你的重要事物,讓你感覺焦慮、害怕,于是你只能按照他們的方式做,以求減輕不安與恐懼,“贖回你的安全感”。」 「看完上面所描述的“三元素”,你是否覺得似曾相識?實際上,綜合這三元素,我們幾乎可以說,情緒勒索者其實一直在向被勒索者傳達一個訊息:“你有‘責任’讓我覺得你變得‘更好’了。” 也就是說,情緒勒索者認為,被勒索者有讓情緒勒索者覺得其變得“更好”的責任;而且,這個“更好”的標準,是由“情緒勒索者”所定義的。 另外,不能忽略的是,很多時候,情緒勒索者可能會使用“強度很大的負面情緒”,作為“包裝”這三元素的手段;而強度很大的負面情緒,會使得“情緒界限模糊”的被勒索者,心里產生很大的壓力,覺得自己需要擔負對方的“情緒責任”,于是,情緒勒索者得以“遂行其是”,而被勒索者只能任憑其予取予求。」 “情緒勒索”是知名心理學家蘇珊·佛沃提出的概念,常見于許多人際關系中,包含親子、夫妻、職場、朋友等。 情緒勒索者會在有意或無意中,使用多種(要求、威脅、施壓、哭鬧、自殘、沉默等)直接或間接的“勒索”手段,讓被勒索者產生各種負面情緒,例如罪惡感、恐懼感、挫折感……這些感受就會在被勒索者的內心運作發酵,造成身心障礙。情緒勒索和人際互動中所謂“病態性共同依賴現象”有呼應之妙,就像一條線,操控者運用得理所當然,被操控者也渾然不知地陷入對雙方身心狀況都不利的互動之中。 哪些人特別容易被情緒勒索? 1.我想要當好人2.習慣自我懷疑3.過度在乎別人感受4.希望獲得別人的肯定5.過度孝順6.對權威不當的尊崇
17個擁抱 3條評論 623次閱讀 1252天前
女,1歲,「當別人感受不好時,會影響、感染我們,我們會下意識地覺得: “他的情緒,好像是因為我?”或是“我應該趕快讓他好起來……” 當我們有這種想法時,如果沒有立刻采取策略來面對他人的情緒,我們可能就會感覺到自己不好,自己很糟糕。 這種反射性的想法,在我們面對他人情緒時,就會立刻跑出來,是我們的“習慣”。因此,當身邊的人出現情緒時,我們可能會戰戰兢兢,然后,我們可能會采取一些策略:討好、逃避、說服,甚至憤怒。 1.討好 當你面對他人情緒時,不管原因是不是因為你,就算理性、客觀上,你知道他的情緒可能跟你無關,但你仍會下意識地覺得緊張、害怕。 或許,過往的經驗,你總是用討好、幫對方忙的方式,去安撫他人的情緒,因此長期下來,在面對他人的情緒時,你很可能也會用一樣的策略,去討好、安撫別人,希望別人感受好一點。 使用這種情緒因應策略的人,其實是特別容易陷入情緒勒索的循環當中。 2.逃避 或者,也有一種可能:因為面對他人的負面情緒,對于我們而言,總是會讓我感覺到“自己很糟糕”,好像是自己讓對方生氣的,這感覺實在是太差了!因此,我們可能會試著使用一些“逃避”策略,讓我們有機會不需要直接面對他人的負面情緒。這些逃避策略包括:情緒隔離、離開現場、搞笑、顧左右而言他等。 3.說服 如果我們太習慣替別人的感受負責任,我們很難尊重別人與我看法不同時,可能會出現一些屬于他的負面情緒。因為,他的負面情緒讓我壓力太大了,甚至會讓我覺得不被認同,因此,我會想要扭轉,想要解釋、說服他接受我的價值觀……而當對方無法接受我的說明與價值觀時,我就會覺得非常挫折、沮喪,覺得自己沒有成功讓對方情緒變好”,因此感受到自己的無能。 4.憤怒 “憤怒”這個情緒因應策略,是“習慣承擔他人情緒責任”的常見因應策略。 有時候這種憤怒,不一定會直接表達出來,但是它會變成一種“煩躁感”,讓我們覺得煩躁不安,最后化成“憤怒”的方式表現出來。 習慣性地認為他人情緒是我的責任。以至于,當我們面對他人情緒不好時,我們下意識地承擔起別人的情緒責任,因此我們就想要扭轉、改善這種情況,當發現“沒辦法”的時候,我們就可能覺得生氣。
19個擁抱 5條評論 572次閱讀 1252天前

服務與支持

給力心理APP

給力心理APP
給力心理
AP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足本玉蒲团在线观看| 一级特级女人18毛片免费视频| 欧美精品第欧美第12页| 国产99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15p| 国内精自线i品一区202| 一本大道香蕉中文在线高清| 日本按摩xxxx|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麻豆天美| 毛利兰的胸被狂揉扒开吃奶| 免费看一级做a爰片久久| 色哟哟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A亚洲精V品无码| 18以下岁毛片在免费播放| 外国女性用一对父子精液生子引争议| 东北老头嫖妓猛对白精彩| 日本不卡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AV无码之日韩精品|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不卡视频|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水蜜桃 |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 极品丝袜系列列表| 亚洲国产精久久久久久久| 毛片免费全部无码播放| 伊人情人综合网| 精品伊人久久香线蕉| 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 青青青手机视频| 国产性色视频在线高清| 日本免费色网站|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青青青| 91学院派女神| 国语性猛交xxxx乱大交| igao为爱寻找刺激| 影音先锋成人资源| 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一区| 日本动态图免费观看| 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 269tv四季直播苹果下载|